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本次加速折旧政策出台的背景及其逻辑

2015-03-11

中国总会计师 2014年10期
关键词:技术升级现金流税负

要正确理解本次加速折旧政策的真正意义,就必须了解政策出台的背景。

一、加速折旧政策出台的背景

微观层面企业面临的挑战仍在加剧。尽管中国经济形势的基本面仍然向好,但盈利愈发艰难、用工压力增大及发展预期不佳等问题仍在困扰中国企业。面对此种情况,尽管政府出台了很多措施来扶持实体经济,但从现实来看,实体经济所面临的生存压力并没有得到很大的改善。近来,为企业减少税负的声音越来越多,因为传统产业承受市场需求不足以及融资成本过高的双重压力,这也影响其投入更多资金用于技术升级与设备更新。此次加速折旧新政,相当于回应了这种声音。据测算,若今年A股市场一半的上市公司都落实加速折旧政策(其中医药、TMT、高端制造等行业的所有新增固定资产都采用加速折旧法,而其他行业只有新增研发设备采用加速折旧法),将使2014年A股剔除金融的折旧多增加757亿元,并少纳所得税189亿元(约占2013年经营现金流的1.2%、总现金流的32%),但相应净利润也会少增567亿元,这会使A股剔除金融的2014年盈利增速较原预测值下降约6个百分点。

这一政策还起到延期企业纳税的作用并缓解短期的资金链压力。目前中国企业利润率下滑,资金成本过高,开支动力不足,资金压力较大。一旦企业税负降低,就会缓解现金流压力,这也可以间接地降低实体经济融资利率,缓解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

宏观层面,作为拉动经济增长三驾马车之一的固定投资已经出现了回落,这是当前中国经济最明显的特征。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2014年1-8月份,全国固定资产投资(不含农户)305786亿元,同比名义增长16.5%,增速比1-7月份回落0.5个百分点,是今年以来的新低。事实上,如果将时间轴拉得更长,中国的固定资产投资自2009年“4万亿”之后便一直处于增速下滑的状态,2009年累计增长了30.5%,此后的四年分别为24.5%(2010年)、23.8%(2011年)、20.6%(2012年)及19.6%(2013年)。

从产业层面考虑,随着国外需求放缓、用工成本攀升、环境成本增加,中国的制造业发展已经到了从单纯的制造业向制造服务业发展转型的阶段。在这个转型过程中,中国政府要为中国制造转型提供更好的商业环境,包括促进金融租赁产业的发展,以及建立在加速折旧基础上的税收减免政策。而这次加速折旧政策对于正处于转型升级之中的制造业企业而言无疑是一大利好。

从调结构角度考虑,中国政府希望在保持较快增长速度的同时调整经济结构,促进企业进行技术升级,逐渐淘汰落后产能。新一届政府在逆周期政策上一直避免通过简单扩大货币供给和加大固定资产投资来进行,而更希望通过减税、简政放权等微刺激方式来进行。对于微刺激政策,尽管其短期效果并不显著,但是随着政策的不断积累,它一定会对实体经济产生积极影响,而不会推高通货膨胀率。

二、加速折旧政策的逻辑

不得不承认,本次加速折旧政策定位非常精准,确实是很高明的一步棋。

(一)加速折旧新规能同时做到“稳经济”和“调结构”

一方面加速折旧政策可以通过鼓励制造业投资来稳定整体经济形势,另一方面对新兴产业的所有投资都鼓励,对传统产业只鼓励研发投资而不鼓励扩大产能,能够加快调结构,淘汰落后产能。

(二)加速折旧新规能有效降低企业的资金链断裂的风险

通过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很多企业近两年的税负支出明显降低,确实有利于改善企业的现金流,降低资金链断裂的风险,进而也有利于降低实体经济融资利率。目前企业资金链紧绷、实体融资利率难以下行、制造业投资恶化都是很紧迫的问题,加速折旧政策的实施,对于解决这些紧迫问题无异于雪中送炭。

(三)加速折旧新规有利于技术升级和产业升级

加速折旧新规不仅有利于短期降低企业税负,增加企业的现金流,而且更有利于刺激相关企业增大在研发和技术设备上的投入,而这对于支持我国企业创新,加快我国产业升级无疑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如该政策的第一条规定,对所有行业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用于研发的仪器、设备,单位价值不超过100万元的,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超过100万元的,可按60%比例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双倍余额递减等方法加速折旧。这明显比2009年的相关固定资产加速折旧政策更为宽松,可以获得更多的税赋递延和减免。

但这并不意味着新政策的宽松具有广泛的适用性。如虽然政策适用没有行业限制,但是规定明确企业只有新购买的研发设备成本可以一次直接费用化或加速折旧,这无疑比2009年的相关规定的适用范围更窄,但也因此更能够发挥政策的激励作用,鼓励更多企业扩大研发设备的采购,加快产品创新的步伐。而这对于传统企业来说意义更为重大,因为政策并不鼓励它们扩大原有技术水平的产能投资,它们只有加大研发投入加快技术升级,才能享受到政策的优惠。这无疑将会推动传统企业加快技术和设备更新的进程,我国传统产业的升级也将会提速。

再如政策的第二条规定,所有行业企业持有的单位价值不超过5000元的固定资产,允许一次性计入当期成本费用在税前扣除。此前这一规定的标准是2000元,如今将上限提高,无疑可以更大程度上扩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适用范围,而这对于小微或创业企业来说尤为重要,因为它们持有的固定资产普遍价值比较低,固定资产加速折旧的金额门槛提高到5000元之后,它们将可以更大程度上享受到税负减免,现金流的改善也将会比较明显,这无疑有利于改善它们的经营状况。由于小微企业是经济社会创新的主要载体,它们经营状况的改善、活力的提高也将会促进整个经济社会创新的发展。

不同于前两条政策具有普遍的行业适用性,第三条政策的适用则具有更强的定向性。如政策提出,对生物药品制造业,专用设备制造业,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仪器仪表制造业,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等行业企业2014年1月1日后新购进的固定资产,允许按规定年限的60%缩短折旧年限,或采取双倍余额递减等加速折旧方法。

这意味着符合产业升级方向的战略新兴产业部门无论是研发投资还是新增产能都可以加速固定资产折旧。这对于它们经营及创新活动的提高无疑具有重要意义,如新兴产业的设备技术改进显著快于传统产业,加速折旧有利于它们补偿无形损耗的成本,尽快收回固定资产投资的成本,而这一方面有利于它们持续经营能力的提高,另一方面也更有利于激励它们尝试购置更先进、更高效的设备。

猜你喜欢

技术升级现金流税负
精益求精 管理企业现金流
李辉废塑料加工设备技术升级产量高更赚钱
基于现金流分析的财务内控管理模式构建
现金流有多重要?
光源技术升级,色彩还原更鲜活 光峰WeMAX APUS-30E
交通运输类快递业营改增税负比较及对策
中国适度税负水平的估计
溴化丁基橡胶成套技术升级
技术升级 科技助力 全球擦布市场稳步增长
企业税负、就业税盾与就业激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