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也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激趣

2015-03-14

学周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做题读书阅读教学

也谈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的激趣

李淑娟 (河北省平山县温塘学校 050402)

“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想让小学生的阅读达到上述要求,最关键的一点,就是让学生能够在兴趣的指引下快乐的阅读,让学生“读出声、读出意、读出味、读出情、读出神,读得如闻其声、如见其人、如临其境。”

小学语文 阅读教学 激趣

《语文课程标准》强调:“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作为一名小学语文教师,要想让学生的阅读达到《语文课程标准》的预期,关键是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常言说得好:“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有了这个“老师”,就等于有了主动阅读体验的基础。激发小学生的阅读兴趣,笔者认为可以从以下几点做起。

一、巧用故事,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故事是少年儿童最为喜爱的一种文学形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大门,即故事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门户。因此,少年儿童的阅读应该从他们最感兴趣的故事入手,从听故事、读故事、讲故事开始,逐渐培养其阅读能力。

一次,我给学生讲《小驴儿》的故事,讲到“美若天仙的公主因为嫁给了一头小驴儿之后,十分难过,不料在晚上,当她和新郎小驴儿单独在一起时,那头小驴儿竟然脱掉驴皮,一下子变成了一位……”

正当学生听得兴味正浓,期待知道小驴儿脱掉驴皮后的情况之际,我故意嘎然而止。看着学生迫切期待的目光,我问他们:“你们想知道以后的结果么?我只能告诉你们以后的故事更精彩!”

我先让他们猜猜以后会怎么样,并让他们每人设想一种结果。当我把他们的答案逐一否定之后,我便向他们出示了由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的新课程标准名著必读之《故事大王》,并告诉他们,要知结果如何,就找咱们学校的图书管理员借阅这本书,里面的好多故事比这个更精彩。通过这个扣人心弦的故事,一下子激起了学生的阅读兴趣,把学生的胃口高高地吊起来了。下课后大家纷纷找图书管理员借阅这本书。如此,让学生享受故事情节所带来的奇妙感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他们主动地进行阅读,这样收到的效果,恐怕是任何说教都不能比的。

所以,作为一名小学地语文教师,一定要经常性的、有目的、有计划地向自己的学生介绍一些书中的人物、内容梗概、精彩片断,以激发学生“欲知详情,请读原文”的欲望。比如教学了《渔夫的故事》后,我给他们推荐了《一千零一夜》,告诉他们其中有一千零一个故事,而且一个比一个精彩。学了《普罗米修斯》,我给他们推荐了《古希腊神话故事》;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孩》,我给他们推荐了《安徒生童话》……

这样,学生的兴趣在故事的推动下越来越浓,纷纷借阅古今中外的名著,同时在阅读中充分感受到了名著的魅力和灿烂的文化。实践证明,利用故事能大大激发和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也只有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才能让学生变“要我读”为“我要读”。

二、寓教于乐,激发学生阅读兴趣

《新课程标准》要求“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这在当前的教育界已形成了普遍共识。然而,若是光让学生一遍一遍的死读是不可取的。这样的读法,只能让学生感觉乏味、疲劳、恹恹欲睡。我国古代的教育家孔子曾经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句话告诉我们,“乐之”是最为关键的,也就是说在阅读教学中,要能够寓教于乐,让学生在快乐的阅读中获取知识、掌握知识。我们不妨试一试。

(一)说一说

说一说,指的是在每节语文课前持之以恒地开展3—5分钟的听说训练,即让学生轮番“上阵”,说一说在课余时间摄取了哪些语言材料,可以是一首古诗、一件趣事、一篇佳作,也可以是一则新闻、一则寓言……这样的活动是学生感兴趣的,他们讲述的神态或神采飞扬,或温柔娇羞,或幽默风趣;听他们讲述的语调,或铿锵有力,或娓娓动听,或细语软软;思他们讲述的故事,或富含哲理,或意义深远,或委婉曲折……如今再回过头来看学生的作文,我才真正懂得“问渠哪得清如水,惟有源头活水来”的道理。

(二)赛一赛

为了让学生持久地保持“爱读书、多读书、读好书”的热情,教师可以定期组织和举办学生感兴趣的活动,比如故事会、辩论会、诗朗诵、手抄报、办专栏、征文赛等一系列的读书交流活动,也可以在课堂教学中穿插一些活动,如读书知识竞赛、快速阅读比赛、读书报告会等。通过这样的方式,能让学生在活动中感受阅读的乐趣,品尝胜利的愉悦。

三、拓展延伸,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在阅读教学中,如果仅仅让学生囿于课本之中的内容,还远远不够。我们应该将学生的阅读兴趣延伸至课外,这样既可以拓宽学生的视野,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塑造学生的良好品质与健康人格。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变聪明的方法,不是补课,不是增加作业量,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我们应该给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读书氛围,让学生在读书中陶冶情操。人们常说,什么样的将领带出什么样的兵,同理,一个喜欢阅读的教师教出的学生一定是喜欢阅读的。

激发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不仅需要有一个喜欢阅读的教师、一种良好的氛围,而且需要一个活动的平台,我们可以利用教室的壁报,每半月开展一次读书摘录展示活动,由学生自己确定活动形式。如果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可以每个小组办一期,轮流展示。内容可以是读书心得,可以是读书笔记,也可以是读书摘录。如果展示的是读书摘录,我们要求摘录的内容要丰富多彩,如名言警句、名篇名段、好词佳句、四字成语、科学小品、小谜语、小笑话等。这样让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通过大量的阅读,陶冶自己的情操,塑造良好的品格,丰富自己的语言,积累写作的素材。

但是要注意,培养和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不是刻意而为之,而是要将其渗透在阅读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之中,渗透在教学的点点滴滴中。我相信,只要我们在阅读教学中善于用发现的目光着眼于教学的每一个角落,善于用心灵去启迪、感化学生,学生的阅读兴趣一定会浓上加浓。

总之,作为小学语文教师,不仅要引导学生走进书的海洋,在书海中积累语言,陶冶情操,更应该让阅读成为学生健康成长的一部分,让学生在阅读中成长,让幸福常驻于学生的心灵。

(责编 吴海婷)

猜你喜欢

做题读书阅读教学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聚焦高考选做题中的解不等式问题
我爱读书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高考做题要先后有序
谈阅读教学中的快乐
我们一起读书吧
读书为了什么
阅读教学中的“追问”略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