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5-03-14

学周刊 2015年20期
关键词:多媒体情境数学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康雅静 (河北省秦皇岛市昌黎县十里铺乡十里铺中心小学 066600)

兴趣是人们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爱好某种活动的积极心理倾向,是学生学习的强大动力,有了兴趣,他们才会主动自觉地去学习,相反,缺乏兴趣,他们就会产生懈怠心理,不可能爱上学习。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学生兴趣的激发。本文从四方面入手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行探究,旨在真正让学生爱上数学,提高学习效率。

小学数学 学习兴趣 导入情境 竞赛 多媒体

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一种尴尬现象:教师怕教、学生怕学,之所以出现这种问题,笔者认为关键在于教师没有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导致学生产生了厌学情绪,以至于对数学望而生畏。那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经过长期的思考与实践,笔者总结了以下方法与策略。

一、精心设计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俗话说得好:“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导入是课堂教学的起始环节,它好比桥梁,联系着学生与课本知识,其成功与否直接影响着学生整堂课的学习兴趣。因此,我们要重视导入方法的选择。一般来说,导入的方式包括:故事导入、谜语导入、悬念导入等,只要教师根据教学内容,从学生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导入方式,就一定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诱发学生的学习自觉性,在其大脑皮层形成对新课内容的兴奋中心,使得他们把注意力引向特定的教学内容和教学轨道上,产生学习的直接动力。为了做到这一点,我在教学中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如教学“三角形的内角和”时,我背对黑板,先让几名学生到黑板上画几个三角形,并利用教具量出度数,接着说:“只要你们报出其中两个角的度数,老师就能很快地说出余下的第三个角的度数,不信我们可以试试看。”经过学生核对,他们发现我报出的第三角的度数都准确无误,就产生了疑问:为什么老师能够准确无误地答对呢?他们迫切地想知道答案,由此就进入了本课的学习。这样的导入,就很好地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望。又如在讲授“能被2或5或3整除的数”时,教师可以上课伊始就向学生挑战说:“老师不用计算就能知道哪些数能被某数整除,不信试试看。”学生一听,纷纷向我发出挑战,结果是我都很快都答对了,他们感到很奇怪,急切想找到答案,就产生了欲知而后快的期待心理。这样,学生带着好奇心和浓厚的兴趣去学习,就一定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问题是小学数学的心脏,是点燃学生思维之火花的导火线,能引发学生深入思考。而他们的思维之火花被点燃了,才会积极主动地自主学习、积极思维。由此可见,问题的重要性。小学数学知识比较枯燥、抽象,教师可根据教学内容,借助趣味性资料,创设一些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在生动、具体、形象的情境中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从而使课堂教学成为“生疑—质疑—释疑—激疑”的环环相扣的过程。如在教学“连加连减”时,我联系生活,创设了一个这样的问题情境:我当司机,让学生做乘客,先上来5个学生。汽车开动,我问学生现在汽车上有几个人?(5)个。广场到了,停车,又上来几个阿姨,汽车再开动,我问又上来几个人?(3个),现在汽车上一共有几个人(8个)。又到一站,停车,下去了4个学生,我问现在汽车上还有几个人?(4个)。这样抽象出算式5+3-4=4。如此反复轮流做几次,使每个学生都有参加的机会,课堂气氛一下子就活跃了起来,达到了“一石激起千层浪”的效果,激起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唤起了他们的求知欲望。

三、组织竞赛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实践证明,在课堂教学中适当组织和开展一些竞赛活动很有必要,有利于激起学生的好胜心和学习兴趣。小学生的好胜心强,我们不妨在课堂中引入竞争机制,根据教学内容,结合学生身心特点,适当组织和开展一些竞赛活动,为学生创造展示自我,表现自我的机会,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所有学生比、学、赶、超。竞赛主要包括师生竞赛、生生竞赛、小组竞赛三种方式,无论哪种方式,在控制好“度”的前提下,都可以获得很好的效果。如在教学“乘法分配律”时,我设计了几道练习题,把学生分成了三组,并在各组指定一名学生带队进行比赛,看哪队做得又好又快,哪队就赢了,并给获胜的学生帖星表示祝贺。这样宣布以后,学生的学习热情空前高涨,好胜心被激发了出来,就连平时不爱学习的几名学生也认真计算起来,惟恐自己这一队输了。这样在课堂上引入竞争,全体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子就被引发出来了。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小学生的思维正处在由感性思维向抽象思维的过渡阶段,而小学数学知识又比较抽象、复杂,若教师采用传统教学手段不易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真正理解和掌握所学知识。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有必要利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多媒体集声、像、图、文于一体,能将静态的课堂变为动态的演示,充分调动学生的感官,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因此,我们要将多媒体教学手段与小学数学相整合,把数学特有的严谨、抽象、简洁、概括等属性,借助多媒体课件的声、色、光、动画等丰富的视听媒体优势,充分地展现在学生面前,从而强化学生的感知,让他们在直观教学中更好地掌握和理解所学知识。如教学“相遇问题应用题”,其难点是要理解相遇问题中的数量关系,找出解题思路。为了扫清学生学习上的理解障碍,我在教学中将例题示意图借助多媒体变成了直观演示,通过多媒体演示了两辆车慢慢相遇的全过程,让学生掌握了“相遇、相距、相向、同时”这四个词的含义,弄清速度和、相遇时间、相距距离等概念的含义,从而加深了学生对概念的理解,激发了他们的学习兴趣。

以上仅是笔者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出的几点粗浅建议。除此之外,方法还有很多。只要教师在今后的教学工作中不断学习,不断探索,大胆实践,合理运用教学方法和手段,就一定能唤起学生的学习热情,使他们积极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去。

[1]吴丽芳.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新课程学习:下,2013(6).

[2]王霖.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都市家教:下半月,2013(4).

[3]卜有东.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J].科技资讯,2012(25).

[4]李艳丽.浅谈如何培养小学生数学学习兴趣[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10(1).

[5]平先敏.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J].数学大世界:教师适用,2011(5).

(责编 房晓伟)

猜你喜欢

多媒体情境数学
借助多媒体探寻有效设问的“四度”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多媒体在《机械制图》课中的应用
护患情境会话
特定情境,感人至深
多媒体达人炼成记
适切 适时 适度——说说语文课堂的多媒体使用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