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设与指导

2015-03-13陈瑶瑶浙江省缙云县教师进修学校321400

学周刊 2015年32期
关键词:活动区创设幼儿园

陈瑶瑶 (浙江省缙云县教师进修学校 321400)

浅谈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创设与指导

陈瑶瑶 (浙江省缙云县教师进修学校 321400)

当代心理学和教育学的研究以及无数的事实已经证明,没有快乐的童年时光就没有幸福的成人时代,童年的快乐是幸福人生所必不可少的。区域活动,是为幼儿创设一种温馨、和谐的环境氛围,构建良好的师生、同伴关系,适时开展感恩教育,在教育时顺应幼儿天性,引导发展,在儿童游戏、探索、发展、学习时,以“玩得过瘾、学得有趣、做的开心”为目标,培养儿童学会认知,学会做事,学会共同生活,学会生存,将快乐与和谐有机地贯穿于孩子的一日生活之中,让他们真正拥有一个健康、快乐的童年。

区域活动 创设 指导

幼儿期是孩子交往能力形成的最佳时期,区域活动恰恰就是培养这种能力的一种重要途径,它有着宽松的活动气氛、灵活多样的活动形式、自主选择与自由结伴活动的机会等,同时,区域活动也为幼儿提供了一个很好的交往平台,在这个平台上教师可以更灵活地指导幼儿、鼓励幼儿,让幼儿自由选择与同伴交往、沟通,以达到切实促进每个幼儿全面发展的目标。

一、幼儿园区域活动的内涵

幼儿园区域活动是指从幼儿的水平、兴趣、特点和需要出发,兼顾幼儿园教育目标以及正在进行的其他教育活动等因素,利用活动室、走廊、门厅以及室外场地设置各种活动区,提供并投放相应的设施和材料以创设不同的活动环境,让幼儿在宽松和谐的氛围中,按照自己的意愿和能力进行的个别化或小组性的操作活动。

二、幼儿园区域活动创设的基本原则和要求

区域活动并非是任意的行为,而是有其内部规则的,包含着积极的约束,规则是行为和活动的准则,要使区域活动顺利进行并取得预期的效果,就需注意规则的建立,使幼儿的活动有规范、有条理,这种活动规则包括必要的一般性活动规则,在区域活动实践中,我们意识到,幼儿园区域活动的个别化随机性特点与集体教学的结构化组织化特点并重在幼儿教育中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因此,行之有效的区域活动应结合幼儿园其他形式的教育,与集体教学互补,既重视儿童的自主探究学习,又发挥教师的引导和支持作用,使区域活动与集体教学达到共存和相融。

三、幼儿园区域活动材料的准备与投放

幼儿园区域活动可分为很多种,如建构区、生活区、娃娃家、科学区等,而构建区域活动的主要条件就是区域活动中所投放的材料。幼儿是否乐衷于此活动区主要取决于幼儿对此区域所投放的材料是否感兴趣。因此,材料的投放一定要面向全体幼儿,考虑到幼儿的兴趣和需要,特别是某些幼儿不太喜欢玩的区域,如:语言角,通常的投放主要是以图书为主,让他们安静地看书。但幼儿的思维相当活跃,语言交往的能力也在逐步提高,我们可以多制作些指偶、头饰等放在活动区,让幼儿根据所知的故事进行情景表演或张贴熟悉的故事图片、录音机等,让他们边听边讲述故事,让整个语言角“活“起来,不再局限于安静地看图书。

主题与区域是密不可分的,区域是为主题而创设的,而主题必须依靠区域才能更深入、更具体地展开。在进行主题活动时,我们通常会为配合主题而创设主题墙和相关的活动区域,并在活动区投放适宜的材料,让活动区与主题相结合,这样,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就会自然地结合经验进行讲述,通过活动区内的语言与经验的交流,就可以来提高自己的表达和交往能力。

四、 幼儿园区域活动中教师的参与与指导

新《纲要》中明确指出:教师在活动中应该是观察者、适当的指导者、解决问题的鼓励者,也是幼儿发展的支持者。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时,教师在指导过程中要把握好一个“度”,与幼儿进行语言交流时要认真观察,仔细倾听幼儿间的交流,更深入地了解幼儿。进行区域活动时,幼儿往往会为争抢玩具或在角色的扮演上而发生不愉快的争论,他们不会运用正确的语言交流来解决问题,这时就需要教师有意识地引导。

(一)强弱组合中的互补

通常能力强的幼儿支配欲都比较强,喜欢支配别人,而能力弱的幼儿则往往都是被支配的一方。因此,这样的安排刚好是一个互补,并且,能力强的幼儿会在另一方遇到困难时及时给予帮助,这样,无形之中,能力弱的幼儿就学会了一些简单的交往技巧。

(二)强强组合中的协调

能力强的幼儿组合在一起,通常都会在争论中进行活动。因此,在区域的选择上就要进行斟酌,让他们在操作性较强的活动区进行活动,如:手工区就是这样,往往需要多名幼儿运用不同的材料共同完成一幅作品,让幼儿通过语言交往自由选择自己要制作的部分,然后组合在一起,共同体会成功的喜悦。

(三)弱弱组合中的鼓励

能力弱的幼儿组合在一起往往就会安安静静,自顾自地玩,特别是语言角,这样就需要老师的合理指导和适时鼓励,鼓励其他幼儿也来试着讲述,并让他们注意倾听别的幼儿,看看谁的哪部分讲得好,并学会交流,共同将故事讲述完整。这样,能力弱的幼儿也得到了很好的提高。

(四)对于活动中出现的状况及时帮助幼儿解决

活动中幼儿也会遇到一些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这时就需要老师从旁指导。区域活动是一个完全开放式的活动形式,它是以幼儿自主学习为主的一种边游戏边学习的形式。幼儿在进行活动时,往往都会遇到一些困难,然而,许多困难都是在与同伴间经验交流的基础上得到解决。教师可以主动引导幼儿说说,活动时是否遇到困难,是如何处理的。

高尔基曾说过:游戏是儿童认识世界的途径,是深受儿童喜爱的活动形式。在游戏中,幼儿的语言得到了充分的联系,能力在与同伴的交往中,在与环境等相互作用下得到了培养和发展,并从中激发了学习兴趣和自信心,在有组织、有目的地开展相关区域活动后,能说会道与语言不定型的幼儿增多了,沉默寡言型和胆小怕事型的幼儿明显减少了,我们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汲取经验,开展更加丰富的区域活动来更有效地促进幼儿语言交往能力的发展。

[1]《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 》解读[M].江苏教育出版社,2002.5.

[2]陈磊.体验孩子——宋庆龄幼儿园区域活动案例[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0).

[3]国家教育委员会.幼儿园工作规程,1996(3).

(责编 齐 真)

猜你喜欢

活动区创设幼儿园
创设情境 以说促写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本土风俗文化资源在幼儿活动区游戏中的应用
爱“上”幼儿园
实施《指南》幼儿园活动区游戏活动研究
寓学于乐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