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成功之计

2015-03-11赫伟

公务员文萃 2015年2期
关键词:渔家居里夫人雨果

赫伟

托尔斯泰“死”而“复活”

俄国作家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发表后,各种宴请、采访、会见、签名包围着他,使他极为苦恼。

这时,托尔斯泰正在准备写一部揭露和打击沙皇专制制度的长篇小说《复活》。一天,托尔斯泰把佣人叫到跟前,对他说:“从今天起,我‘死了,就在房间里。不过,别忘了给我送饭。”

从此,他把自己锁在房间里,集中精神写作。每当有人来拜访托尔斯泰时,佣人便显出十分悲痛的样子对客人说:“先生死了,死在谁也不知道的地方。”

渐渐地,社会上都传说托尔斯泰神秘地死了,来访者也因此绝迹了。9年过去了。1891年 《复活》脱稿,托尔斯泰也同时“复活”了。

贝多芬搬家

1814年10月,德国作曲家贝多芬谱写的《光荣的瞬间》、A大调《第七交响曲》和《惠灵顿的胜利》在维也纳公演,普鲁士皇帝、奥地利女王、俄国皇后和其他一些王公贵族出席了这个隆重的音乐会。许多人千里迢迢地来到维也纳,就是要见见贝多芬。可是到哪去见他呢?为了避开那些应酬不完的采访、宴会和签名,他早在几天前就又搬了家。新家在何处,谁也不知道。

1827年3月16日,贝多芬与世长辞,他只活了57岁。有人做了一个统计,贝多芬在维也纳三十几年的时间里,因贫困和创作需要共搬了79次家。这样频繁搬家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躲避干扰。

雨果剃怪头

法国大作家雨果正在赶写一部作品,时间十分紧张。可偏偏有些人去找他参加这样或那样的活动。不管雨果怎样解释,甚至哀求,这些人就是不肯放过他。

雨果无奈,便把头发和胡子分别剃去一半。这个办法还真有效,来邀请的人见他这副怪模样,纷纷退回去了。等头发和胡子重新长出来时,雨果的新作也完成了。

牛顿“疯”了

快50岁的英国物理学家牛顿在完成了《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一书后,来到一个幽静的旅店里,想强迫自己休息一下。

刚安顿好,他看见一位妇女在院子里洗衣服。盆里的肥皂泡在阳光下呈现出美丽的色彩。牛顿想: “这是怎样的光学原理呢?”他马上找了几根麦秆,吹起肥皂泡泡来了。

牛顿一刻不停地在院里吹着,追逐着,观察、思索。旅店老板看见了,非常惋惜地叹道: “多体面的先生呀,竟疯成这样!”

没料想,老板的这句话,帮了牛顿的大忙。这话传出后,一切干扰都没有了。牛顿索性把自己关在屋里,断绝与外界的一切联系。在这段时间里,他不断地研究实验,发现了后来被称为“牛顿环”的光学现象,这对物理学的研究,有着重要意义。

居里夫人扮作渔家女

一位美国记者为了采访法国物理学家、化学家居里夫人,来到她度假的那个小渔村。走进一所普通的渔家房屋,记者见到了一位妇女正悠然自得地赤着脚,坐在门前的条凳上。

“请问,”记者说,“你是这儿的管家吗?”

“是的。”妇女答道。

记者又问: “有一位城里来的女士住在这里吗?”

“是,但她出去了,而且不定什么时候回来。”妇女心不在焉地回答着。

记者非常失望,但他不甘心白跑一趟,便对那妇女说:“你能不能说一下那位城里来的女士的情况,有关私生活方面的最好。”

“不能!”妇女干脆果断地回答, “居里夫人让我转告记者先生,少打听些别人的私事,多关注一些思想方面的问题。”

记者没趣地在那儿愣了一会儿后,怏怏地走了。

其实,那个赤脚的渔家妇女,就是居里夫人。

猜你喜欢

渔家居里夫人雨果
渔家网事
渔家风情
雨果剃发
渔家乐
居里夫人:荣誉就像玩具,只能玩玩而已
科学奇女居里夫人
雨果的“谎言”
雨果的“谎言”
居里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