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议在内部控制下对企业税务风险的防范

2015-03-11张凤萍

中国总会计师 2014年10期
关键词:风险防范税务内部控制

张凤萍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在现代企业竞争激烈的经济环境中,企业要面对越来越复杂的经营环境。加强内部控制,构建有效的税务内控制度,尽量降低企业在运营过程中的税务风险变得十分重要。本文就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进行简要分析,并从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完善内部的会计控制体系、加强内外监督力度、注重信息的沟通、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实力、加强税务风险评估等方面对企业税务风险防范进行分析与探讨,初步研究出应对企业税务风险的对策,希望这些对策可以运用到税务风险防范的实践中,进一步减少企业的税务风险,促进企业获得快速发展。

关键词:内部控制 税务 风险防范

企业的内部控制是企业内部控制监督检查工作的重要内容之一,建立有效的税务内控制度,可以降低与防范企业的税务风险。现代企业处于越来越复杂的外部与内部环境之中,要提升企业竞争力,企业进行风险管理尤为重要,在众多的风险中,税务风险防范尤为重要。企业要在防范税务风险的同时创造更多的价值,还要在整体上推动自身的健康发展,为了实现这一点,就要尽量建立完善的企业制度,积极地对税务风险进行研究并在强化内部控制基础上实施相应的措施,更好的防范与化解税务风险。

一、进行税务风险防范的意义

税收的征收是单向的,税收主体间权利义务存在不对等性,企业一旦面临涉税风险,将会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而且结果一般都很不乐观,主要表现为:第一,因为税务机关对企业不当的税务行为,例如:偷税、骗税、抗税等行为,具有永久追缴权,所以,税务风险在时间上具有不可撤销性,这也被看做是企业税务风险不同于其他风险最显著的地方;第二,如果企业的经济业务致使纳税行为模糊,就有可能导致企业多缴税或者少缴税,这也会给企业带来税务风险。

对于现代企业来说,风险有着很大的不确定性,进行风险评估,对不确定因素进行分析与防范是企业的一项重要工作,任何企业都有涉税行为,也就存在税务风险,企业的税务风险是涉税行为带来的不确定性因素的统称。随着税收制度的不断完善,企业纳税意识也不断增强,税务风险也越来越受到企业与税务部门的关注,企业进行税务风险防范与管理、加强内部控制,可以进一步地规范企业运营流程,确保企业纳税工作的进行;企业按照税法规定进行纳税,对涉税事项正确的进行判断,可以更加有效地防范与减少税务风险,同时也能保证税务部门税收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税务风险对企业内部控制的影响

(一)税务风险不利于内部控制的实现

企业内部控制是为保证财务报告的可靠性、经营的效率以及对现行法规的遵循等目的而提供保证的过程,内部控制涉及企业生产经营的控制环境、风险评估、监督决策、资讯与传递以及自我检测等各个方面。税务风险涉及到生产经营的各个环节,在每个风险控制点上都要建立相应的风险管理控制系统,不能保证内部控制更好的实现,所以企业要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这样才可以有效地进行企业内部控制的管理,避免因为税务风险而造成的经济损失。

(二)税务风险不利于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

企业内部控制目标的实现与税务风险有很大的关系,企业所有的会计信息与数据是缴纳企业税费的依据,一旦会计信息有错误,直接影响企业税费的准确度,企业因此要承担一定的法律责任与处罚,不利于会计控制目标的实现。另外,对企业来说,没有严格依照我国相关的法律法规办事也是造成企业税务风险的因素,而企业内部控制目标可以不断地提醒企业严格遵循国家法律法规进行经营,从而最大程度地降低企业的税务风险。

三、企业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一)企业经营行为不规范

企业税务风险涉及到企业生产经营的各个方面,比如领料、产品生产、产品销售等,如果对税收政策没有进行深入的了解,不能准确地确定纳税项目,或者有一个环节出现错误等都会造成税费计算不准确,最终导致企业少交或者多交税款,多交税款给企业带来了不必要的支出,少交税款则会带来税务机关对企业进行相应的处罚等。另外,产品进行折扣与折让等情况的销售要开具发票才可以减少应税收入,而有部分的企业在制度上没有进行规定,也形成了很大的税务风险,所以企业在生产经营时要注意每个生产细节,严格规范企业生产经营行为。

