APP下载

再谈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思想的渗透

2015-03-17黑龙江省北安市胜利林场小学朱玉兰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5期
关键词:美育汉字美的

黑龙江省北安市胜利林场小学 朱玉兰

近几年来,同仁们一直在探讨如何把美学教育渗透到平时各科的教学当中去,大家的思想很活跃,做法新奇,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为教育教学增添了很多新的生机。今天我再次的谈到这个话题,因为多年从事小学语文教学工作,所以,我针对小学语文教学中的美学思想的渗透,做以整理。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应重视提高学生的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 使他们逐步形成良好的个性和健全的人格, 促进德、智、 体、 美的和谐发展。”美学的渗透曾经被很多教育者忽略过,今年来美育成为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通过美育,可以使人具有美的理想、美的情操、美的品格、美的素养,具有欣赏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美育是审美与教育结合的产物,它的本质特征就是情感性。由于不同时代有不同的审美标准,因而美育具有一定的功利性,它在不同的时代制约于不同社会的伦理道德观念;又由于美育的本质在于情感性,而美感是内在的、超功利的,故美育的最终价值还是指向“至高的善”。它所要培养的审美意识及其倡导的审美的人生境界,是不同时代,不同地域的人们共同追求的至上理想。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美育既通向人类历史文化的最大纵深,又关联着人类社会的未来,它是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们之间进行对话的桥梁。美育的加强与否,也就不仅关系着一个民族的兴衰,亦关系着人类社会的生存质量。

培养学生认识美、爱好美和创造美的能力的教育,也称审美教育或美感教育。美育要通过各种艺术以及自然界和社会生活中美好的事物来进行。通过艺术进行的美育就是艺术教育。在人的全面发展教育中,美育占有重要地位。

在从事小学语文教学过程中,如何渗透美学的教育呢?充分利用教学各个步骤,把美学渗透到教学当中。

一、通过文字教学,渗透中国方块字之美

汉字是世界上使用人数最多的一种文字,也是寿命最长的一种文字。据考证,原始汉字在新石器时代中期产生,到它发展成初步的文字体系,大约经过了近2600年。汉字书法是一门独特的艺术。古往今来,我国涌现出了许多著名的书法家,他们的书法作品是是艺术中的珍品。独特的方块汉字,是古老的华夏文明作为世界文明体系中唯一没有间断而延续至今的重要原因之一,它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有着鲜活生命的物体。它蕴藏着丰富的审美和诗意,有着深厚的文化意蕴和魅力。基于汉字本身魅力而产生的这些艺术和文化,是世界上其他任何文明体系中都不曾具有的。我在教学中要让学生体会到中国文字之美,爱教学中根据汉字的发展造字园里,利用汉字间架结构,凭借着课文情境,用实物、图画、活动、幻灯、录像等与相关的直观景象,播放一些富有趣味性的方法导入,来创设学生易学易懂的汉字情境让学生得到没得熏陶,让他们爱上祖国的文字,教师灵活运用形象、色彩、声音、把生字带进生动富有情感、美感的情境中。特别针对象形字的讲解,结合图画形式,边讲边画,把对字形、字义与字音的感知结合在一起,表形表意的特点充分显示出来,让学生体会到中国文字的型美、意美,引发孩子的无限想象空间,对字体的认识更加的深刻。

二、词句教学中的品味语言美

无论是哪个方面的教学,都离不开联系实际。联系生活体验促理解。低段孩子虽然语言积累不多,但已有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因此我们在教学中可以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来帮助词语教学,把词语教学同他们熟知的生活经验联系起来。如二年下册《植物妈妈有办法》中的“孩子们就乘着风纷纷出发”,就可以联系生活中下雪的情景让学生感受纷纷出发的意思。小学语文教材以其多姿多彩的艺术形象、 凝练生动的文学语言和热情洋溢的抒情色彩集中体现了艺术作品的美, 所选课文都是文质兼美的语言精品,不仅具有典范性,而且各具特色: 有的讲究韵律格式,表现出一种形式美; 有的朗朗上口,洋溢出一种韵律美; 有的浓墨重彩,描绘出一幅景观美; 有的满怀深情,歌颂出一种人文美,无一不蕴含着美的成分,无处不闪烁着美的光芒。因此, 我们应该引导学生进行品味和欣赏,从而感受美的熏陶,增强美的享受。

三、课堂教学中,体味美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各个学段的阅读教学都要重视朗读和默读。”要“鼓励学生多诵读,在诵读实践中增加积累,发展语感,加深体验与领悟。”这里的朗读,不是一个简单的见字读声的过程,而是指导学生沿着课文言语的阶梯去攀登课文作者的精神境界的高峰的过程。攀登的过程就是作品的思想感情内化为学生的思想感情的过程,同时也是作品的言语积淀为学生语感能力的过程。在朗读的过程中可以借助多媒体影像器材,播放相对应的画面,配置相应的轻音乐,让孩子们的朗读更加的深入到位。

四、创设情境感受意境美

我经常通过设计意境, 制造气氛, 表情范读, 看图描述,配乐朗诵等多种艺术手段, 以情动情, 使语文教学上升到一个更完美的境界。王国维《人间词话》“境非独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境”说的也便如此。在古诗文教学中,教师要通过多种方式,多条渠道创设情境,引学生进入诗的“意境”。现代文教学中的意境创设更上了一个层次。如教学《故乡的芦苇》一课时,教师可以创设情境,学生随着飞翔的那首《故乡的云》来到作者的故乡,白云飘飘,白云下面一望无际的芦苇塘,边通过画面展示,边加上生动的配乐朗诵,把学生带入到课文所描写的意境之中。

在小学语文教学中, 教师要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培养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当学生在语文课堂上体会到美时, 就会产生跃跃欲试的创作冲动和灵感,这时教师就应趁热打铁、因势利导,引导学生把整个审美过程进一步提升。

猜你喜欢

美育汉字美的
让美育引领幸福生活
打破平衡
好美的雾
美育史料·1902年刘焜与“美育”
美育最忌急功近利
汉字这样记
汉字这样记
美育教师
出来“混”,总是要美的
炫美的花在这里悄然盛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