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之策略研究

2015-03-14

学周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数学知识教材数学

初中数学有效教学之策略研究

马会国 (河北省平乡县第五中学 054500)

初中阶段的数学学习是学生逻辑思维养成与开发的重要阶段,是高中数学教育的基础。因此,教学时,教师要认真研究自己的教学策略,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深研教材且创造性地使用教材,采取各种有效的教学方法来激发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去体验数学知识独有的奥妙。

初中数学 课堂教学 逻辑思维

作为一门基础性的学科,数学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抽象性,这在一定程度上给学生在理解某些数学知识的时候带来了一些困难。因此,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积极地开展一些有效的教学策略,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和课堂的教学效率。下面笔者将结合以下几点进行探究。

一、引入游戏,帮助学生建构数学思想

数学思想是学习数学知识的根本,只有建立正确的数学思想,才能让学生真正地明确数学知识,进而站在数学的角度上去思考问题、解释问题。但是,在数学教学中,我们不难发现很多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的时候,都是在盲目地模仿教师的解题思路,无法真正用数学的思想去看待这些知识点。为了让学生形成良好的数学思维,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巧妙地借助游戏环节培养学生的数学思想。比如,在组织学生学习“视图”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提议让学生在桌上摆一个文具盒,然后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把观察的结果进行记录、表述,学生通过亲自观察、亲身体验,便会对一些比较抽象的数学知识有一个深入的理解。

二、课堂提问的设计要具开放性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设计的问题要具有开放性,这样便于促进学生全面地去观察、思考问题,而且还有利于学生去探索、发现问题,对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非常有益。比如,在组织学生学习“特殊的平行四边形”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这样进行提问:假如平行四边形一组边是垂直的(如邻边),那么,这个时候,四边形的形状会发生一些改变吗?是怎样的改变呢?如果两组边相等的话,又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呢?如果对角线发生改变的话,结果又会是怎样的呢?这些问题的设置,既能够让学生巩固之前学习的旧知识,又能帮助学生消化一些新知识,在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还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以及数学思维的能力和观察问题的能力。

三、优化教学设计,提高教学活动的有效性

课堂教学主要是师生双边参与的一个动态的变化过程,教师是这一动态变化过程中的主要设计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在创造性地思考、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根据学生之间的不同特点,为学生创建一个适合他们学习的课堂情境,以实现教与学双方的良好互动。此外,教师在引导学生主动探索一些知识时,还应逐步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可见,合理有效的教学设计是构建高效课堂教学的关键所在。

我们知道,优化课堂的教学设计,要按照有效学习的目标,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同时还要从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能力、有利于学生掌握更多的知识上加以考虑,对整个课堂教学合理地进行安排。比如,一些新知识的导入、情境的创设以及知识之间的迁移过渡等,都需要教师的精心准备和周密布置,立足于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上,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不断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乐趣与信心,真正达到内容鲜活化、过程活动化以及解题探索化的效果。

四、提倡实践操作,关注学生的数学体验

科学都是通过具体的实践做出来的,不是用耳朵听到的。人的思维的开发基本上都是从具体的生活实践中开始的。因此,动手实践最容易激发学生的思考与想象,如果脱离了生活实践,学生的思维也就不可能得到锻炼与发展。为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的能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要时刻关注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得来的直接经验,引导学生通过自身的经历来体验一下数学知识的发现和形成过程,为理解和掌握一些新的知识打好基础,让学生在“做”中学习数学知识,在“做”中掌握数学知识,在“做”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

比如,在组织学生学习“丰富的图形世界”的相关内容时,这部分内容是比较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的。教学时,为了避免教师单纯讲、学生一味记的情况,教师可让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进行总结、交流、讨论,然后在互相展示一下自己动手制作的几何体,和其他的学生分享一下制作几何体的过程与成功的经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只需及时地鼓励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用制作的几何体构造一些丰富的实体造型即可。这样的课堂教学,气氛很活跃,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一些几何体的知识,再学习几何体的知识也就不再那么空洞了,理解起来也比较容易。

总的来说,提高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继续推进新课程改革的必然趋势。教师是连接学生与教材之间的桥梁,也是开发学生智慧之门的钥匙。教材中一些丰富的资源仍有待于教师去开发,去引导,传授给学生。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新课程改革的要求,及时地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采用一些合适的教学手段与策略,让学生与教材之间产生良好的反应,进而在教师的引导下,学习更多更有用的知识。只有这样,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1]织里镇中学数学课题组.初中数学活动式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02(S1).

[2]李树臣.论形成和发展数学能力的两个根本途径[J].中学数学教学参考,2002(9).

[3]吴义红.初中数学教师在日常教学中的几点体会与探索[J].科技咨讯报,2007(4).

[4]陈东栋.问在“点”上——数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实践与探索[J].现代中小学教育,2009(10).

[5]左米娜,浅谈初中数学新课程教学[J].甘肃联合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11(S1).

(责编 冯红伟)

猜你喜欢

数学知识教材数学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