(二)企业财务行为不规范

企业的财务行为不规范主要是指企业财务行为有不符合税法规定的情况。比如:有的企业将津贴、交通补贴等让员工用报销的名义找票冲抵来逃避个税;还有企业采用不规范的财务处理方法,甚至对资产负债表和损益表弄虚作假,使其失去了作为企业“资产质量体检表”的应有作用,导致企业的财务信用等级下降,影响企业的资金借贷等。

(三)其他原因

企业财务制度不完善,企业员工职业道德素养缺失,会计部门工作人员的失误或者对工作不负责,对会计制度没有清楚的认识以及对各项经济活动没有正确的认知;其他部门工作人员工作不到位或者对自己要求不严格;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没有相应的预警机制,信息反馈速度过慢等也是税务风险产生的原因。

四、企业防范税务风险的措施

(一)企业要树立风险防范意识

企业要防范税务风险就应该树立风险防范意识,对企业内部所有人员进行培训,通过建立考核制度促使工作人员加强学习,了解企业税务制度以及相关规定,同时,企业进一步规范内部规章制度,明确每个岗位员工的责任。企业有足够的防范意识也就能最大程度地做好防范工作,减少因为细节问题而导致的税务风险。

(二)企业要完善内部的会计控制体系

企业税务风险很大程度上都与企业会计部门相关,任何的会计工作没有进行到位都会带来不利的影响。企业应当建立健全内部会计控制体系,根据企业的经营状况,对相关的操作程序、操作方法等进行规范,比如:材料的领用体系、产成品入库体系等,这样可以尽量减少生产过程中的失误,也可以更加及时地进行信息的反馈与核对。另外,加强对国家最新会计、税务等方面法律法规制度的学习,保证企业会计政策及财务制度与国家相关政策的一致性,及时更新企业对策,按政策要求进行生产经营。

(三)企业要加强内外监督力度

企业要更好的发展,就要保证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同时进行。内部监督包括:企业内部规章制度、内部约束、内部舆论压力等,内部监督可以有效地发现各个部门的错误,促使会计工作的顺利进行,也能够规范企业会计行为,规范各个部门生产经营方面的工作。外部监督主要是税务部门、审计部门的监督,还包括行政机关、社会媒体等各个方面的监督,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监督作用,也有利于整个市场经济秩序的发展。

(四)企业要注重信息的沟通

企业进行税务管理,要充分考虑到纳税信息的流通性与途径,引起相关部门的重视,并采取一定的措施。企业可以及时与税务部门进行沟通,比如:企业可以建立纳税信息系统,一旦有相关的纳税信息,企业便可以快速、有效地了解,这样可以最快地对纳税政策进行学习,收集相关的税法规定并进行及时更新,保证企业内部控制、财务处理流程与原则符合最新的税法规定。另外,企业内部信息沟通也很重要,会计部门与产品管理部门等各部门之间及时有效地进行沟通,这样才能保证会计信息的准确性,保证企业的经济效益。

(五)提升工作人员的素质和实力,时刻关注企业财税政策

企业为了降低税务风险,对于招聘的员工要进行严格的审核,通过业务培训、素质考核等方式能提升税务人员的整体素质和实力。在招聘过程中,企业招聘合适的人员进入企业工作。业务培训方面,首先要注重业务人员工作态度以及对集体环境适应能力的培训,以提升员工的素质为主,使其深入了解企业产品、经营业务、投资项目、企业发展方向、未来的趋势等内容。

(六)加强税务风险评估,强化企业风险控制

企业应当建立风险评估机制,将税务风险纳入风险评估机制的全过程,税务风险评估可以准确地识别与税收相关的内部风险与外部风险,可以更好地确定企业能够承受的风险底线,包括税务风险承受能力与可接受的风险水平,以便强化对企业的风险控制。对于企业生产经营的全过程进行控制,对风险评估、监督机制、企业信息流通等进行研究,更好地对企业税务风险进行防范,促进企业发展。

参考文献:

[1]刘珞.基于企业内部控制的税务风险防范探析[J].中国商贸,2013(34).

[2]田梅安.企业内部控制与税务风险防范探析[J].新财经(理论版),2011(8).

[3]吴洁.企业内部控制与税务风险防范研究[J].商情,2013(51).

[4]季小兵.内部控制视角下企业税务风险的防范策略[J].企业导报,2014(4).

[5]方涛.完善会计控制制度,防范企业税务风险[J].现代经济信息,2013(21).

[6]张帆.基于内部控制的企业税务风险防范探讨[J].改革与开放,2011(12).

(作者单位:中勤万信会计师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猜你喜欢

风险防范税务内部控制
税务动态
个人独资企业对外投资的税务与会计处理
提升税务干部的学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