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米酒飘香

2015-03-11谭旭日

农家科技 2014年9期
关键词:老酒塘村糯米

谭旭日

白露节一过,朴塘村人忙完地里的活,就等着收割最后一季稻子。这时候,村庄里依旧炎热,只是没了夏日的那股猛烈。白天的常温在三十摄氏度左右。这对于朴塘村人来说,是个难得的好时光,家家户户盘算着春节前的准备。不管是好客还是不好客的人家,都会赶在这样的时候蒸一缸两缸糯米酒。

朴塘村土地肥沃,早稻都会种几分田的糯米。在我童年的记忆中,月光下酿糯米酒是一件令人享受的乐事。父亲从中学回来帮手,母亲清早就将糯米浸泡好,把木甑笼洗好在日头下晒干。吃过晚饭后,父亲就帮忙洗好大锅,把柴草准备好,锅子里放上几勺水,开始起火。母亲把糯米淘好放于木甑笼里,和父亲一起抬起放置于大锅上。木甑笼上盖上一个竹笸箕,上面再加盖一块木锅盖压住,尽量做到不漏气,以保证蒸煮的时候,控制好糯米香气,和酿酒的来浮(发酵)质量。

匀火蒸煮一个钟头左右,渐渐地,糯米开始冒出香气。我和小伙伴们就在自家屋子附近玩耍,不走远,随时等着吃糯米粑。即便我们再远一点在月光下玩耍,若闻到这样的香气,就会立即赶回家中。兴许还会带上要好的小伙伴一起到家里。

糯米一出锅,母亲拿着几个小碗,给我们每人盛上一碗,母亲还会在菜园里摘些蒜苗葱花,用猪油红烧辣子灰(干红辣子碾成粉末状),给我们拌着吃。香气扑鼻而来,令人食欲大振。

稍等一会,母亲开始用勺子一勺一勺舀出来放在大的竹笸箕上面,让其自然降温。若是夜晚温度高,一般会放到次日清晨处理。一般过两个时辰左右,凉至不烫手的温度,才开始拌酒药(山上采摘野草制作的酒曲)。酒曲捏碎成粉末,然后均匀地撒在蒸熟的糯米上,再用双手拌和。然后把拌好的糯米倒入瓦缸。然后根据随后的气温来决定是否在遮蔽密封好的陶瓦缸上再加上几层塑料薄膜,用布条扎住,再将容器盖盖严,放在适宜的温度下(如果房间温度不够,可以用厚毛巾等将容器包上保温)。发酵两三天后,将容器盖打开,根据发酵的程度来决定是否加满凉开水。如果味道纯正,就加水终止发酵。不好就不加水,继续发酵。

我曾记得母亲说,糯米酒浓度高低取决于发酵时间与酒药用量。若是要酒力足,可以略多加点酒药。发酵的时间也要持续长些。朴塘村人将酒味浓度高低区分为两个名词:老酒,嫩酒。不管是老酒还是嫩酒,皆可分两类出品,加水就叫水酒,不加水就叫浮子酒。制作老酒,八成都是家里有酒鬼,要么就是当家女人的娘家有酒神酒霸。一般来说,家家户户都喜欢蒸出纯香的嫩酒。若是保留到过年招待客人,盈实一点的人家,还会到镇圩上的中药铺子里抓点当归、熟地、枸杞、人参之类的中药补品倒入酒坛子一起浸泡。过年一开坛,喝者必醉,醉者必赞。

对于朴塘村人来说,白露节都会蒸上两缸酒。一缸留着过年招待,一缸给自家人做消遣。消遣的这一缸嫩酒居多。酒很甜,如糖水,可直接吃下肚,或加在米粥汤里熬煮再放点红糖,就成了美味可口的甜酒冲蛋。嫩酒虽甜,亦会醉人。记得早年我在故乡,儿子刚满三岁,竟然独自去厨房偷食了几瓢嫩酒,然后醉倒在楼梯下睡觉。惊得全家人寻找孩子,直到外公搜寻到,儿子小脸蛋醉得红红的,尚在酣睡中,才了却一场虚惊。今年暑假,我和爱人还对已满十四岁,且长成与我齐头的儿子说起这段笑料。

猜你喜欢

老酒塘村糯米
A Bite of She 會家美食
老酒收藏投资六个方法
缤纷糯米蛋
糯米和大米
桃花煮酒
普通老白汾酒一瓶也值一两千
半世纪前的广州下乡知青回“娘家”
肖家塘村的路(外一首)
四年,一个山村的转变
听李波谈古董级老酒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