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海域救援神器

2015-03-15李忠东

生命与灾害 2015年7期
关键词:求救信号溺水者救生员

李忠东

海域救援神器

李忠东

海上救人一般难度较大,常常让人束手无策。为了防止溺水的悲剧一再发生,一些专业人士也在开始研究和开发海上救援机器,让海上救援实施起来更为快速和安全。由韩国岭南大学的李在孝和韩国祥明大学的张成泽设计的“拉网救生船”(Net Rescue Boat)别具一格,是一辆概念化的海上救生艇。

“拉网救生船”的整体设计充分考虑到溺水者体力消耗很快,从水中难以爬上救生艇的因素,在传统救生艇的基础上进行了大胆的创新。它的最大亮点是颠覆了普通救生艇的模样,前半部分由织网和艇身组成。在紧急情况下,大网可以轻而易举地快速落入水中,抢救生命垂危的溺水者。织网能大大地降低溺水人的体能消耗,提供一个相对平衡的平台让溺水者轻松地爬上救生艇,或者直接通过艇的力量爬上来,更快到达安全区域,以便及时展开救援。

海上呼救器

近日,韩国设计师李在孝和张成泽展示了他们发明的又一海域救援神器——“求救火箭”(The SOS Rocket)。这是一款海水浴场专用的海上呼救器,主要构造为安全浮标。里面包含有手柄,手柄内有控制SOS气球的按钮,氦气弹射器以及写有SOS字样的红色气球等主要道具。

当游泳者不小心来到禁止游泳的区域而且无法返回时,按下“求救火箭”的按钮,它便会自动为SOS气球充满氦气,立马将其向上弹射,飘浮在半空中。救生员看到后可以及时赶来提供帮助,这自然比大声呼救更有效。“求救火箭”的设计打破了传统浮标单纯的警示作用,变成一种呼救工具。不论对于游泳者还是救生员而言,都更为省事。

李在孝说:“将其命名为The SOS Rocket是有所考虑的,因为SOS是目前世界通用的摩尔斯电码求救信号。”当在大洋中航行的船舶由于浓雾、风暴、冰山、暗礁、机器失灵等发生意外,死神向人们逼近时,“SOS”的遇难信号便飞向海空,传往四面八方。在收到“SOS”后,附近船只会急速驶往出事地点,搭救遇难者。许多人将“SOS”理解为3个英文词的缩写,但究竟是哪些英文单词却说法不一:一是“Save Our Souls”(拯救我们的灵魂);二是“Save Our Ship”(救救我们的船);三是“Send Our Succour”(速来援助);四是“Saving Of Soul”(救命)。还有人将SOS视为另一种表现方法,即代表191519。19、15、19分别为S、O、S 在26个英文字母表中的顺序。原因是SOS求救信号广为人知,当在极端被动的情况之下SOS会显示受难者求救的信息,所以191519是另一种隐晦的传递和表达求救信息的符号。

有了“求救火箭”,游客若感觉自己遇到危险,只需要用手按下“求救火箭”的按钮,它就会发出求救信号,并且用户也可以安全地等待救援。当被海浪卷走的游泳者抓住救生浮标的同时SOS字样的氢气球会上升,从而引起岸上救生员的注意。

猜你喜欢

求救信号溺水者救生员
巧记SOS 求救信号
谈一谈如何抢救溺水患者
游泳救生员培养现状与发展分析
溺水急救技能你掌握了吗?
救生员
Mayday, not May Day
“叛逆”是孩子发出的求救信号
游泳救生解脱技术
施救溺水者的基本常识
美女救生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