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乾隆秘密花园的竹之梦

2015-03-12张娟

中国收藏 2014年10期
关键词:竹丝百鸟乾隆皇帝

张娟

在故宫的东北角有一座特别的宫殿,南北长160米,东西宽不足40米,园地狭长。这座名为宁寿宫的宫殿就是大家熟知的乾隆花园,“十全老人”乾隆皇帝为自己退位后修建的颐养之所,也是故宫鲜为人知的角落。在这个有着20余座建筑的乾隆私人花园中,有一排精致而特别的小房,名叫倦勤斋,预备着弘历厌倦于辛劳的政事时,可以在此休憩放松。虽然乾隆皇帝在退位后并不常来这里,但这个犹如仙馆般的倦勤斋仍被后人视作紫禁城中“最豪华的建筑”,而这里更是寄托了乾隆皇帝的“竹之梦”。日前,本刊记者特地拜访了曾亲历倦勤斋修复的故宫博物院文保科技部副主任曹静楼,跟着他一起为读者朋友们解开乾隆的“竹之梦”。

《中国收藏》:说到倦勤斋,贴黄工艺和竹丝镶嵌工艺最为独特,这两种工艺是倦勤斋独有的吗?

曹静楼:倦勤斋分为东五间和西四间,东五间的内檐装饰尤为精湛,尤其是竹丝镶嵌和贴黄工艺。倦勤斋所有的门扇均为紫檀木雕刻而成,图案里填的都是竹丝,称之为竹丝镶嵌。图案中间还嵌着数百块玉石。故宫倦勤斋的竹丝镶嵌也是现存最早的竹丝镶嵌。

除了竹丝镶嵌外,在倦勤斋里用得比较多还有贴黄。东五间仙楼的上下槛墙部分都用了贴黄工艺,楼下为贴雕竹黄山林百鹿图,楼上是贴雕竹黄百鸟图。贴黄即贴雕竹黄,这是倦勤斋特有的一种室内木装修手法,它是将毛竹锯成竹筒,去节去青,留下一层竹黄。竹黄就是是竹管的内皮,浅黄色,很光润,有点像象牙。竹黄经煮、晒、压平后,胶合或镶嵌在木胎、竹片上,然后磨光,再在上面雕刻纹样。贴黄工艺既避免了剔地浮雕的浪费,又可在不同质地的底子上实现浮雕制作。

比如百鹿图就运用了四种贴黄雕刻的技法:其一是普通的薄片竹黄雕刻,施用于远山、树木之类;其二是黄杨木雕刻,施于近景树木,以补足薄竹黄在厚度和立体感上的不足;其三是厚竹黄雕刻,用竹子横切面为装饰表面,表现鹿丰满的身体和致密的皮毛;最后是竹丝技法,用于各种线型装饰,也就是竹丝镶嵌。

《中国收藏》:除了竹丝镶嵌和竹黄外,听说在倦勤斋还发现了一些过去未曾见过的工艺?

曹静楼:比如我前面提到的贴雕竹黄百鸟图,当时我们发现,百鸟图里的鸟身很特别,是用竹隔制作的。竹隔就是竹子身上那一节一节的隔断,当时的艺人把这一小块隔断取下来做成百鸟图的鸟身,非常特别,这种工艺过去也未曾发现过。

《中国收藏》:刚才您说到东五间大量运用了竹黄和竹丝镶嵌这两种工艺,那么,西四间对竹子的运用又体现在什么地方?

曹静楼:西四间里有一个小亭子,亭子虽然是用木头制作的,却仿了竹纹。亭子周围的夹层篱笆也有木质仿竹的。西四间最为珍贵的是通景画。其墙壁和顶棚上的通景画有170多平方米。其中,西、北两墙的下半部分画的是斑竹搭成的透空篱笆墙,与南墙前、北墙西侧前所搭建的真实的木制仿斑竹篱笆墙相映成趣。北墙的“竹篱笆”后画的是一处宫殿景致以及蓝天白云、树石花草,东边还画着一所月亮门。西墙上,透过“竹篱笆”,可以看到远山、松柏和海棠花、玉兰花等。最精彩和独特的是顶棚上的画,整个顶棚画满了紫藤花和藤萝架,粉紫相间的花成串地吊挂在竹架上,其中心点正好位于戏台前。站在这个点抬头仰望,周围的花串逐渐向外倾斜,越往外斜度越大,造成了一种奇妙的立体感。

《中国收藏》:当时为何木头要仿竹纹呢?

曹静楼:整个乾隆花园是以松竹梅为主题建造的,而倦勤斋的主题就是竹。乾隆皇帝曾七下江南,对于江南的田园风光十分向往,对于江南的竹子工艺也颇为了解,因此把一些江南的工匠和工艺都带到了皇宫。再加上,竹子一向具有高风亮节、亭亭玉立、内敛谦虚等拟人化的特征,乾隆对竹子也是情有独钟。但由于北方的气候并不适合用真的竹子来做装修,因为容易开裂,所以当时修建倦勤斋时才不得已用了这种仿竹纹的做法。

《中国收藏》:听说当时为修复倦勤斋,在全国遍寻竹艺高手。

曹静楼:保护倦勤斋工程中遇到的挑战不仅是如何复制建筑材料,还要对已失传的工艺技巧、原有材料,如竹丝镶嵌、贴黄雕刻等进行研究,提出复制方案。尤其是贴黄已经失传了,是最大难点。我们要保证原汁原味,现在大多工艺已经在使用机械,但我们必须要纯粹手工。

当时我走访了四川、 湖南、江苏等多个省份。去这几个省份主要是根据乾隆时期内务府历史档案资料记载的原材料产地和工匠记录,但走访了多地也一直没能找到理想的人选。后来我还在全国数十家媒体上发布了招贤榜,前来应征的人不少,却没找到符合要求的人选。

大概是2004年11月,我带着专家组去浙江东阳,主要考察东阳的竹艺大师何福礼。据《东阳县志》记载,浙江东阳曾有多位木雕艺人参与过故宫的雕饰工程。当时,他的竹丝镶嵌工艺符合我们的要求,但贴黄工艺稍有欠缺。我们给了他大概一个月的时间去钻研、改进他的贴黄工艺,一个月后我们再次去东阳,何福礼交出了令我们都很满意的贴黄作品,于是当场就确定由他来参与倦勤斋的修复工程。从修缮好的门窗来看,无论色彩还是材料,都几乎与原件保持一致。另外,我认为通过这次修缮,让贴黄、竹丝镶嵌这些几乎已失传的工艺重现世间,使得他们能传承下来,对当前的竹编产业也能有所促进。

《中国收藏》:除了倦勤斋外,故宫其他地方也有竹丝镶嵌和贴黄雕刻吗?故宫里跟竹有关的艺术品数量多吗?

曹静楼:别的地方也有,但倦勤斋里运用得最多。故宫里有关竹子的艺术品数量庞大,竹子这种材料本身并不稀缺,但因为其被赋予的人文精神,不管是文人士大夫还是皇室贵胄都对竹子情有独钟。故宫里有大量用竹子制作的文房用品,还有竹制的家具,关于竹子的绘画就更多了,所以我觉得如果故宫要举办一个以“竹”为主题的展览的话,展品肯定十分丰富。

猜你喜欢

竹丝百鸟乾隆皇帝
关于乾隆的美食故事
关于乾隆的美食故事
TWICE AS NICE
绘画的新形式
竹丝镶嵌屏风
百鸟城迷踪
竹丝/椰糠有机栽培基质理化性质比较及调节
人小鬼大狄仁杰
百鸟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