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教学也要“量体裁衣”—谈谈英语教学中因材施教

2015-03-17广东省江门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5期
关键词:量体裁衣职校因材施教

广东省江门市第一职业高级中学 陈 霞

现今,社会竞争愈加激烈。一般的职业学生要在一个行业生存,就必定要有过人之处。事实上,学生在初中毕业后,大量中等或中等偏上的初中毕业生进普高就读,进入职校的生源质量相对较差。如果只要愿意上学都能进职校的话,那么原来不能进入高中阶段学习的学生也就成为了职校生。针对我们学校职中学生的这一特点,我们教师就必须遵循教学规律,因材施教,让学生能够在各自水平上有所提高,从而适应社会的要求。

首先,我们要弄清的第一个问题,是如何遵循教学规律。

所谓的教学规律,就是指教育内部诸因素之间。教育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具有本质性的联系,以及教育发展变化的必然趋势。

接着,我们要弄清的第二个问题,是如何因材施教。

所谓的因材施教,就是根据学生本身的条件和情况,采用相应的方法教学。我们国家从古时候起就讲究因材施教。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特点,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天赋,所以在教育过程中不能千篇一律,不能采取“大锅烩”的方法,而应当注意因材施教。孔子所采用的教育方法,主要就是我们上面所提到的“因材施教”。

然后,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在教学中因材施教。

因为每个学生的智力、体力、文化基础、学习环境、条件、学习动机、意志等都各有差异,我们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就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首先,教师应该摸清每个学生的情况,深入了解学生,关心学生,做他们的知心朋友。以情激情,以情育情,用自己的情感之火去点燃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学生对所学的学科产生浓厚的兴趣,进而达到“亲其师,传其道,学其道”的效果,同时努力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然后,要为不同层次的学生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训练。给每个学生发挥自己能力,提高自己能力的机会,实施因材施教。

1.以学生为主体,分析个性特征,重建自信心

我首先对所任班级的学生进行了认真细致的分析,观察并总结每个人的心理以及个性特征,真正做到把好每一个人的“脉搏”。上课时,教师要环视每个学生,不要只看好学生,而使其他学生感到冷落,或者看差学生,让他们感到不自在而情绪紧张。要了解每个学生的心理特征和志向要求,记住每个学生的姓名,让每个学生觉得自己在教师心中有一席之地。让每个学生都能感到教师对自己的爱、关心和尊重,便会被激发出健康的情感,变得生气勃勃,产生积极的学习动机,在和谐的气氛中学习知识,培养能力。

2.设计难易程度不同的训练,激发兴趣,实施因材施教

每个人都渴望有所成就,受人重视和关注,使自我得到发挥,自身价值得到实现。这种思想在学生身上,便体现为希望自己的些许成功能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落实到自己身上,便是掌握一点一滴知识。

课堂提问按教学活动认知领域的能力可划分为:低级能力提问和较高级能力提问。

低级能力提问:在教学中,教师要考虑到英语能力差的学生。有时老师要把需要回答的话递一半给这样的学生;有时有些问题只要求答“Yes或No”或者有些二者择一的提问,把这些问题留给这样的学生答。

较高级能力提问:对于那些英语基础较好,回答问题能力较强的学生,要时常提一些大问题,难问题,让他们充分调动已有的知识,加以发挥,才能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和表达欲望。

我们教师在设计课堂的时候,也要根据不同的学生层次设计课堂环节。在进行口语训练时,将成绩好的与成绩差的搭配组合,进行分组教学和练习。这样教学,就满足了各个层次学生的要求,使他们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个体学生素质的提高,也就形成了全体学生素质的提高。在职高教学中,教学效果的检查也尤为必要。

3.体验成功,热爱学习

每个人都希望自己越来越成为所期望的人物,得到他人的尊重和理解。对学生同样也不例外,他们也同样渴求取得成功,更需要得到别人的尊重与肯定,也更加强烈地想体验到成功的喜悦,感受到来自别人倾慕的目光。教师要善于利用有效的评价方法,捕捉学生学习的闪光点,多表扬,少批评,多肯定,少否定,使每个学生在既轻松愉快又热烈紧张的状态下,学习和掌握英语基础知识。

当然在明确因材施教的好处之后,我们还应当注意到因材是要根据具体情况加以分析,粗枝大叶不得;施教更要得法,揠苗助长会适得其反。具体到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就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使教学的深度、广度、进度适合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接受能力,同时考虑学生的个性特点和个性差异,使每个人的才能品行都得到发展。

诚然,“因材施教”要立足于研究学生,但更重要的是研究“教法”和“学法”。为了实现不需要教的教,找到促进学生最充分发展的最佳途径,就要研究“教法”和“学法”。我们知道教学过程是由教的过程和学的过程结合而成的。教涉及到的目标要求、内容方法、程序步骤,以及学涉及到的知与不知、能与不能,大都是变量,并没有固定的界限,且这诸多变量都是围绕学生发展过程中的质量互变规律而展开。因此,教师要把握教学过程中各种变量的控制或引导,在具体的教学情景里,及时而敏锐地洞察学生变化的趋向与程度,适时适度地设计或演绎出促进学生发展变化的教学方法及唤起学生自我运动的学习方法。所谓“教无定法”“学无定法”也正是这个道理。

当然,“因材施教”除了强调教师研究学生、研究教法学法的主观努力外,还要启动学生的心志,诱发学生的兴趣。因为“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这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教师就必须顺着学生生长、发展的趋势,及时满足学生不同的“需要”,使之在一次次的成功喜悦中激发学习兴趣。从而避免“苦其难而不知其益”“教之不刑”的结果,收到“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的效果。

总之,“因材施教”其中所蕴涵的教育教学理念是开放的、发展的,它凝结着古今中外教育大家和广大教师的智慧、机智和创造性,闪烁着唯物辨证法的思想光辉。作为一名教师,我们应该首先理解因材施教的内涵,进而在实际教学过程中逐步运用、实践,争取作到因不同的学生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为社会培养出多一些的真正的有用之才。

猜你喜欢

量体裁衣职校因材施教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量体裁衣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量体裁衣
让职校师生的心更敞亮
因材施教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意义
量体裁衣
体验教育在职校生专业选择中的运用
职校数学翻转课堂教学探索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