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控制平台产品化研制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2015-03-16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易航张义超施清平黄晨

航天工业管理 2015年9期
关键词:基本型产品化研制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易航 张义超 施清平 黄晨

信息控制平台产品化研制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 易航 张义超 施清平 黄晨

以产品化工作思路为指导,通过航天装备信息控制平台产品化研制模式的探索,介绍了在研制流程优化、产品化和产品化保障体系建设等方面的实践过程,制定了信息控制平台基本型和升级型2种技术状态,形成了多项研究院级行业标准,实现了专业建设与航天装备研制的同步推进。

信息控制平台属于航天装备地面发射平台的决策中枢,承担着发射平台状态流程信息及测试信息综合规划与应用的重要任务,并直接监视和控制航天装备的测试与发射,是提高航天装备使用性能的重要手段。

2010年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首次在某项目发射平台中使用信息控制平台,2013年向另外2个研制项目进行了推广应用。由于3个项目的研制并行,研制任务异常紧张,同时由于传统的分工模式模糊,产品的研制经费难以及时到位,大部分经费需要自筹,因此平台的研制面临着项目进度与专业发展的双重压力。在项目进度方面,首次采用信息控制平台设计方案的某项目面临着应用验证考核的重要阶段。其余2个项目一方面要以样机状态参加试验考核,采用信息控制平台方案进行平台状态研制,且需要在4个月内完成平台设计、生产、齐套、综合试验和平台铺设等一系列工作,研制任务异常紧张;另一方面需要顶住用户分工竞争的压力,积极向项目总负责人及用户推广信息控制平台技术方案,争取自筹资金进行研制。

在平台领域拓展方面,与以往自上而下的项目任务研制模式不同,信息控制平台的设计面临着与其它集团方案的竞争。如果采用传统研制模式——项目、人员和技术状态三者一一对应,势必会形成3支平台研制队伍、3种平台状态。这种模式首先会在人力资源占用方面造成浪费,同时3种平台状态不利于信息控制平台领域形成合力,自筹经费达到的效果也将被分散,不利于信息控制平台在未来市场竞争中脱颖而出。

在多个项目研制进度紧张、信息控制专业生存面临挑战之际,研制团队根据3个项目的需求特点开展平台、单机的产品化工作策划,并成立了信息控制平台产品化研制队伍,从研制流程优化、产品化队伍和产品化保障体系建设3个方面推动信息控制平台应用。

一、产品化模式应用的实践

1.研制流程优化

为进一步理顺信息控制平台研制流程,规范研制分工,实现资源的合理配置,团队建立之初便在原有在研航天装备工程组间接口及研制流程的基础上,梳理了信息控制平台团队研制流程。

首先,梳理出信息控制平台基本型与升级型2种技术状态。基本型是指3个项目共有的基本功能,基本型由整个团队共同研制,推动其技术的进步,保证技术的领先。对于研制成果,采取产品平台划代建设维护与应用管理。升级型是在基本型基础上的升级版本,成果作为产品升级包,实施产品平台货架式管理。

其次,明确平台组成的单机及软件开发责任分工,以产品专项责任人代替项目责任人的方式同时服务多个项目研制,吃透产品技术,推动产品化进程。

第三,制定每周例会制度,待办事项闭环管理。以团队方式召开例会,汇报3个项目的研制进展及专业拓展情况,每周形成待办事项,指定专人落实,实现事项闭环管理,确保多项目产品平台管理的实时高效。

第四,严格会签制度。研制队伍整合后对原有会签制度进行严格落实,保证对设计文件的把关力度,确保多项目平台产品的技术状态管控明确化与清晰化。

2.产品化队伍建设

按照目前的专业组织结构和分工关系,优化整个团队的人员分工,由行政主管领导、平台技术总负责人、项目副主任设计师、产品专业设计人员构成。其中行政主管领导负责所有涉及信息控制平台应用项目的行政管理;平台技术总负责人由主任设计师担任,重点把控系统基本型的技术状态,整理各项目共性状态,并固化为基本型状态;项目副主任设计师主要负责把关分管项目的技术状态,站在用户角度提出平台设计及完善需求,由团队统一确认之后进行技术攻关;产品专业设计人员分属于3个专业组,分别从各自专业角度支撑基本型的技术发展和不同项目升级型的状态更改。专业组在支撑3个项目时是一个队伍,一方面支撑项目研制,另一方面推动技术水平的提升。

3.产品化保障体系建设

产品设计过程中始终以形成基本型平台式、升级型货架式产品体系为目的,虽然各个项目的技术状态有所不同,但能够保证平台各模块基本型状态基线的功能实现互换使用,同时对设备关键技术状态进行固化。其中信息控制平台核心设备——信息控制组合按照技术的发展固化了3种状态,供配电组合固化了2种状态。信息控制组合里的功能板卡,包括零槽、对外接口、网络交换、有线通信、话音通信等都已完全实现了产品化,可以在3种状态的信息控制组合间互换使用。但是由于用户方在不同项目的人机交互使用习惯、应用模式等方面的要求存在差异,因此在计算机设备、通信终端设备、软件等方面的产品化工作还有待提升。

