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

2015-03-14

学周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积极性体育课体育教师

浅谈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

杨 桦 (甘肃省庆阳市环县环城初中 745700)

作为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体育教学担负着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的重要责任。但是,在现实的初中体育教学中有些学生对体育学习没兴趣,对于上体育课不积极,在体育课上也表现得“不想学、不愿动”,这对于其身心的健康发展是很不利的。所以,要想上好初中体育课,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发展,体育教师就要对学生没兴趣上体育课的原因进行总结和分析,进而找到对应的解决策略。本文就对此进行浅谈,以期能够对初中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培养有所帮助。

初中体育教学 学习兴趣因素 策略

初中体育课的开设旨在锻炼学生的意志、增强学生的体质,使学生得到德、智、体、美等的全面发展,增强学生的健康理念。为了将体育课程的开设主旨落实,体育教师就要上好体育课,让学生有兴趣参与体育活动,通过各项体育运动锻炼和体育活动的参加来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那么,如何激发和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呢?这是当前很多初中体育教师关注的问题。

一、影响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因素分析

(一)对体育课不重视,不能正确认识体育课的重要性

受中考指挥棒的影响,不管学生、家长还是教师都有一种共识:文化课的学习是首位的,其他都可以放一放。于是,初中体育课不被重视似乎成为了一种自然而然,学生对于上体育课没有积极性和兴趣,即使体育成绩被纳入了中考考核范围,学生对于上体育课依然没有兴趣,只是为了应付考试,对于参加运动和活动丝毫没有积极性。此外,学生对于体育学习的重要性没有充分的认识,对于体育课的开设目的没有了解,这与学校、教师不无关系。

(二)体育课无法保证正常开展

有很多初中学校由于体育经费严重不足而对于体育教学投入有限,这不仅导致初中体育教师队伍难以建立健全,而且使得众多体育设施设备不能得到保证完备和健全,导致学生的体育学习环境和氛围不够良好,使得学生对于体育学习提不起兴趣。此外,初中体育课由于得不到重视,会偶尔被一些学校活动占用,这使得体育课不能保证正常开展,学生对于体育运动参与积极性不高,对于体育活动更没有丝毫兴致,导致体育教学目标难以达成,这对于学生的身心发展都是不利的。

(三)教学内容陈旧,教学形式单一

虽然教学改革逐步深化,但是初中体育教学依然笼罩在传统教学模式内。教师以教学大纲中的教学目标来设定教学内容,不仅程式化、机械化,缺乏趣味性,而且教学形式单一,难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育教师的教学流程以简单的讲解、示范为主,之后让学生进行练习。这种教条化的教学形式只是为了完成教学任务,没有考虑学生的兴趣和爱好。而且,不管有多少学生,课堂多以教师为主,以教师的讲解和示范为主线,学生只能被动地接受教师的安排,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反复的动作练习。在这种态势下,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枯燥乏味,教师教学难以有好的效果,学生学习难以有好的效率,学生难以有学习兴趣。

(四)教学评价方式落后

当前的很多初中体育课依然沿用传统的教学模式,所以对于学生的评价,多数体育教师也是依然以成绩作为标准。这种教学评价只以成绩来评判学生的体育学习是否合格、是否优秀,而不关心学生的体育学习积极性、学习情感变化、学习过程等,实际上是不科学不合理的,是一种比较落后的评价方式,难以全面反映学生的体育学习效果,只是对于学生一次体育考核的成绩总结。这种只重视结果、不重视过程的教学评价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甚至会导致一些平时体育课表现良好的学生由于一次考核成绩不好而被评价为不合格,会对体育学习失去信心,甚至放弃体育学习。

二、培养中学生体育学习兴趣的策略

(一)提高对体育课的重视程度,使学生认识到体育课的重要性

不管是教师、家长还是学生都要对体育课引起充分的重视,不但要从思想上重视起来,而且也要在实际中体现出来。教师要积极组织教学,学生要积极参与和配合。此外,体育教师要结合初中生的心理特点进行教学,要让学生认识到,初中体育课的开设目的是为了增强学生的体质、锻炼学生的意志,使学生提升综合素质,学生通过上体育课、参加体育锻炼不仅可以锻炼身体,而且可以培养良好的意志品质,这对于学生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都用良好的促进作用。同时,学校也要加大宣传力度,使学生家长和其他任课教师也能充分体会到这一点,使学生在此基础上对体育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二)保证体育课的顺利开展

学校要加大对于体育教学的经费投入,要建立一支过硬的初中体育教师队伍,要逐步完善体育教学设备设施,给学生创造良好的体育学习环境。学校要保证体育课不被任意挤占,要保证体育课能按时上。体育教师要通过体育活动和运动的安排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配合教学,主动参与。

(三)创新体育教学模式,丰富教学内容和形式

体育教师要对传统的教学模式进行创新,同时要不断探索适合学生的教学方式,要丰富教学内容,使得教学形式多样化,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初中体育教师还要学习先进的教学方法,充分利用校内资源进行教学,使学生对体育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同时,教师要精心设计教学过程,要充分利用体育教具,要充分发挥教师的引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课堂教学内容丰富、有趣味,使课堂气氛生动活泼。这样,学生在体育学习过程中才会情绪饱满、兴致盎然。体育教师还要注意教学方式的灵活多变,根据学生的年龄、性别、认知等的不同,引导学生主动学习,让学生自愿参加体育运动,通过体育实践去体验运动的乐趣,培养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

(四)考核与评价要科学合理化

新课程标准下的初中体育教学评价以学生的学习态度和教学中的表现为中心,突出考核的激励机制。这就要求初中体育教师要打破过去的以成绩为统一考核标准的评价模式,要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努力程度与进步幅度,使人人都能体验成功,提高学习兴趣。同时,教师还要改变过去统一考核项目的惯例,要允许学生在一定范围内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选择考核项目。这样,学生通过努力学习既可以发展特长、提高兴趣,又可以取得良好的锻炼效果与理想的考核成绩。这种评价制度的建立能有效克服旧的评价制度只看最重结果的弊端,有效激发素质较差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可提高学生上体育课的兴趣和积极性。

(责编 乔召召)

猜你喜欢

积极性体育课体育教师
三方共进,激发干部积极性更上一层楼
体育课
上好期末三节体育课
体育教师如何上好室内课
"三个结合“上好室内体育课
技校生学习积极性的探索研究
体育教师要重视“听、说、读、写”
由“小学兼课体育教师”引发的思考
一堂遗憾的体育课
体育教师应重视自主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