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提问能力

2015-03-17广西省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隆林二中王廷向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15年15期
关键词:探究能力教师

广西省百色市隆林各族自治县隆林二中 王廷向

探究式学习是国家基础教育改革的一个重要而具体的目标,而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探究式学习过程的首要环节。探究式学习以问题为中心而展开,以问题为导向,通过提出问题,促使学习者卷入学习。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不是一个方式问题,而是一种教育观念问题。如果学生不能发现问题、不能提出问题,科学探究便无从谈起。可见,在中学物理教学中有意识地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是非常重要的。

一、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一)从教师方面看

第一,虽然我国大力提倡素质教育,但由于目前我国大部分中学由于社会、学生家长的压力和经济因素等方面的原因,还存在不少片面追求升学率的现象。一部分教师仅为考试而教学,没有认清质疑能力培养的重要性,没有为学生提供培养这种能力的情境和途径,使学生缺乏质疑的意识和习惯。

第二,有些教师教学思想、教学方法落后,喜欢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往往把物理概念、规律平铺直叙地全部端给学生,从而压抑了学生思维,很少留给学生提问的机会和内容。

第三,一些教师由于害怕学生提出的一些“古怪”的问题自己答不上来,有失面子。对于学生问的超越“考纲”的内容一律不予作答。有的教师还训斥学生浪费时间,严重挫伤了学生质疑的积极性。所以一些爱提出问题的学生对老师敬而远之,这必然不利于学生提问能力的发展。

(二)从学生方面看

第一,在传统的教学中,学生习惯了接受式教学,主动发现问题的能力十分薄弱,大多数学生只会读出课本中的问题,自己提不出问题,缺乏提出问题的意识和主动性,不想问。

第二,有问题但怕问得不好,同学会笑话,老师会责怪,缺乏提问的信心,不敢问。

第三,有问题但由于掌握的知识和思维能力有限,不会用物理语言来提问,表达不规范,或提问不着边际,不切中要害,不善问。

二、培养学生提问能力的方法和措施

(一)发扬教学民主,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使学生敢问

如果学生对书本质疑、向老师发问,换来的是教师的不屑、不耐烦甚至训斥,于是课堂上便只剩下教师的声音了。久而久之,学生也就没有问题可问或有问题不敢问了,师生间的心理距离拉大了。相反,如果教师能民主、平等地对待学生,鼓动学生大胆质疑、提问,鼓动学生求新求异,正确对待学生的提问,挖掘其可贵之处,保护学生的积极性,逐步建立融洽、和谐的师生关系,这就为问题意识这颗种子的生长提供了充足的阳光、水分、适宜的土壤,使其生根发芽,寄希望于将来的开花结果。

(二)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能使人专心致志,废寝忘食地工作,充分发挥人的潜能。所以,激发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是启发学生思考,自己提出问题的动力之一。激发学生的兴趣方式很多,除了学生实验和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外,还可以通过课外实践活动。同时应考虑学生提问可能出现的困难,采用适当方法,调动他们的学习情绪,帮助他们解决困难,获得成功,从而使学生学得生动活泼,产生源源不断的问题。

(三)设置问题情景,启发学生提问

要让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产生问题的情境。 课本中给出的情景,对引入课题、理解物理概念和规律都有着重要意义,要充分利用,并尽可能给学生展示图片、音像实物等,给学生必要的体验。在教学过程中,要根据教学内容自主开发一些联系生活的情景,增加学生的体验与探究,效果会更佳。例如,在探究“串联和并联”内容后提出:街上有形形色色的灯,这些灯是怎能样连接的?你们想不想进行探究?你们还能提出类似的新的问题吗?学生通过联系生产生活中的现象提出了许许多多的问题,如教室里一个开关控制的两盏灯是怎么连接的?马路上的路灯同时熄、同时亮,它们是怎样连接的?节日里的彩灯一个坏了,其他的还亮吗?这些小灯泡是怎么连接的?用这些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唤起学生的求知欲望。

(四)教师充当问题的“二传手”,让学生互问互答

在传统教学中,我们习惯了老师提问题,学生回答的方式。应该鼓励学生大胆向老师提出问题,而教师可以巧妙地将问题“传”给其他学生,“哪个同学能回答这个问题?”“谁来帮他回答这个问题?”而接答的学生又将新的问题“抛”向其他同学。初中生有不服气和攀比思想,教师当好问题的“二传手”,努力营造让学生攀比提问题的氛围,活跃课堂气氛,提高教学效果。

(五)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学生的提问习惯和提问能力是逐步培养起来的。开始时学生往往对教师还有很大的依赖性,要么提不出,要么提出一些肤浅的问题,这就需要教师启发引导,教会学生提出问题,让学生会问。“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让学生掌握提出问题的基本方法。有人说:好的方法等于成功的一半。一个平庸的教师只会奉送真理,而一个优秀的教师则教人发现真理的方法。因此,学生只有掌握了发现问题的基本思维方法,才能从平常中看出异常,从普遍中发现特殊,从而不断地发现和提出问题。比如,教给学生提出问题的一般方法:碰到某个物理现象,一般可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由何(为什么)、如何(怎样)、若何(如果条件变了,将怎样)、是何(是什么)。如做完真空中的闹钟实验,根据现象可提出:为什么听不到钟声?怎样才能听到声音?通入空气后能否重新听到声音?声音靠什么来传播?

(六)对提出好问题的学生及时表扬

表扬不仅仅是对个别学生的鼓励,也是对其他学生的鞭策。每个学生在回答完一个问题后,都渴望听到教师和学生的评价,特别是得到教师的肯定。对于那些提出不着边际的问题的学生,教师要给予合理的评价,教会他们如何把问题表达得更清楚、更准确。因此,教师可以通过对比学生提出的问题,对表现好的学生及时给予表扬和鼓励。“表扬”这个手段如果用的恰当对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乃至整个班级的教学都会产生很大的促进作用。

通过对学生提问能力的训练,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有利于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丰富学生情感体验,使他们的个性品质得到锻炼,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增强学习自信心,提高学习成绩。

猜你喜欢

探究能力教师
消防安全四个能力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最美教师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教师如何说课
未来教师的当下使命
大兴学习之风 提升履职能力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你的换位思考能力如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