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位二年级学生感统失调的康复训练个案研究

2015-03-17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逸景第一小学黄翠碧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5期
关键词:感统家长同学

广东省广州市海珠区逸景第一小学 黄翠碧

1972年,美国南加州大学临床心理学专家艾尔丝博士(Ayresa.J)创导了“感统”理论。“感统”是指将人体器官各部分感觉信息输入组合起来,经大脑统合作用,完成对身体外知觉做出反应。只有进过感觉同和,神经系统的不同部分才能协调整体作用使个体与环境顺利接触,没有感觉统合,大脑和身体就不能协调发展,这就是感统失调。感觉统合失调,在生理学上又称为“神经运动技能不全症”,它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障碍,一般发生在孩子身上,这种障碍影响到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在现今的社会没有药物可以治疗,但是可以通过感觉统合训练,在根据孩子实际情况,帮助孩子对感觉刺激作适当的训练,这训练主要刺激孩子的大脑神经,也就是说在训练中接收各种感觉信息进行处理,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提高孩子的注意力,自我控制力,组织能力,概念以及推理能力等,从而提高孩子适应生活能力。

一、个案研究的目的

通过感觉统和训练对二年级学生感统失调的作用。

个案的基本情况:某男,八岁,在本校二年级的学生。

1.本体感觉不良,身体运动协调障碍

表现为做操时手脚不协调;吃饭时常常掉米饭,没有嘴嚼直接吞下去;经常坐不住;鞋子姿态不正确,速度慢,字迹不清,不会阅读。

2.语言发展迟缓

语言表达含糊不清,语速慢,说话没有条理性。

3.视觉感不良

没法阅读,连基本图片都看不懂,看完不会表达图中意思,写字是经常把偏旁部首颠倒,经常写错字。数学方面不会计算,经常把数学的“9”和拼音“g”混淆。对于数学的解决问题不能了解题意。

4.听觉感不良

不能记住老师提的问题,需要重复几遍。经常忘记当天留的作业等。

5.前庭平衡功能失调

注意力补集中,上课不专心,爱做小动作,调皮任性,兴奋好动,自控能力差,情绪不稳定,容易违反课堂纪律,容易与人冲突,不愿意与人分享玩具和食物。

二、 研究方法

访谈法,训练法。

三、研究过程

1.在校进行感觉统合训练

首先老师充分学习和吸收先进的感觉统合训练的理论和实践方法,在感觉统合的理论指导下和遵循儿童发展的年龄特点,考虑到孩子的特殊需要,设计出一些关于儿童感觉统合能力的有趣课堂,这些课堂既是有趣的活动又是基于本年段的教学内容。在教学的过程中,要遵循感觉统合训练中的“游戏”和“有趣”的相结合的原则,安排小组活动,个人竞赛等活动。为使孩子积极参与培训,让他充满激情参与课堂活动,刺激他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带着这种心情去投入课堂,缩小与其他孩子的差距。课间通过对他的单独谈话,倾听他的内心想法,及时发现并表扬他的优点。每天有不同的孩子与他聊天,帮助他,让他学会与同学沟通。通过这样的训练可使他的注意力的集中得到明显的改善,这些训练加强他的前庭功能,使他的中枢运动神经系统得到良好的发展,逐步改善他的情绪不稳定,阅读困难和动作补协调等问题,大大减少他学习上的障碍,大大提高他的学习能力和与人交往能力,逐步提高他的学习兴趣。

2.在家进行感觉统合训练

由于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个老师,也是孩子最亲密的人,因此,感觉统合训练中缺少不了父母。家庭感觉统合训练主要以游戏的形式让孩子参与,让孩子在游戏中参与训练,接受丰富的感觉刺激,我们的设计的游戏有别于一般游戏,主要是根据观察孩子的实际情况精心设计制定的。活动时间主要在每天的放学后进行,第一段时间的活动主要有骑自行车,跳绳,青蛙跳,踢球等体育活动。第二段时间安排有讲故事,绕口令,音乐训练,还有数学思维锻炼等。第三段时间安排有手指操,亲子悄悄话等活动。这些活动使大脑能将训练中接受的各种感觉信息进行综合处理,并做出正确的决策,从而使及体能有效运作,提高注意力,自我控制能力,组织能力,概念与推理能力等等,从而克服困难。在这里我们需要家长做到以下几点。第一,让孩子积极参与活动,家长指导他的行动,让孩子更加迅速参与活动中,孩子的大脑反馈会更加迅速。

第二,在活动的过程中,家长与孩子必须平等参与活动,才能确保孩子在自由活动中使大脑感觉统合功能充分发展。

第三,家长需要根据孩子的活动情绪,适当调整活动的时间和活动的内容。

四、研究结果

经过老师和家长的配合训练,孩子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第一,行为方面:该男孩能独立完成广播操,在体育课上也能参与大部分的体育活动,动作协调能力和灵活性上很大的提高。

第二,语言方面:该男孩能主动与老师,同学沟通,语言表达清楚,会唱简单的歌曲。但是当他情绪高涨时,语言还是比较含糊。

第三,情感方面:慢慢学会与同学相处,学会分享食物;高兴时还会与老师,同学分享喜悦。学会礼让同学,帮助同学,不过他有时会控制不来自己的情绪,会出现打同学的情况,不过通过与他沟通,他能马上认识错误。

第四,学习方面:开始参与课堂,有时会举手回答问题,注意力逐步提高,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在数学方面,他会计算,会背乘法口诀,空间思维和逻辑思维能力有待提高。

五、建议

1.早发现,早治疗

感统失调最佳治疗的时间是10岁前,作为家长根据孩子的情况,进行系统感觉统合训练,耐心教导,给予适当的感官刺激,他们会有所改进。

2.根据问题,加强投入

随着社会的发展,越来越多孩子出现感统失调现象。现阶段幼儿园和小学都没有提高专门训练感统失调的孩子的环境或者设施,老师没有专业的知识,需要加强投入,提高教师的应对水平。

3.持之以恒,循序渐进

感统训练要持之以恒,根据年龄段,选择适当的项目,循序渐进,有效的训练量。同时需要家长,学校和社会的支持。训练时需要老师,家长和同学的耐心,爱心,真确引导孩子。

猜你喜欢

感统家长同学
自闭症儿童感统训练玩具设计研究
把握感统训练黄金期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我心中的好家长
同学会上的残酷真相
感统失调是怎么回事
不可不知的感觉统合能力
家长请吃药Ⅱ
近8成家长不认同只要学习好就行 健康最重重
应接不暇 骑虎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