2013年研制团队已经申报信息控制平台标准体系,将在基础类、设计类、试验类、操作类、安全类5个方面制定或完善13项标准,形成信息控制平台研究院及行业标准体系。规范系统设计流程,明确工作程序,统一系统设计方法;规范各航天装备项目系统接口关系,确定与各分系统接口设计准则、接口内容等;规范平台试验项目,明确试验程序与试验方法;规范平台操作与管理,确定操作标准,固化管理准则。

通过制定信息控制平台标准体系,从设计、试验、操作、管理等方面开展专业标准体系建设,在标准体系的指导下开展各项研制工作,实现信息控制平台的标准化、通用化和产品化。通过产品化标准制度体系建设支撑后续产品化的顺利开展。

二、实践效果

信息控制平台研制团队成立以来,按计划完成了众多项目研制任务,同时也推动了专业的发展,这种管理模式也得到了各级领导的认可。

首先,团队在领域分工的划分中争取了主动。团队短时间内在3个项目中推出了信息控制平台,各个项目先后完成了产品状态的展开应用,顺利通过高温、低温等各类严酷考核试验,并圆满完成了多次用户方相关项目整体综合验证,为信息控制平台在以后的推广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其次,进一步提升了信息控制平台专业水平。面临3个项目任务并行的形势,信息控制平台团队没有在项目研制压力下忙于产品的设计、生产、齐套、试验等,而是围绕平台基本型和升级型2条技术状态基线有条不紊地进行了一系列技术攻关,提升了产品技术水平。其中信息控制组合完成了小型化设计,高度减少一半,同时采用积木组合式的安装结构,改善了设备的外观和可用性;电源配电组合采用基于N+1备份的一体化设计,优化了原有1:1的电源备份模式,提升了电源功率利用效率及模块化程度。除此之外,团队正在进行语音录制功能、并行计算功能、故障诊断等技术的攻关,以扩充平台升级版本的功能与货架组成。

第三,严格管理带出一支作风硬朗的队伍。团队坚持每周例会制度,例会按照基本型创新工作和项目研制2条主线进行。例会实行待办事项制度,8个月共下达140余项待办事项,事项完成率达到了95%以上。通过严格的管理制度和技术无障碍共享交流,促成整个团队严谨的做事作风,培养了每个成员的创新意识。

第四,通过实施信息控制平台的产品化研制模式,有效提升了项目研制专业队伍的技术水平和管理水平,职业意识显著提升。通过完善工作制度,确保队伍塑造和人员培养能够有条不紊的开展。

三、后续发展思路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信息控制平台研制团队自成立以来虽然取得一定的成绩,但后续项目研制及专业发展依然任重道远,将围绕专业能力和产品推广2个方面继续开展工作。

专业能力方面的发展规划主要包括3个方面:一是提升国产化处理器运算能力,坚持并行运算等相关技术研究,进一步挖掘平台计算资源利用效率,最终使信息控制组合中的零槽控制器能够代替计算机设备,使系统进一步集成化;二是拓展信息控制组合无线通信能力,前期已经顺利进行了无线通信的原理试验,后续将通过结构及布线优化等一系列手段提升无线集成度和可靠性,借助项目用户方需求提出机会验证无线通信能力;三是加强平台与信息安全、大数据应用等专业方向的融合,配合中国航天科技集团公司的产业规划,推动信息安全、大数据等技术在信息控制平台中的应用。

产品推广方面的发展规划主要包括2个方面:一是自主产权的龙芯3A主板应用推广,龙芯3A主板已在项目中首次采用,后续将结合地面设备产品需求制定主板尺寸接口方面的产品型谱,向其余项目推广使用;二是进行信息控制平台整体方案的推广,信息控制平台与传统用户应用在产品功能性能上基本一致,但在体积、功耗、易用性等方面有了巨大的提升。

信息控制平台从2012年首次研制到2013年4月以产品化队伍模式支撑多个项目的研制,一方面是形势所迫,另一方面也是团队自身发展的需要。后续,不论是团队的研制模式还是团队的智力成果都势必能够得到更广泛的应用,创造更大的价值。◀

猜你喜欢

基本型产品化研制
空间天线产品化在“资源”系列卫星上的应用
固体火箭发动机点火装置型号与产品化一体化工作模式初探
航天型号产品选用控制研究及实践
仿生眼的研制有新突破
2019年9月基本型乘用车(轿车)生产汇总表
2019年3月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售汇总表
一种新型固定翼无人机的研制
2019年1月基本型乘用车(轿车)销售汇总表
XV-24A垂直起降验证机的研制与发展
即时分享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