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做有书卷味的教师

2015-03-16金甫

教书育人·教师新概念 2015年3期
关键词:书卷乐学读书

金甫

假期里,我品读了《教师最需要什么》一书,感受颇深。书中一语:教师要有师之“五味”,品位、人情味、生活味、书卷味和韵味。在五味之中,我尤其推崇教师书卷味,书卷味是一个厚重的字眼,虽然我不能给书卷味一个确切定义,但我知道书可以滋润一个人的心灵。教师是一个神圣的职业,书是教师工作的精神底色,一个好教师会腾出一片心灵的空间来安放书。

读书,是美丽的。因为读书的本身是一种享受、一种陶醉、一种境界、一种生命的投入。俗话说:水往低处流,人往高处走。水流低处靠的是下滑的坡道,人走高处靠的是读书。“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读书,在于修身养性,在于经世致用,在于灵魂的充实,在于精神的提升,它包括了思考、实践、沟通。

作为一位教师,我们应把读书作为一门必修课。我深知,教师只有一桶水是不够的,要把自己变成一眼知识的清泉,源源不断地汩汩流淌才能浇灌出满园芳菲,结出一树树桃李。那么我只有把“不断读书”当作一把开掘清泉的铁锹。我虽不愿从俗媚流,却也并不想孤芳自赏,我珍惜自己的工作。我觉得一个不学无术的老师是失职的,一个语文老师更要广读博览。好在读书已经成了我的一种习惯。读到好书,我会向学生推荐,读到美文佳篇,会忍不住读给学生们听,让他们得到美的熏陶,给他们人生的启迪。我们教师读书绝不能仅限于读教材,读教参,读教辅用书。这是小备课之需。教师应该有大备课的观念。该怎样进行大备课呢?苏霍姆林斯基说:“这就是读书,每天不间断地读书。跟书籍结下终生的友谊。潺潺小溪,每日不断,注入思想的大河。读书不是为了应付明天的课,而是出自内心的需要和对知识的渴望。”

教师要成为一个有书卷味的人,主要是通过读书。读书是使人“书卷味”的过程。教师读书应不拘泥于教学参考资料、习题集,应自觉博览群书,无论科普读物还是人文图书都应纳入视野,读教育名著、唐诗宋词、世界名著、学术精品等。教师须有系统有选择地读书,进行高层次的经典阅读,古今中外的经典之作无不具有独特的气质精神,蕴藏着深刻的文化内涵。教师应吸取经典之作中的文化营养,在丰富的知识殿堂里滋养情感。

教书的生活虽然清贫,但一本好书会使我爱不释手,一首好诗会使我如痴如醉,一篇美文会使我百读不厌。我深深地知道,只有乐学的教师,才能成为乐教的教师;只有教者乐学,才能变成为教者乐教,学者乐学,才能让学生在欢乐中生活,在愉快中学习。常读书和常思考,使我勇于和善于对自己的教育教学作出严格的反思,既要不惮于正视自己之短,努力探究补救途径,更要善于总结自己的或同行的成功经验,从中提炼出可供借鉴的精华,为理论的突破夯实根基。

在阅读中,我能追求到一种纯净、幸福、宁静与本真,从而让自己的教育保持一种纯美;在阅读中,我会潜移默化地拥有更多的雅思、雅言、雅兴、雅行、雅量、雅致;在阅读中,我们热爱生命,调试心情,远离职业倦怠,拥有梦想,建构起属于自己的精神家园,体味到陶行知先生的“人生为一件大事而来,做一件大事而去”的快乐与幸福;在阅读中,我们梳理着自己的思想,明确了自己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从而改变匮乏、贫弱、苍白的情绪状态,改变孤独、麻木、灰色的精神状态。

一个有书卷味的教师,使教育达到了激发学生创造力、挖掘学生潜能、弘扬学生个性的目的。这样的教师绝不会满口讽刺挖苦,而是举止文雅,浑身散发着书卷气和激励人向上的力量。一个有书卷味的女教师,可以不漂亮,但一定充满了高雅的气质;一个有书卷味的男教师,可以不潇洒,但一定具有儒雅的风采。这种书卷味或许就是吴非的愤世与傲骨,于漪的执著与奋斗,魏书生的睿智与超脱。

一个有书卷味的教师,具有理性精神,闪烁着人性善良的光辉,其博大的爱惠及与之接触的每一位学生。这样的教师具有良好的生活习惯和修养,在任何生活细节方面都表现出是一个有教养的人,是有着良好、温和而优雅性格的人,有礼貌而懂得关照别人。这样的教师是一个有真性情的人,有信念和理想,可以不依赖现实而生存。灯红酒绿的地方与之无缘,生活看似简单,却真正远离喧嚣,即使在贫乏的环境中也能自得其乐,享受着宁静而精神富足的生活。这样的教师一定有自主意识,会用自己的头脑去判断、去思考、去行动,会因此获得一种独的人格,保持着内心的澄静与清明。做一个有书卷味的教师,会获得职业与人生双重的幸福。

(作者单位:浙江温州市永嘉县乌牛镇岭下小学)endprint

猜你喜欢

书卷乐学读书
我爱读书
《乐学选集》阅读札记
『淋漓尽致』乐学机器人
我们一起读书吧
薛绍彭《杂书卷》
读书为了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