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移动公司固定资产管理问题探讨

2015-03-11廖海燕

中国总会计师 2014年10期
关键词:实物资产系统

廖海燕

摘要:2014年是电信业4G元年,各运营商在4G战场上开展了激烈竞争,同时在国资委要求削减营销费用等不利因素的影响下,如何进行成本控制,开展内部挖潜,提升投资回报率和固定资产使用效率成为企业运营的重要任务。应通过加强程序化、标准化和数据化等管理手段,提升公司固定资产管理水平,本文就此作出探讨。

关键词:移动公司 固定资产管理

一、移动通信行业固定资产的特殊性

(一)固定资产的构成与特点

移动通信行业的固定资产占其资产的主要构成部分,网络类资产又占据固定资产的主要构成部分,与一般企业固定资产不同的是,作为生产设备的网络类资产并不能生产出新产品,其主要功能是转换传递移动通信信号。

移动通信行业固定资产分布也有别于其他行业,主要设备都分布在各个分散的地点,这些地点包括:办公楼、机房、基站、营业厅等。

(二)固定资产管理的内容及体系

由于移动通信行业固定资产本身的特殊性,以及使用和分布的特殊性,导致了移动通信固定资产管理的特殊性。这些特殊性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资产数量多,规模巨大。拥有移动通信经营权的企业仅中国移动、中国联通、中国电信三家,这三家电信运营商控制着全国的通信网络,因此移动通信企业一般资产数量都很多,且规模庞大。家大必然难管,大量的资产如何管理、如何能管好、如何发挥每个资产的最大价值,是摆在每个移动通信运营商面前的一大难题。

2.资产分布范围广。三大电信运营商的网络都是遍布祖国的大江南北,网络信号是各企业竞争的核心,因此各公司都密集排布基站、铁塔,严保信号全覆盖。这样资产也就相应分布于城市、乡村、高山上、密林中。如此广泛的分布,给资产盘点和清查带来很大困难,给各运营商资产管理提出了挑战。

3.资产总价值巨大。三大电信巨头,经过通信业10年发展的黄金期,均积累了大量资产。每个公司拥有的资产总额与其他行业企业相比,都名列前茅。巨大的资产价值,如何才能发挥其最优经济效益,是每个移动运营商都应该思考和解决的问题。

二、移动公司固定资产管理存在问题

(一)MIS系统与资产实物系统脱节,造成卡、账、实不符

MIS系统侧重资产价值的核算,资产实物系统侧重实物的管理。资产的增加首先在MIS系统中增加,然后资产信息通过两系统接口传递到实物系统中,同时实物系统的数据在每次盘点变化后会回写MIS,更改MIS系统中数据,以实现二者的一致。

目前,MIS系统由固定资产会计负责,实物系统由各部门资产管理员担任,MlS系统中数据与实物系统中数据有很大出入,同时实物系统中的数据与实物也不完全一致,存在差异。

首先,存在资产基本信息不准确的现象。大量资产的资产标签信息与实物不一致,比如资产名称与实物不一致、资产启用日期与实物不一致、资产规格型号与实物不一致等。如果资产启用日期早于实物的使用日期,则MIS中提足折旧,可以报废,但实物仍可发挥作用,容易造成资产的浪费。

其次,资产的变动,在MIS系统和实物系统中,没有得到及时体现。部分调拨实物系统已更新信息,但没有及时回写到MIS中,账面不体现。

最后,资产报废后,处置不及时。公司规定了资产报废后应该在三个月内处置完毕,但是资产检查时,仍存在MIS系统中已经报废资产仍在用或置于仓库、实物系统没有处理的现象,这样容易提高仓储成本,降低处置效率和收益。

(二)资产归属、责任人不清,管理困难

资产管理员变更后,或一段时间后,就会造成资产归属不清,出现问题找不到责任人,无法追究责任等问题,给管理这些资产造成很大困难。

(三)地点不准确,盘点困难

资产盘点过程中,一般是按地点盘点资产,但经常存在资产找不到、一个地点下的资产数不清的现象。全省对资产地点并没有统一规范,虽然MIS系统中的地点包括区域、具体地点,但区域仅为市区和各县公司,过于笼统,具体地点也没有统一要求,造成地点描述全省不统一,资产所在位置无法统一查询。同时资产的调拨记录欠缺,也造成资产地点不准确。

