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PDCA循环教学法在检验核医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2015-03-15杨建波王明霜甘西伦谭蓓蓓

检验医学与临床 2015年3期
关键词:核医学积极性教学法

杨建波,王明霜,甘西伦,范 旗,谭蓓蓓

(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 646000)



PDCA循环教学法在检验核医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

杨建波,王明霜,甘西伦,范 旗,谭蓓蓓

(四川省泸州医学院附属医院核医学科 646000)

目的 比较PDCA循环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效果在检验核医学中的差异性。方法 以2010级5年制检验专业学生分组,1班46人为研究组,采用PDCA循环教学法,2班48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比较两组检验核医学成绩考核、学习自主性、积极性和对提高自身能力认同度的差异。结果 研究组期末总成绩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学习积极性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学生认同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DCA循环教学法在检验核医学中效果较好,可以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检验专业学生综合素质。

PDCA循环教学法; 检验核医学; 教学实践

检验核医学是医学检验专业的必修课之一,是将实验核医学的相关技术应用于医学检验领域,是检验医学与临床核医学相融合的一门边缘学科[1]。近年来,随着检验医学技术的发展和临床对医疗技术辅助诊断技术要求的不断提高,对检验医学的教育要求也越来越高;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丰富理论知识,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独立工作的能力。如何在有限的课时中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新性,提高学习的实际效果,培养高素质综合型人才是检验教学工作者迫切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2]。PDCA循环是美国著名质量管理专家威廉·爱德华·戴明首先提出的,这个循环主要包括4个阶段:计划(Plan)、实施(Do)、检查(Check)和处理(Action),其工作特点是工作质量在不断循环中得到提高[3]。本文通过这种模式,将PDCA循环教学法应用到检验核医学本科教学中,探讨该模式对教学效果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对2010级5年制检验专业学生进行研究,共计94人。按班级分组,1班46人为研究组,采用PDCA循环教学法;2班48人为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两组均已完成临床核医学、生物化学、检验仪器学、免疫学等科目的学习,具备自学检验核医学知识的能力。

1.2 教材 采用李龙主和杜明华主编的《检验核医学》。

1.3 方法

1.3.1 PDCA循环教学法 本次试验选择了《检验核医学》中临床应用部分,包括检验医学在内分泌激素类、肿瘤标志物类、心血管系统、肾脏功能、血液系统、细胞因子和药物浓度检测等7个方面的应用。PDCA循环教学法第1步为P:主要包括课前分发教学病例、检验报告等临床资料,引导学生在病例和检验报告中发现问题,自主查找资料,对发现的问题分析原因,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第2步为D:主要包括课堂和实验室中进行交流和分组讨论,10人为一个小组,讨论结束后选出组长轮流发言并详细记录;第3步为C:主要由教师结合检验核医学临床知识对本次课堂学习进行总结并验证各小组的讨论结果;第4步为A:主要包括即时考核,巩固初学知识,并发放下一次课程学习的案例和检验报告,一个循环结束后进入下一个循环[4]。

1.3.2 传统教学法 采用传统多媒体教学,将检验核医学的知识点融入整个课堂,按教学要求进行理论讲解。课程学习内容与研究组相同。

1.3.3 考核方法 对两组学生均按照平时分占30%和期末考试占70%的方式进行考核。研究组平时成绩按照小组讨论发言的积极性和考勤情况进行打分,对照组按照课堂参与积极性和考勤情况进行计分。期末考试按照试卷100分进行考核。

1.3.4学生评价 期末考试完后分别对两组同学进行问卷调查,就学习积极性和提高自身各种能力的认同度等进行评价[5]。评价分值采用10分制,最优10分,最差0分。学习积极性采用提问次数、讨论发言次数、查阅资料次数和自学时间4项指标。

2 结 果

2.1 两组考试成绩比较 见表1。由表1可见,研究组平时成绩、期末成绩及总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 两组学习积极性比较 见表2。从提问次数、讨论发言次数、查阅资料次数和自学时间来看,研究组学习积极性比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种教学法提高自身各种能力平均分值 见表3。对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发现,研究组各项指标平均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研究组和对照组考试成绩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2 研究组和对照组学生学习积极性比较±s)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表3 两种教学法提高自身各种能力平均分值±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P<0.05。

3 讨 论

检验核医学的教学应该与医学生总体教育的目的相配合,学生的学习成绩只能代表其学习结果的某一个方面,而真正的教学培养是使学生能够将学到的知识有效应用于临床,这依赖于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检验核医学教学目标就是使学生将来能够有效将所学理论知识应用于诊断及治疗疾病的全过程,自学能力的培养对于学生的发展至关重要。而当前的医学教育课程主要采用传统的教学方法,多媒体的发展虽使传统教学方法有了部分改善,但是教学模式仍然局限于教师教知识点和教材,学生被动接受知识,需要记忆大量的理论知识,难以将检验核医学知识点与临床实践相结合。学生进入临床后往往无法很好地将二者联系起来,背离了检验核医学教学的目的,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

PDCA循环教学法结合了多媒体、案例、问题、资料查阅、课堂互动和分析评估的综合优势,近年来在各个学科的教学中得到应用,受到教育工作者的充分重视[6]。

本研究结果表明,PDCA循环多媒体教学法可以显著提高检验核医学考核期末分和总成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增加学生提问、讨论发言和查阅资料次数,对学生自主学习和个人发展能力、沟通和交流能力、对检验核医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显著优于传统多媒体教学法。与国外学者研究结论一致,验证PDCA循环多媒体教学法应用于检验核医学教学中的有效性,这种有效性表现为学生学习兴趣增加、发言压力转化为学习查阅文献的动力、得到了教师及同学的肯定和尊重[7]。

综上所述,PDCA循环教学法在检验核医学教学中应用效果良好,可以有效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系统掌握相关知识,希望引起相关教育工作者的重视并做进一步研究,促进其在检验核医学教学中的应用,使学生真正达到学以致用。

[1]张春银,陈跃,黄占文,等.PBL教学法在检验核医学理论教学中的应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0,7(16):1777-1778.

[2]卢鉴财,吴颉,陈务华.对医学检验专业实习生的带教体会[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1,8(8):1010-1011.

[3]薛雄燕,黄少珍.PDCA循环教学法在体液检验实习教学的应用[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3,34(23):3258.

[4]王芳,陈莉娜,刘子冬,等.PDCA循环多媒体教学法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实践与探索[J].昆明医科大学学报,2013,33(6):149-151.

[5]张志军,金国华,吕广明,等.PBL与LBL相结合的教学法在心血管系统解剖教学中的运用[J].中国询证医学杂志,2011,11(9):1094-1097.

[6]Li JS,Zhang XG,Chu J,et al.Design and development of EMR supporting medical process management[J].J Med Syst,2012,36(3):1193-1203.

[7]Ersoy FF.Improving technique survival in peritoneal dialysis:what is modifiable[J].Perit Dial Int,2009,29(Suppl 2):S74-S77.

10.3969/j.issn.1672-9455.2015.03.058

C

1672-9455(2015)03-0421-02

2014-07-01

2014-10-10)

猜你喜欢

核医学积极性教学法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互联网+CBL”模式在核医学规培中的创新应用效果研究
批注式阅读教学法探究
实施“六步教学法”构建高中政治高效课堂
全国核医学现状与发展趋势研究分析
核医学与超声检查对亚急性甲状腺炎的诊断价值
中美临床核医学现状比较分析
高中数学课堂教学如何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开放引导式阅读教学法描述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