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堂充满阳光,学生快乐成长—阳光课堂教育的感悟

2015-03-17湖北省宜昌市27中邹玉兰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5期
关键词:阳光创设数学

湖北省宜昌市27中 邹玉兰

打造阳光课堂,提升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是国家、社会、家长对学校的现实需求,是新时代对学校持续发展的永恒追求。阳光教育以尊重、理解、赏识、励志为核心标志,用真爱、真知为学生的幸福人生奠基,是尊重每个学生的生命特质、挖掘每个学生的生命潜能的教育,是与我国现代教育的大格局和国家的繁荣发展不谋而合的。

在目前的学校教育中,存在学生学习方式单一、被动接受知识的局面,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和习惯,很大程度上阻碍了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阳光课堂创设了轻松和谐的教学环境,倡导把时间还给学生、把空间还给学生、把发展主动权还给学生,努力使民主的、现实的、有趣的、探索性的学习活动成为阳光课堂学习的主要形式。在我校倡导打造阳光课堂,实施阳光教育以来,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尝试。

一、创设生活情景,感受数学与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托尔斯泰说过:“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随着教学改革的深入,在课堂教学中,创设生活情景已成为数学教学中的重要环节。生活中到处有数学,关键是教师是否善于结婚课堂教学内容,去捕捉“生活现象”,采撷生活中的数学实例,为课堂教学服务。通过创设性的活动,选择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材料,把生活情景模拟出来,让学生亲自体验,在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能帮助学生搞清楚较难理解或容易混淆的内容,是他们感到数学的亲切、易懂、自然。

如学习有理数的加法,学生难以理解法则,运用法则进行计算。我就利用生活中的输赢来举例:-2+(+3)就是先输了2元钱,后又赢了3元钱,合起来赢了多少钱?这样学生理解起来就容易多了,计算的正确率也相应提高。

有目的、有计划的引导学生应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去观察、分析现实生活,去解决日常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不仅可以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又可以开阔学生的数学视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体验数学的实用价值。

二、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

心理学研究表明:良好的心境可以使人联想活跃、思维敏捷、激情勃发。浓郁的激情能充分有效地调动智力因子,释放巨大的学习潜能,极大地激发创新敏感性。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创设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努力做到:教得轻松,学得愉快,让课堂充满情感的碰撞、情绪的体验、生命的交流。宽松的教学能使课堂充满新意,进而激起学生的创新精神。在我的数学课堂上,学生的座位不是固定不变的排排坐,只要不违反课堂纪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可以为了方便看黑板坐在讲台边,巷子里,可以为了解难坐在数学成绩好的同学周围。

而作为教师的我则充当“导演”,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究的机会。改变长期以来形成的数学课堂教学模式以传授知识为主的“满堂灌”,主要表现为教师“讲”,学生被动地听、记。变口若悬河的讲授者为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参与者与研究者,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机会。

在课堂开始时首先让学生明确这节课的学习任务,以小组为合作单位开展自学和合作学习,在学习小组内解决一部分学生学习中遇到的问题,然后集中释疑和训练,巩固当天所学的知识,加深理解。正如美国的布鲁巴克所认为:“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准则就是学生自己提问题。”学生能够自己质疑提问,说明已经进入了自主学习的状态。教师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课堂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究,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理解的机会。并以“小组合作”“多边合作”“全班合作”等形式创设学生之间互学互补互促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之间的信息和情感在交流中产生思维的碰撞,实现个性差异互补,使他们在合作中竞争,在交流中发展。合作交流激发学生的创新潜能。创新精神的培养,必须建立在对旧知不断总结、反思以及不断质疑的基础上。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必须着力营造出质疑氛围,激发学生主动思考的兴趣,形成主动学习的能力,逐步形成创新精神。在生本教育理念的引导下,将创新教育渗透到数学教学中,以生为本,关注学生成长,期待着学生能够快乐成长,成为学习的主人。

三、激励学生的问题意识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不能提问题,或者不敢提问题,其最重要的一点是学生学习观念陈旧。要鼓励学生勇于批判,有批判才能开拓,才能有问题,才能有创新。在教学中,我通过给学生讲名人故事提高对“问题”重要性的认识。如爱因斯坦从小爱问为什么,长大后成为举世闻名的科学家。同时提高学生问“问题”的兴趣,消除懒得问“问题”、怕问“问题”的思想情绪,锻炼敢问“问题”的勇气。要求学生对自己提出的“问题”要认真对待,不论问题多么肤浅或异想天开,都不要觉得不好意思。最后还要求学生学会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不要取笑提问的同学。有时我也通过讲解板书故意给出一些错误的结果或解题过程,训练学生的注意力,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渗透质疑的方法和技巧的指导,鼓励学生自由地进行逆向思维、求异思维、发散思维,大胆怀疑,大胆想像,大胆创新,并能对某些带有共性的看法或结论质疑,得出自己的结论。通过一段时间的训练,使得课堂上多数学生都能提些问题,不懂的问题还展开讨论,有的下课后还继续与老师一起共同问题,课堂氛围相当不错。

教育是阳光的事业,教育是充满爱的事业,阳光教育是尊重生命的教育。它不仅仅局限于知识、技能的掌握,它更注重心灵的和谐和沟通。让课堂充满阳光,真正成为学生学习、成长的乐园,是教师永恒的使命。

猜你喜欢

阳光创设数学
“在党的阳光下茁壮成长”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走,出发!
创设情境 提高效率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走在阳光路上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三月,乘着阳光出行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