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发挥主体作用,培养创造思维

2015-03-17重庆市九龙坡区歇台子小学杨新侠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5期
关键词:创造性大赛想象

重庆市九龙坡区歇台子小学 杨新侠

《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在“教学建议”中明确指出:“阅读是学生的个性的行为,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换言之,阅读教学必须保证学生享有充分的自主性。在学习中学生有了充分的自主性,就调动了他们主动学习,要求上进的积极性,促使他们主动地巩固和调节自己的学习行为,进而不断提高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那么究竟该怎样来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呢?实践证明,应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入手,思维开阔了,学生们就能更好地在学习中发挥自身的主体作用,积极要求上进,主动学习,开阔视野,提高自身的创新意识。

一、求同辩异,提炼新思想的胆识

创造性学习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具有学习的独创性,这就要求学生要有独立果敢的品质,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不谋求唯一正确的答案,求同辩异。所以教学中,我总是给学生留出“时间空白”,积极为学生提供讨论学习,探究思考的机会,努力形成教师与学生之间,学生与学生之间的思维互动,让学生自由发表意见,这些不同的意见对每一个学生都是一种信息刺激,如果被理解就会被纳入自己的认知结构里,于是信息间的融合,便会产生一些新异的观点,这种新观点,便是学生自己的独立见解,也是在求同辩异中创造性学习的结果。因此,我在教学中经常采用创造性的发问技巧,即多一些开放性,无单一标准答案的问题。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的创造欲在执著的追求中受到激发,在师生和学生之间的思维互动中,集思广益,培养了学生在自主学习中提炼新思想的胆识。

二、打破定势,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教师在教学中要鼓励学生以创新的态度来对待学习对象,促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变得积极、主动、想得新,想得多,想得巧,不墨守陈规,摆脱思维定势,倡导变向思维。方法有:变序式教学,引导学生在一篇文章中选择不同的切入点进行变序学习。还可以采用绘图测量计算等方法来辅助学习,让学生从中认识到尽管最终所学的知识一样,由于学习方法的多样,新颖,学习效果也不相同。在教学中这样运用多种方法学习,能够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去主动探究,引导他们在学习中想得更多,更新,更深,从而激活学生的思维,让他们敢于推陈出新。

三、激发想象,拓展发散思维空间

爱因斯坦说:“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推动着进步,并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也就是说,没有想象,就没有创新,想象是发散思维的重要形式。可见,培养学生能够创造性学习,发展学生的想象力,使学生善于创造多么重要。与此同时,它也为教师抓住孩子的智力教育的重点提供了启示。一个善于教书的人,在教好书本知识的同时,要重视学生想象力的培养,这才无愧于教育。在教学中,我经常引导学生主动、大胆地进行想象创造的训练,以此来激活学生的发散思维,从而点燃学生的创新之火。例如,在教《田忌赛马》后,我启发学生创造性想象:赛马后,孙膑、齐威王、田忌见了面,他们三人会说些什么呢?学生的回答是丰富多彩的,不仅突出了人物的个性品质,而且有的还迁移到其它方面。学生创造性思维的火花迸发出来了,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孙膑认真观察事物,科学思考,足智多谋的品质在学生的丰富的想象中被传播、颂扬。有了这样的训练,学生们就能够插上想象的翅膀,产生新奇大胆的设想,发散思维得到了充分的训练,想象能力得到提高。这就为发展和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实践证明阅读教学过程是每个学生潜心读书,获得个人体验和独特感受的过程是思维碰撞,情感交流的过程,是学生实现自我构建,发展思维,满足求知欲的过程,如果充分抓住和运用好这个阅读过程,就能事半功倍地培养和训练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和科学素养,点燃学生创新的火花。由于在这个过程中,我不失时机,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以学生为本,着眼未来,培养他们的创造思维,的确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古人说:“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这的确是真理,经过几年的训练,全班同学的思维能力和综合能力都得到了极大的提高。以前本班期末考试成绩在年级是最差的一个班,平均分比别的班差3—5分,语数还有不及格的同学,自从我接班后对他们进行了创新思维训练后,我班同学的成长和变化是惊人的。

2003年,在重庆市中小学创新作文大赛中,我班有二名同学获市级二等奖;四名分别获区级一、二等奖。

2004年,在歇台子小学首届科技创新大赛中,我班有两名同学的小制作和小论文获校特等奖,另有25人次分别获得校级一、二、三等奖。班级也被评为科技创新先进集体,两名同学的科技作品发表在《世界儿童》杂志上。

2003年4月,我班学生苏四维、宋俊霖的科技作品“手摇揽车”、“灯塔”获九龙坡区中小学科技作品一、二等奖。

2004-2006年之间先后有四名同学的作文、科技小论文分别在《石龙潭》《少年先锋报》上发表。

2004年在校第三届科技创新大赛中我所任班级获一等奖。

我本人在该方面的教学中先后获“优秀作文指导奖”,校、区级“科技创新大赛活动指导奖”,区级“创新大赛经验论文奖”等奖项。

以上成绩的取得足以说明,创造性思维和创新精神并不是少数杰出人才所独有,而是人人所共有的潜能。只要教师在教学中注重对学生进行合理的科学的训练和点拔,尊重学生的个性发展,融启发式、励进式、开拓式、想象式于阅读教学中,就能激活学生的思维,点燃创新的火花。

总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是教育发展的宗旨和核心,也是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不竭源泉。作为教师肩负着为祖国培养人才的重任,应立足于自己的本职工作,从自己所教的学科中去努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科学素养。只有这样,教师才无愧于历史赋予的重任,才能使党的教育事业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与时俱进,开拓创新。才能为祖国建设培养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的创造型人才。

猜你喜欢

创造性大赛想象
“鸟人”大赛
插秧大赛
创造性结合启示的判断与公知常识的认定说理
快乐的想象
《文心雕龙》中的作家创造性考辨
细观察 多想象 善表达
关于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的几点思考
这些并不是想象,有些人正在为拥抱付费
那时我们如何想象未来
保持创造性的29个方法,每天看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