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立足生本教育,打造语文高效课堂

2015-03-17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第二小学梁小玲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5期
关键词:探究评价语文

广东省茂名市电白区第二小学 梁小玲

前不久,我到外校参加了一次教研活动,听了该校一些有名的教师上的语文课。这些教师在课堂教学时,能紧扣教学目标和教学重点进行教学,设计了较多的问题,并尝试通过指导朗读课文来加深对课文的理解。但遗憾的是学生反应冷淡,几个举手的学生也不能抓住题眼来进行回答,语言的表达存在很大的毛病。学生的朗读在教师的指导下也没有明显的变化。一节课下来,感觉学生的收获甚微。后来,与这几位老师交谈,这些老师抱怨不已,说现在的学生很难教,不认真听课,不爱开口读书,不喜欢开动脑筋,学习效果差,跟他们当学生时相比真是相去甚远。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而在儿童的精神世界中,这种需要特别强烈。”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如果顺应儿童这种心理需求,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大胆放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快乐的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去获取知识,变“要我学”为“我要学”,变“教我学”为“我会学”,课堂教学效果自然就会好起来。

广东省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华南师范大学郭思乐教授主持开展的“生本教育实验”正是真正“以学生为主人,为学生好学而设计”的教育,它强调将学生调动起来,让学生在教师的引导和指导下自觉学习,在课堂中学生自己去体验学习过程,抓住学习的本质,探索并拓展其思维。而实践告诉我们,立足“生本教育”理念下的教学,不失为打造高效课堂的一种好途径。那如何打造生本教育理念下的高效课堂呢?

一、树立生本教育的教师观

回顾历史,长期被我国教育界视为金科玉律的传统教育,无论是1200年前韩愈的《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还是半个世纪前苏联凯洛夫《三中心论》都是教师说了算,学生处于从属地位,其聪明才智和潜能都得不到应有的发挥和拓展。而生本教育却认为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是课堂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引导者,促进者、组织者。教师的作用和价值不在于教得多么透彻、清楚,而在于如何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内在积极性,组织学生学习,服务学生的学,从重视自我展示到重视学生的发展。教师只有树立生本教育的教师观,明白教师的责任是教学生学会学习,致力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思维习惯和行为教养,才能让自己的课堂走向高效。

二、认真研读文本,备好课

(一)备教材,备学生,做好学前小研究

教师要认真研读文本,根据新《语文课程标准》中提出的年段目标、单元目标,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认知规律和课文的特点,站在学生的角度,确定教学的三维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做到“顺学而教”“以学定教”。

除此以外,为了更好地了解学情,以实现教师的精讲以及指导作用,达到课堂的高效,在课前设计一些“学前小研究”,也更利于教师了解学生的情况,做到“先学后教”“以学定教”。

(二)精心设计问题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行为。阅读教学应引导学生钻研文本,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要达成上述的目标要求,就离不开课堂上教师恰如其分的提问。恰如其分的提问是生本高效课堂的催化剂。恰如其分的提问能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他们积极主动地对学习内容进行探究,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和各种能力,也就是利于实现课堂的高效。

课堂提问的问题要精心设计,要紧扣教学目标,有一定的思考探究价值,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能集中他们的注意力,经过他们的独立思考,对知识融会贯通,提高分析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课堂提问还要控制数量,避免过多或过少。提问要尽量促使全体学生都参与思考,使更多的学生都有被问到的机会。

三、积极开展小组合作学习

新课程改革的核心目标就是通过课程的改革,变革学生学习方式,以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提高。如何实现这个目标呢?生本教育提倡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新《语文课程标准》也提出“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以积极的心态参与学习,主动探究、认真思考、深刻钻研、相互讨论、勇于质疑、主动提问,在这个主动参与的过程中,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各种能力得到提升,很好地实现了生本教育课堂的高效。

值得一提的是,小组合作学习中的讨论不是为了活跃气氛,而是通过学生的思想碰撞,真正达到解决问题的目的。在小组合作学习中,让小组进行合作探讨的问题需要有一定的思维含量,具有探究价值。在讨论中,我们不能让集体讨论代替个人思考。讨论前,先个人思考,接着同桌讨论,不能解决的问题再四人小组讨论。这样,学生的思维发展才能落到实处。

四、适当的激励评价机制

新《语文课程标准》提出:“要恰当运用多种评价方式”“对学生语文学习的日常表现,应予表扬、鼓励等积极的评价为主,采用激励性的评语,从正面加以引导。”在教学中,善用激励性评价,可以让学生得到尊重,得到尊重的学生会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从而产生一种学习主人的行为,愿意积极主动投入学习活动,大胆实践,体验成功,更能主动有效地提高自己的素养,实现生本课堂的高效。

课堂评价中,评价的主体可以是多元的,如可以是老师的评价,可以是学生的自我评价,也可以是学生之间的互评。课堂评价的语言要注意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简洁明了,少用空洞的语言,尽量做到具体化。

适当的激励评价机制,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使学生的热情一浪接一浪,使学生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确立了学生的主体地位,使课堂教学走向高效。

总而言之,立足生本教育,打造高效课堂,要树立生本教育的教师观,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前提;要做好上课前的精心准备,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保障;要采用小组合作的学习形式,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手段;运用适当的激励评价机制,这是实现高效课堂的催化剂。如能坚持以上做法,实现“生本高效课堂”——以促进学生生命发展为本,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尊重学生的生长需要。即遵循语文学习与语文教育的规律,又能在一定的时间内实现教学效益最大化,师生共建生态语文课堂,就充满了希望。

猜你喜欢

探究评价语文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中药治疗室性早搏系统评价再评价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基于Moodle的学习评价
保加利亚转轨20年评价
多维度巧设听课评价表 促进听评课的务实有效
语文知识连连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