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提高识字兴趣策略

2015-03-17广西平果县太平镇布洋村小学陆桂念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5期
关键词:形声字语文课程识字

广西平果县太平镇布洋村小学 陆桂念

汉字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承载中华文化的重要工具。汉字教学与人的发展关系极为重要。然而,识字教学历来都是一个难点。虽然中华汉字造型美观,端庄方正,但很多字结构复杂,字形相近,采取单一的识字方法容易造成字形辨别不清,字音混乱。因此,提高识字兴趣,培养自主识字能力尤为重要。那么,如何提高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兴趣,引导学生愉快地学习,完成大量识字的教学任务呢?经过十多年的不断探索,我总结出下面几点做法。

一、以身作则,播种美的种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1~2年级认识常用汉字1600~1800个,其中800~1000个会写。这个过程要求长时间的训练和循序渐进,才能完成。《语文课程标准》还指出:能正确、工整地书写汉字,并有一定的速度。因为低年级学生的自控力和自主学习能力较差,所以,教师要以身作则,并持之以恒。教师能写一手好字,对学生的影响是非常大的,这就是榜样的力量。中华汉字具有形体美的特点,教师把汉字的美板书在黑板上,实际上也就是在学生的心田上、在脑子里播种下美的种子。学生看到老师优美的字体,就会认识到:哦,原来汉字能写得这么漂亮!这是课件无法达到的效果。长此以往,美的种子就在学生身上生根、开花、结果,并且一代一代地往下传,就像“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二、变换角色,创设美的情境

课程新理念要求给学生创设自主学习的情境,启发学生发现识字的规律,避免单纯的教师教、学生学的不良状况,积极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变学生被动接受为主动参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意识。例如,在教识字“羊、鸟、兔”时,我出示课件:小鸟在蓝天飞翔,羊群在草地上吃草,小白兔在草丛中捉迷藏。多美的一幅图画啊!接下来让学生观察:这幅图上都有些什么呀?谁能找出藏在动物身上的汉字出来?能说说你是怎么记住这些字吗?这堂课的问题都是学生通过自主合作、探究得到结果的,学生们的积极性非常高,教师又及时地表扬那些发挥出色的学生,更能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

三、灵活多样,点燃智的火花

单一的教学方法已经不能适应现代的教学理念,采取多种丰富多彩的方法和手段,不但能增强识字的趣味性,而且能有效地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在识字教学中能点燃学生智慧的火花。比如,教识字“口、耳、目”时,采用图示法和游戏法。出示“口、耳、目”的图片,然后,把“口、耳、目”三个字分别贴到相应的图片下,学生一看就会读,一读就能记。接下来让学生表演,表演者可以分小组,一组读,另一组指相应的器官,由慢到快,如此短短几分钟,学生就能很快掌握。此外,还可以用猜谜法、表演法等。

四、拓宽渠道,展现字的神奇

汉字作为中国的母语,语文课程资源无处不在,无时不有。生活就是知识的海洋,校园里的墙报、同学的姓名、街道上的广告牌、电视电影里的字幕、商品的标签、各种各样的图书等,都能成为学生识字的重要途径,只要教师善于加以引导,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主动识字,必将使学生能跨入更大的识字乐园,也必将在这个广阔的世界里有更多、更新奇的发现。课本里的汉字都是楷体,工工整整,方方正正,规规矩矩,有一种端庄美。然而,其他地方的字体就不是一成不变的楷体了。特别是广告牌的字,有圆浑的隶书、有朴实的黑体、有秀丽的宋体、有多姿多彩的艺术字等,可以说五花八门,形形色色,尽情地展现了汉字神奇的魅力。这些都是学生在课堂上所没有见到过的。学生在生活的海洋里所感受到的这些汉字的美,激发他们的求知欲,他们在感受的同时,也去揣摩、去欣赏、去模仿。这样,学生在写字好的同时,去感受美、认识美、表现美。这个过程无形中陶冶了学生的情操。这就是汉字的神奇之处。

五、教授方法,掌握字的构造

根据中华汉字的的特点及自身的规律,汉字集音形义于一体,从结构上可分为独体字和合体字。识字教学应该依据汉字的造字规律和理据进行教学。《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这就是根据字理对学生提出的最基本的要求。在识字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教授方法,使学生掌握字的构造,这样,教师教起来轻松、有效,学生学起来有趣、记牢。

1.形声字教学

形声字在小学阶段是学习最多的一种,它们很多字形状相近,如果用单纯的填鸭法很难学懂、记牢那么多的形近字,而改变一下方法,就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因为,形声字有表音和表意的特点。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意“形”的教学,可以采用换偏旁和编顺口溜的形式来找突破口。比如,“请、情、清、晴”这是由“青”引出的一串形声字,编个顺口溜:“有言请进来,有心感情深。有水真清凉,有日天放晴。”这个顺口溜里不但能把形声字的形旁、声旁分清楚,而且还蕴涵着文明礼貌用语、思想品德、生活知识、科学知识等。体现了语文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同样,如“梅、海”是由“每”字加偏旁而成的。编个顺口溜:“木来梅花香,水来变海洋。”既顺口,又有趣,从中提高识字能力。

2.会意字的教学

会意字是说字的整体意义由部分的意义合成。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学习识字的方法。主要是通过观察字的结构,运用图示法、演示法来分析研究。如学习“从”字,教师可以让两个人来演示,学生知道“从”字是由两个“人”合成的,一个人跟着另一个人的意思。在书写上,后面一个“人”的一撇要变成点,为什么呢?因为,它很有礼貌,它担心踩到前面一个“人”的脚跟。这样,更贴近生活,更能体现人文性。自然,学生也就更容易接受。

总之,在低年级的识字教学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采用多种方式和方法,为学生创造一切有利的环境条件,使学生愉快地识字,从学习中感受到祖国汉字的神奇和美妙,陶冶学生情操,进一步提高学生识字的能力,优化识字教学效果。

猜你喜欢

形声字语文课程识字
认识带“氵”的形声字
带“火”字旁的形声字
小议形声字
形声字运动会
在高中语文课程改革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大学语文课程的“思化”品质认识
项目教学法在小学语文课程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