(四)存在账外资产

账外资产,一方面会容易流失。另一方面造成资产清点盘查数据的失真,资产总量有误,由此可能造成成本不能真实反映公司实际经济事项,应分别提折旧计入费用却一次性计入费用,有粉饰利润的嫌疑,同时影响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对所有者权益产生不良影响。

(五)资产新增不准确,造成后期资产实物管理问题多

现在存在着在建工程转入固定资产不准确的现象,造成形成资产不准确。具体为在建工程是设备,该形成固定资产,但业务人员将其定义为费用,被分摊掉,形成了账外资产。在建工程转资人员对于设备的类项目维护不准确,造成形成资产错误。转资人员对于在建设备的物理信息维护错误,造成新增资产信息不准确。每年大量这样的转资不准确,必然对后期资产实物管理带来极大困难。

三、提高移动公司固定资产管理水平的建议

(一)增强固定资产管理意识、责任意识

固定资产管理是系统工程,涉及公司的每个人、每个部门,单单依赖财务部门是无法进行高效管理的。因此,财务部门应该利用会议、办公网络等手段开展宣传,使大家意识到固定资产使用时间长,单位价值高,在资产总额中所占比重较大,固定资产是企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其准确和完整对于企业来讲至关重要,其结构和管理水平直接影响企业的竞争力。通过宣传、讲解使大家摒弃旧观念,真正认识到固定资产管理的重要性,主动参与到固定资产管理中去。

(二)培养固定资产效益观念、加强资产分析

合理确定其退出日期。对闲置的资产,进行部门间、市县间、各市间的调拨,以增加其利用率。对于在用资产,定期进行合理评定,确定维修、保养时间,以最大发挥资产的效益。对于经过专业部门鉴定,确实应该做报废处理的资产,及时进行报废,并尽快处置,增加资金的流动性。

总之,要让广大员工树立重视资产成本效益分析的观念,重视资产的使用效率。

(三)建立健全各项固定资产管理制度

根据固定资产管理中的问题,以及资产生命周期不同阶段的不同管理要求,不断建立、健全各项管理制度,以保证固定资产的有效管理。比如建立固定资产使用、保管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和权限,避免有事推诿等现象发生。健全固定资产的调拨制度,完善资产调拨手续和凭证传递制度,保证固定资产变动的跟踪记录,实现固定资产整个生命周期全程管理。

建立固定资产购置的招投标管理,全面分析投标企业的资质、财务情况、产品性能等,严格执行招投标程序。同时对设备进行集中采购,严禁私自采购,保证设备的质量和性能。

建立固定资产管理考核制度,做到管理的责、权、利明确。定期开展评比,制定评比方式方法,对于固定资产管理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奖励采取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相结合的方式。对于不按固定资产管理规定进行固定资产管理的公司和个人给予处罚,尤其是造成盘亏资产的责任人要追究责任,如果有必要则调离原岗位。对评比结果和处罚结果都予以通报,以加强管理人员的责任意识和风险意识,提高固定资产管理水平。

各项规章制定建立、健全以后,还要狠抓制度的落实。制度有了,如果不落实,那制度就相当于空中楼阁,失去意义。因此,固定资产管理必须有章必循、违章必究,这样才能树立制度的威信,人们才会自觉执行各项管理制度。

(四)加强各环节审核,完善系统功能

在业务部门做好资产定义后,由项目会计加强审核,减少转资环节出现的口径差异。在资产形成的初期,确保实物、财务数据一致,为后续实物管理奠定坚实的基础。在完善系统功能方面,首先要简化实物管理系统的审批流程,实现实时调拨,其次要实现MIS系统与实物系统的实时对接,从而确保实物、实物管理系统与MIS系统的一致性,提升账实相符率。

(作者单位: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广东有限公司深圳分公司)

猜你喜欢

实物资产系统
Smartflower POP 一体式光伏系统
WJ-700无人机系统
基于PowerPC+FPGA显示系统
当手绘遇上实物
基于Arduino控制的半实物模拟驾驶系统
连通与提升系统的最后一块拼图 Audiolab 傲立 M-DAC mini
实物与宣传不符,卖方担责吗?
把维护作为一种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