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论高中美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2015-03-14

学周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高中课程文化课美术课

浅论高中美术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刘现闯 (河北省邢台县浆水中学 054013)

高中美术是高中课程中的必修课程,承载着培训学生审美能力,培养其健全人格的重要责任。本文追述了美育在我国的发展历史,鸟瞰了如今的教育现状,并就如何提高美术教学效率提出了建议。

高中美术 美育的历史教学策略

依据国家教育部教育大纲的要求,美术被定位为高中阶段的必修课程,这一规定表明了国家教育部对于美育的高度重视。高中仍属于基础教育阶段,这一阶段的教学并不能满足于简单的应试教育,我们还要在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修养上下功夫,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为日后的生活和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从这一目的出发,高中课程加入了新的元素——综合艺术修养。而美术课就是提高学生综合艺术修养的重要组成部分。从这个意义上来理解美术课,美术教师就能够很清楚地知道自己所教学科的重要地位和意义了。

一、美育在我国的发展历史

五四以来,新思想传入中国,新式教育也在中国推广开来。各式各样的学校在中国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出来,这些学校大多侧重于理工,或者政治和经济,对美育缺乏关注。而当时的蔡元培、鲁迅却提出不同的看法。当时鲁迅在教育部任佥事,蔡元培做教育部长,两个人曾有雄心推广美育。但不久蔡元培即去职,后继者无心抓这样费力不讨好的事情,计划也就中止了。鲁迅是个美术爱好者,从小就对美术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他搜集有图画的书,照着上面的描绘,曾经临摹过一整套的《荡寇志》。他还能够自己作画,其散文集《朝花夕拾》后面的黑白无常就是自己动手画的。但他反对虚伪的道德,对于中国传统的二十四孝图不遗余力地加以揭露与抨击。他认为美应先是健康的,蕴含着力量的,而腐朽的、违反人性的就不能称之为美。此外,鲁迅在晚年经常和年轻的版画家见面,鼓励他们多创作,批评他们创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就算在病中,只要能起身,他还是会去参加画展。

二、美术教学的现状

现在选择学习美术的学生有很多。究其原因,一是学习美术可以很好地避开高考的压力,不至于千军万马过独木桥。在美术这个专业中,竞争力相对来说要小一些。二是和其他学科比较起来,美术具有不同的学习技巧和方法,拥有多个领域的知识,比如绘画技巧、艺术设计、工艺设计、美学鉴赏等,学起来更加轻松、有趣。

但令人尴尬的是,尽管美术教师用充沛的精力把美术最美的一面展示给了学生,让他们对美术学习充满了兴趣,但高考却真实地等待在那里,不断地提醒学生放下喜爱的美术课,将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高考的科目上。

从学校的层面来讲,迫于高中课程发展的趋势,一方面不得不增添必要的选修课以满足自上而下的课程设计,另一方面又不得不满足家长对于高考成绩的要求,这两方面都使美术课受到了冲击。

除此之外,在许多家长传统的观念里,总以为学习美术不是正途,写写画画当作业余的消遣还可以,如果专心去学,把它作为专业,往往让很多家长在观念上一时半会接受不了。再者,学习美术需要的器具很多,还需要不断外出培训,自然而然地增加了许多费用,却不能保证以后的就业前途。这些也增加了家长的担忧,影响了学生对美术的热情。

三、美术教学的未来

美术教学的出路在哪里,怎样才能有效提高美术教学的效率?这是我们每个美术教师都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未来的美术教学首先应该是兴趣与自主学习的结合。何为自主性学习呢?所谓的自主性学习就是在充分调动学生好奇心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的积极性,让他们以高度的注意力调动所有的聪明才智投入到美术创作中去。兴趣是美术学习的前提,只有在兴趣的促动下,学生才能调动自己的才智,触发灵感,展开想象力。相较于文化课,美术学习更需要兴趣的参与,否则就一笔也画不下去,勉强画出来了,也毫无生气,只能算是涂鸦。教师要尽可能地给学生展现美术课堂的魅力,把更多的审美因素融入到美术教学中去,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兴趣。另外,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要采用轻松、愉悦的方式来保持学生学习的兴趣,如通过故事、电影或者音乐等其他艺术形式来保持学生对于艺术创作的新鲜感。这种做法,不仅能提高学生的想象能力,还能提升他们学习美术的兴趣。

其次,应该把突出特长和全面发展结合起来。突出特长就是要进一步优化美术专业课的设置,发挥学生特长,保证其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要求学生专业基础过硬,专业素质超强;全面发展则是要求学生综合考虑所学文化课的分数比例,充分把握好学习的范围和内容,合理安排好学习的时间,掌握好重点和难点。要达到这个结合,可以通过两种方式:一是调整专业课和文化课的课时比例,最理想的状态应该是1:2。二是调整文化课与美术专业课的课堂内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分类教学,以增加他们的学习兴趣。

再次,美术教师还要做到科学管理与人文管理相结合,既要从严抓起科学管理,又要给予学生人文关怀,在保证学生恪守学习纪律的同时,从情感上关怀他们,多鼓励他们,给他们不断前行的信心。

[1]钱初熹.美术教育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M].上海文化出版,2007.

[2]徐建融.美术教育展望[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3]白文娟.美术教育要注重学生的养成教育[J].教学交流·理论版,2009(6).

(责编 房晓伟)

猜你喜欢

高中课程文化课美术课
基于普通高中课程改革的单元教学实践研究
美术课
一节有趣的美术课
趣味美术课
碰撞:故宫文化课与英国中文热
变革中教师课程实施程度的调查研究——以浙江深化普通高中课程改革为例
骈散写作与高中课程的结合举隅
教育部正在修订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
激励理论在中职文化课学习中的应用
汉语国际教育中的中国文化课教学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