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西戎最后一次回临汾

2015-03-16翟耀文

文史月刊 2014年12期
关键词:壶口临汾运城

西戎最后一次回临汾是在1999年5月。

记得那天早上,我接到时任山西省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曹平安老师给我打来的电话,曹老师说西老在蒲县,让我过去一下。我一听喜出望外,赶忙和临汾市农发行办公室主任尉军等一起驱车直奔蒲县。

西老是蒲县化乐镇西坡村人,原名席诚正,在抗日战争的第二年,年仅15岁的他就参加了丁玲率领的抗日巡回剧团。他先拉幕,后演戏,再后来就改行做小报编辑,在《晋绥大众报》编副刊。由于他生在西坡村,又少年从戎,所以笔名为西戎,以示不忘故土之意。

西老是我最敬重的作家之一。在我很小的时候,就喜欢读他和马烽合著的长篇小说《吕梁英雄传》,喜欢看他和马老合编的电影《扑不灭的火焰》。上中学时喜欢看他主编的《火花》,上大学后更喜欢读他主编的《汾水》。他写的短篇小说《赖大嫂》、《宋老大进城》、《灯心绒》、《春牛妈》等作品几乎伴随了我成长的过程。最让我感动不已的是西老曾为我的两本诗集亲笔题词,要知道当时我并没有见过西老,西老只是见了我的诗稿后就挥笔为我题词,表现了“人民作家”的高风亮节和对年轻一代文学爱好者的爱护、扶植。西老在我心目中的形象越来越高大了,我恨不得立即见到这位德高望重、当代中国重要文学流派“山药蛋派”的创始人之一——西戎先生。

“这是西老,这是临汾农发行的翟耀文,是写旧体诗的。”到蒲县宾馆后,曹平安老师给我们相互介绍。

“西老好!”我上前一步紧握住西老的手。

“好,好。”他一边答应,一边上下打量我,然后笑了笑说:“没有想到,你还这么年轻,就写旧体诗。”

我忙说:“不年轻了,都50岁了。”

西老说:“这个岁数正是搞创作的旺盛年龄,大有作为啊。”

过去参加省作协会议,我只是远远见过西老,像今天这么近距离和西老见面还是第一次,真没有想到,这么大名鼎鼎的文坛老前辈,竟然如此平易近人,像一位老农民一样和蔼可亲。我刚来时的紧张心理,一下子就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西老告诉我,他这次回来,主要是回老家看看,还想去一下黄河壶口,然后去运城他以前蹲点工作的地方转转。和他一块回来的除了同为蒲县人的曹平安外,还有他的老伴李英。

西老说话慢条斯理,非常实在,丝毫没有一点大作家的架子。我忙说,我们愿意陪西老去黄河壶口,然后把他送往运城。西老非常高兴,并对我们表示感谢。他的客气倒使我们同去的三人感到不好意思了。

西老看黄河壶口的兴致很高。他说,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壶口瀑布更是闻名中外的旅游景点,应该很好地开发和保护。西老还说,壶口的景点太少,留不住人,应该在扩大景点上下点功夫。曹平安是摄影专家,我们在黄河瀑布旁边照了很多相,西老说这些照片他要好好留着。

从壶口瀑布回来,我陪西老又参观了黄河岸边的龙王庙,只见龙王庙的山墙上用白石灰刷得雪白,上边用鲜红的大字写着“绿化两座山,治好母亲河”的标语口号。我告诉西老,这标语覆盖了清代名人贾时遇写的《龙王辿》。西老一听,气得直跺脚,他说:“这简直是愚昧之极,愚昧之极。”西老说:“诗词曲赋本来是旅游景点的灵魂,把一些标语口号写在这地方,是不伦不类。”西老当时在黄河边说的话,直到现在我还记忆犹新,所以在我编《历代名家咏临汾》系列丛书时,专门把明代人黄光炜写的《壶口赋》和清代人贾时遇写的《龙王辿》收集在里边,以示对西老的怀念,也防止这珍贵的文化遗产流失。

西老在壶口住了一晚,第二天早上,我和尉军、小明把西老夫妇和曹老师送往运城。一到运城宾馆,时任运城市文联主席的王西兰等已在那里迎接。还有运城的一些离退休老干部,这些都是西老过去的朋友,都赶来运城宾馆看望西老夫妇。听曹平安说,西老这次到运城,主要是想到他曾经工作过的永济王官村去看看。后来我在王西兰写的一篇文章中看到了西老到王官村的情形。

王老师在文章中写道:“1999年的5月,那一天桃花细雨,杨柳轻风,西戎老师和运城地区的作家们又一次来到了王官村。王官村的村民们听说四十五年前在村里深入生活的老作家西戎来了,欢呼雀跃,奔走相告,成群结队冒雨出迎,高举的横幅上写着‘人民作家人民爱,人民作家爱人民。

西戎老师一下车,当年认识他的老人们一下围了上来,一个个喜泪盈眶,亲切问候,此情此景让人感动,作为后辈作家,我亲眼看到作家西戎与人民群众的深厚感情和血肉关系,体悟到一位革命作家成功的秘密”。王西兰在文章中还写道:“在永济的两天时间里,他深入田间农户,倾听群众反映,勉励年轻干部,提出多项建议。对永济的发展和建设倾注了满心的关怀。永济市政府对于他几十年来关注和支持永济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授予他永济市荣誉市民的光荣称号。他欣然接受,喜悦之情溢于言表。他说一个作家最大的幸福就是得到人民的承认。临走告别时,他说,‘你们这次活动让我回了一趟王官村,了结了我的一个心愿。……”西老这次到运城,特别是到永济的王官村是他最为高兴的事情,他从运城返回临汾时,脸上还流露着兴奋和喜悦之情。

西老回太原后,给我和尉军、卜小明寄来他最近写的条幅。曹老师后来说,这是西老最后一次给人写的字,可以称为绝笔,一定要好好珍藏。

西老在参加张平老师的小说研讨会时,不幸突发脑溢血而病倒了。听到消息,我急忙给省作协的几位老师打电话,询问情况,省作协的老师们说西老一直处于昏迷状态,一律谢绝探视。我当时只能在心里默默祝福西老早日康复。不料在2001年1月7日,传来了一个不幸消息,西老于6日下午“医治无效去世,终年七十九岁”。

得到西老逝世的消息后,我悲痛万分,那天晚上,我夜不能眠,遂吟了一首小诗,以示哀悼怀念之情:

闻道先生战病魔,

忽来讣告起哀歌。

一朝仙逝悲汾水,

三晋文坛折巨柯。

惊世华章称泰斗,

清高品德足楷模。

欲听教诲无寻处,

珠泪纷飞叹奈何。

2001年1月12日,我赶往太原山医二院,向静卧在鲜花丛中的西老作最后一次的告别,我见到的西老还是那样的安祥。

那天为西老送别的社会各界人士有上千人,其中也有不少临汾的作家和诗人。我心里默默地说,西老您走好,家乡的人是热爱您的。西戎是临汾人,这应该是临汾的骄傲。endprint

猜你喜欢

壶口临汾运城
在壶口
山西运城:冬日盐湖色彩斑斓
山西运城:春来盐湖画意浓
山西省运城市:春来盐湖美不胜收
咏寺中井
忆秦娥·临壶口
临汾奇石文化博物馆
谷雨
临汾奇石文化博物馆
临汾奇石文化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