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学生学习障碍的产生及其转化对策

2015-03-13杨金花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南关学校734000

学周刊 2015年32期
关键词:中学生障碍师生

杨金花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南关学校 734000 )

中学生学习障碍的产生及其转化对策

杨金花 (甘肃省张掖市甘州区南关学校 734000 )

在中学教育过程中,笔者发现很多学生存在学习障碍,这严重困扰着中学教育的发展。要想中学教育卓有成效,教师要想方设法帮助学生学生克服学习障碍,使学生学有所获、学有所成,不断提高自身的文化水平和素质。做到这一点需要中学教师首先明确中学生存在的学习障碍有哪些,其主要表现是什么,特征是怎样的;其次要找出学生产生这些学习障碍的原因;最后要如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即探究中学生学习障碍的转化对策。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就上面几点内容分别加以探究。

一、中学生学习障碍的分类

认识障碍和情绪障碍是学生最普遍的学习障碍。认识障碍是指中学生在记忆、理解、思维等因素的影响下,对学习内容认识不清,从而产生的学习障碍;情绪障碍是指学生由于和老师、同学关系不融洽或是由于和其他方面的关系处理得不恰当,而使学习受到影响,从而产生的学习障碍。

二、中学生学习障碍的具体表现

(一)记忆障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需要识记、背诵的概念、定理、课文等不能取得良好的记忆效果,要么多次记忆、背诵,还是记得不清楚、记得不牢固;要么记忆出现混乱,经常出现张冠李戴的情况。记忆障碍产生的直接后果是,即使对于很简单的知识也不很很好地掌握,从而使学生产生学习挫折感,对学习失去信心。

(二)注意障碍

笔者在教学过程中经过观察发现,很大一部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注意障碍,具体表现为:学生在学习时不能做到专心致志,经常出现三心二意的情况,要么是出神发呆,要么是做小动作或是看课外书,更有甚至和同学交头接耳,影响了其他学生的学习。

(三)理解障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对所学知识不能够理解,或理解起来不是很深刻,又或者理解的时候出现偏差。对于简单的知识或问题,也许学生出现理解困难的情况还不是很普遍,而对于比较复杂的知识或问题,学生更容易出现理解上的困难,尤其是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后,学生对新的知识往往出现理解上的偏差,导致理解障碍的产生。

(四)思维障碍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还表现出思维方面的困难:(1)在思考力方面存在缺陷,无法很好地对概念、对象和空间关系进行良好的理解,概念很难形成;(2)缺乏灵活性的思维或思维比较狭窄,分析综合能力欠缺,联想不流畅;(3)判断力和选择能力不是很强,常常出现判断失误的情况;(4)逻辑推理能力和抽象概括能力差,无法解决复杂、深奥的问题。

(五)情绪障碍

中学生处于青春期,其心理特点决定了他们在情绪管理上存在一定的困难,具体表现主要是:一是情绪波动大,快乐时忘乎所以,愤怒时不管不顾,恐惧时裹足不前,悲哀时无法自拔;二是易受外界因素的影响,遇到困难和挫折时,常常是失落、沮丧,甚至产生忧郁、焦虑的情绪;三是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能调节心态。

三、中学生学习障碍产生的主要原因

(一)师生沟通缺乏,互动的正面效应无法产生

师生缺乏沟通表现在相互不了解上:一方面教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不了解,另一方面学生对教师所要达到的教学目的不了解。双方互不了解,在教学过程中就无法产生情感上的碰撞,就不会发生互动,沟通更是无从谈起。很多教师都是长年教授同一学科,对他们来说,由于有了丰富的教学经历和经验,所有知识都是简单、容易的,学生学习应该是没有丝毫困难的。因而教师往往高估了学生的能力和水平,只是经过一两次知识循环就对学习内容进行概括,随后结束课程。教师不顾学生的感受和能力水平开展的教学,必然使部分学生跟不上教师的教学,因而产生学习障碍。

(二)教师“唯我独尊”,学生得不到鼓励和表扬

在教学过程中,有些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急功近利思想比较严重,总是希望学生在短时间内把自己所教知识学好,因而不注重与学生间情感的培养,总是高高在上,唯我独尊,对学生出现的学习障碍一味批评学生上课不认真听讲、不积极开动脑筋,“这么简单的问题还要讲多少遍”,而不反思自己的教学方式和方法。中学生需要的是教师的承认、鼓励和表扬,这会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和动力,相反,责备和批评只能增加他们的学习负面情绪,从而导致学生的学习障碍。

(三)学生缺乏吃苦耐劳、勤学苦练的精神

现在的中学生很多是独生子女,从小被家长娇生惯养,缺乏刻苦学习的毅力和精神,一遇到复杂的问题就烦躁、厌恶,不肯动手、动脑,总是等待教师或其他同学给出答案或结果;对于教师留的作业,不自己独立完成,要么拿来同学的“参考”,要么上网搜索答案,养成了坏的学习习惯,从而对日渐艰深的知识产生了学习障碍。

学生产生学习障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不同的学生产生的原因不同,产生的学习障碍也不同,需要教师深入了解每个学生,了解他们的具体情况,以便拿出有针对性的解决方法,帮助学生克服学习障碍。

四、中学生学习障碍转化的对策

(一)教师要和学生充分沟通

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充分沟通的过程,缺少了师生间的沟通,教学就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师生充分沟通的基础是相互了解,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随时注意了解学生的情况,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指导,使学生能够积极地参与到教学中,掌握教师讲解的知识,提高学习能力;另一方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明确所要达到的目的,使学生清楚自己的学习目标,在学习过程中对于掌握不好的知识及时向教师请教咨询。在此基础上师生间就能进行充分的沟通,从而为转化学生的学习障碍提供基本的条件。

(二)教师要承认学生之间存在差异

由于学生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不同,他们之间存在差异性,教师必须承认学生的个性差异,了解差异之所在,因生制宜、因材施教。同样,不同的学生在相同的学习中,会产生不同的学习障碍,即使学习成绩好的学生也并不一定不存在学习困难。因此,教师要在了解学生的实际情况的基础山上,针对不同学习障碍的学生设置不同的学习内容和目标,使学生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层次,进而克服学习的障碍。

(三)教师要加大情感投入,培养学生的学习信心

教师要摒弃高高在上的心理,变“唯我独尊”为“唯学生独尊”,和学生交朋友,理解和信任学生,尊重学生人格,重视学生自尊心;要经常鼓励和表扬做得好的学生,培养学生学习的自信心,使他们勇于在课堂上提问和发表自己的看法、观点,塑造学生良好的学习心理和学习态度,使他们在不知不觉中转化学习中的障碍,进而使学习变得畅通无阻。

实践证明,教师只有牢牢把握住学生学习的障碍的脉,辩证施治、对症下药,才能帮助学生逐渐解决学习障碍,进一步提高学习效果。

(责编 赵景霞)

猜你喜欢

中学生障碍师生
2022年高考,《中学生数理化(高中版)》高考理化与您同行
《发明与创新·中学生》征稿啦
睡眠障碍,远不是失眠那么简单
跨越障碍
多导睡眠图在睡眠障碍诊断中的应用
麻辣师生
我与《中学生》的初相遇
我来“晒晒”《中学生》
“换头术”存在四大障碍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