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专业

2015-03-13邓天瑞

求学·理科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西安交大新能源模块

邓天瑞

记者一大早就整装待发,准备前往今天目的地:西安交通大学(以下简称“西安交大”)。希望以西安交大为一个平台,去调查了解于2011年国家批准开设的新专业——新能源科学与工程。为此,记者提前在网上查询了一下该专业的相关解析:主要学习新能源的种类和特点、利用的方式和方法,新能源应用的现状和未来的发展趋势。具体内容涉及风能、太阳能、生物质能、核电能等。各开设高校根据自己学校的学科设置和专业特点不同,在具体的学科方向上也有所不同。

记者来到位于西安交大一隅的动力工程多相流国家重点实验室,这栋楼给记者的第一印象就是:宏伟 !天井里的实验装置占据了整栋楼里绝大部分的空间,有很多大型管道锅炉组成的仪器设备组。但是从楼外却根本看不出来。

记者刚进到办公室,就见到了今天将要采访的人,那就是郭烈锦教授。看起来年纪并不算大的郭教授,在能源研究领域可是知名度很高的,曾获教育部首批“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数十个荣誉称号。郭教授在新能源科学方面的研究同样令人叹服,郭教授现担任国际传热传质中心科学委员会(ICHMTC)委员、国际多相流联合中心(ICeM)通讯会士、国际氢能学会国际奖励委员会七人专家组成员,他还在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中国可再生能源学会、中国太阳能学会、中国氢能学会等多个国家级学会上担任重要职务。

郭教授一边和蔼地招呼记者入座,一边向记者介绍:其实早在2004年,西安交大能动学院能源动力系统及自动化专业便已设立新能源专业方向(时称“C模块”)。时任能源动力学院院长的他,认定新能源的开发与利用将会在今后的社会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希望能培养出在新能源开发应用方面既专且精的人才,来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新能源模块刚成立时,面临着内外双重的压力和重重困难。当时,不仅是国内,西方各国的大学中,也没有单独开设新能源科学课程项目的先例。同行中也有人提出质疑,认为发展这一方向为时过早,最终,郭教授力排众议,带头创建了新能源模块的最初班底。由于没有先例可循,郭教授等人全靠自己摸索研究,2004年至今西安交大本专业独立课程所使用的教材均由郭教授和他的同事们编写。凭借着多年的能源科学工作经验和长期从事能量转换方面的研究,他们已经培养出了许多优秀毕业生。这些毕业生现多已供职于各大国企、公司和研究所,为国家新能源的发展竭尽所能。他表示,在努力培养更多专业人才,满足行业技术发展需要的同时,也希望从这里走出去的同学,能够登上更大更宽广的国际舞台,更加出色地发挥自己的能力。说到这,郭教授脸上洋溢着开心的笑容。

采访时恰逢我国北方很常见的雾霾天气,郭教授在接受采访时也提到这个问题。郭教授告诉记者,雾霾天气之所以这么严重,主要是化石燃料燃烧后的排放所致。目前,想要从最根本解决雾霾问题,还是要通过可再生资源的研究利用来减少大气中有害物质的排放。郭教授还说,中国现在可再生资源的利用仅占所有资源的10%,国家发展的目标是在2020年将这一百分比提高至15%,这样就能够有效解决很多环境问题。最后,郭教授再次提及开发利用新能源不仅有利于科学发展,同样还是环保科学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案。

猜你喜欢

西安交大新能源模块
西安交大在国家双创示范基地评估中排名全国第二
Module 2 Highlights of My Senior Year
Module 4 Music Born in America
紫光展锐携手西安交大:共建AI联合实验室
体育传承中的西迁精神
买不买新能源汽车
必修模块相关知识过关训练
绿色新能源
貌似冰雪的新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