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精彩的课堂
——“问题意识”

2015-03-17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灵山教育局梁定琴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5期
关键词:问题意识周长平行四边形

广西壮族自治区钦州市灵山县灵山教育局 梁定琴

“发明千千万,起点一个问”。近代英国科学家K·R波普尔在更高的境界上对此进行了阐述:“科学只能从问题开始,科学的知识增长永远始于问题,终于问题—越来越多的深化问题,越来越能触发新问题”。学生自主创新地学习都离不开问题这骨架,一个人若没有疑问,哪来的研究,创新可言?问得多,必然想得多,问得深必然想得深。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促使学生的学习更精彩?下面谈谈我在实施新课程中的一些做法。

一、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作用

《数学课程标准》倡导学生自主、探究的学习方式,数学教学过程不应是由教师“教给”学生知识的过程,而是教师鼓励引导学生自己去看、想、说、做,并通过合作与交流构建数学知识结构的过程,让学生成为这个过程的主体,我从下面四个方面做起。

1.看——学会观察

学会观察是学好数学的前提条件,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的:发展儿童的思维,首先是培养他的观察能力,也就是通过对周围世界的视觉感知来丰富他的思想。在教学中,我让学生从自己身边感知生活中的数学。如学习“10以内的认识”让学生把1到10各数用生活中的事情来表达。

2.想——学会思考

在教学中创新教学情境,引导学生围绕情境提出问题,围绕问题展开思维。如在“9加几一课中,学生经过自己摆小棒动手动脑动口,说出各种想法:9+3=12,9+4=13,9+5=14……”表现了他们思维的活跃。

3.说——学会表达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生活空间比较狭窄,活动范围有限,语言表达对他们来说是比较困难的,我在教学时,充分利用课本的插图,给学生创造语言环境,使学生有事可想,有话可说。

4.做——学会分析,解决问题

低年级学生知识欠缺,分析比较弱。因此在教学中根据学生的特点启发学生通过分析解决问题。如教学“10的加减法”中,让学生抛10的花片根据花片落地呈现的正反写出算式。学生在操作和交流得出了10的加减的全部算式。由于在一、二年级的有效培训,学生积累了一定的问题意识,让学生进入中年级阶段在培养问题的意识方面,就顺手多了。

二、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提出一个问题往往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但传统的“严师出高徒”的观念深深地影响着我们的课堂教学。这种家长专制式的教育观,只能使学生胆怯,哪里还敢提问?因此,教师应有亲和力,平等待人,示生如友,师生和谐相处。俗话说得好“亲其师,信其道”。学生喜欢你,接近你,信任你,才会喜欢你的课,进而敢于提问,乐于思考,勤于探索。课堂中经常创设有趣的情境导入新课,学生便会对教学产生兴趣,从而参与学习。如我在上《认识平行四边形》这课,我拿出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要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经过师生一拼,发现都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我就有意小结说:“任何两个三角形都能平成一个平行四边形”。这时,有一位同学大声说:“老师,我不同意你的意见。”我问:“为什么?”学生答:“我已经做过实验了,两个不一样的三角形不能拼成一个平行四边形。”我接着说:“是吗?”那我们全体同学按这位同学说的做一做,验证一下吧”结果得到了结论,真的不能。这样,营造了学生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为学习新知识创设良好的情境。

三、营造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使学生乐学

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的尊重和信任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安全的课堂气氛。”只有在宽松、民主的教学氛围中,才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让学生乐于提问,教学要用信任、肯定的目光注视,赞扬他敢于提问的精神:说错了允许重说,说得不完成时可以想好了再补充,即便是提出的问题幼稚可笑,或是漫无边际,甚至离题万里,我都不轻易否定,而是耐心的提示孩子换个角度再想想,寻找孩子所提出问题中有用信息进行有针对性地评价。进而调动他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课堂中我提供多一些机会给学生,让他们发表看法,提出问题。在设计教学过程中,重视给每个教学环节留有适当的空白,给学生多一点思维的空间。凡是学生能探索得出的,老师决不代替。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以便学生乐于提高,主动探索。

四、创设问题情境使学生善问

敢于提问需要勇气,善于提问是一种能力。学生能够提出新问题,需要从新的角度考虑问题,需要创造性的想象力,这意味着学生有积极探究未知的心理需求。教师应给学生多提供“问”的机会,在引入新课探究新知,挖掘教材中隐藏的问题,设计一种使学生主动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情境,使学生在问题情境中善于提高。如在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周长的计算”时。学生正确掌握概念后,产生想怎样计算它们周长的欲望。为了满足学生的欲望,先让学生独立完成,提问得出:a+b+b=周长;a+b+a+b=周长;2a+2b=周长;我问:“没有其他算法了吗”全班学习沉思一下,突然有一个同学举手说:“老师,我还有一种方法更简单(a+b)x2。”随后我问他怎么想,他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立刻让学生给予他热烈的掌声。

总之,课始“带着问题走进课堂”。课终“带着问题走出课堂”。让学生养成提问的习惯。使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得以激发,同时促进学生的形象思维的发展,并使学生思维向敏捷性、创造性、独立性和批判性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创造性,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使学生逐步成为会思考、会发现、会创造性学习的主人。

猜你喜欢

问题意识周长平行四边形
周长与面积
巧求周长
平行四边形在生活中的应用
巧求周长
“平行四边形”创新题
对一道平行四边形题的反思
判定平行四边形的三个疑惑
巧算周长
问题意识与专题化教学研究
浅议学生问题意识培养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