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对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思考

2015-03-11杨宏宇

企业导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大学生

杨宏宇

摘 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义;高校大学生的思想状况;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问题;改进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措施。

关键词: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高校

一、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外界环境对高校有比较强的影响力,高校在如何学习外界优秀文化成果的同时, 积极抵御消极腐朽文化的侵蚀, 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 对我们深入做好高校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带来了的严峻考验。因此,如何掌握教育引导的主动权, 用正确、积极、健康的思想文化和信息帮助大学生健康成长就成为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亟待研究和解决的重大课题和紧迫任务。多种思想观念相互碰撞,致使当代大学生出现思想困惑和混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作为配置资源的一种有效机制是以最大限度的鼓励和满足人们的趋利性要求为基本特点的。因此,在这种机制下,使一些人拼命追逐个人的物质利益, 甚至于不惜违法乱纪,以损害他人、危害社会来满足个人的利益追求,如果不加正确引导,将会使个人主义、金钱至上、拜金主义等思想大行其道。(2)随着网络的迅猛发展, 致使原有思政工作体系减弱。大学生利用网络学习、娱乐、交往、通信、聊天、查阅资料、发表意见。同时也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战: 第一, 数量巨大的网络信息淹没了德育的信息, 严重影响了思想政治教育在大学生身上发挥的作用; 第二,网络环境的虚拟性和不可控性严重影响了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网络文化的多样性易导致大学生思想的混乱; 西方文化在网络中的强势地位, 使具有思想活跃、好奇心强、求知欲旺、接受新鲜事物快等特点的当代大学生较容易受到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而迷失方向; 互联网上的信息垃圾对大学生思想和行为具有误导作用, 网上充斥暴力、色情及一些低级下流的语言等文化垃圾。这些对于那些辨别力不高, 人生观、价值观正在形成中的大学生的思想已造成极其有害的影响。网络的虚拟化的特征使人际关系淡漠, 产生诸多心理疾病, 严重威胁大学生的道德伦理。

二、改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措施

要通过思想政治工作解决高校大学生的各种思想认识问题,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通过思想政治工作引导大学生正视自己的社会责任,从而把爱国主义教育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党的优良传统有机地结合起来。把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教育与市场经济观念的教育有机地结合起来,树立民族尊严,激发大学生的报国之志和爱国爱党爱人民的情怀。要加强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教育和法制教育等。大学生处于青春期,青年人的生理、心理发展的不平衡性、不稳定性和可塑性,使得他们极易受到外界环境因素的影响。通过心理素质教育,随时解决学生在个人生活、人格修养和自身成长中遇到的各种切身的实际问题,清除心理障碍,培养学生树立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学会正常的人际交往,增强他们的心理承受力和应变能力,逐渐使他们形成健全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质。要通过课堂教学、讲座等形式,加强大学生法制观念的教育,以提高大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以校园文化建设为载体,推动思想政治工作的形式多样性。校园文化建设是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载体,搞好校园文化建设,可以丰富学生的人文素质,培养和塑造他们的人文精神,寓思想教育于文化娱乐、知识传播之中,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效果。要做到思想政治工作同社会实践活动相结合。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主要对象是大学生,常规的理论教育往往脱离实际,缺乏真实体验。因此,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在坚持理论灌输的同时,要重视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这个新载体,把思想政治工作同社会实践活动结合起来。通过社会实践,增强大学生的感性认识,达到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和谐统一。传统的思想政治工作手段主要是通过面对面的方式,通过当面的接触、交流与沟通,调查了解大学生的思想问题,面对面地解决大学生的各种思想疑虑,解决大学生的各种实际困难。

思想政治工作者要建立一支网上宣传队伍,在网上形成正面的声音,也要通过网络及时地掌握和了解学生的心声,使学生在课堂之余可以就自己关心的各种问题通过网络与老师讨论,老师可以通过网络对学生进行调查,还可以研究和组织电子读物送上网络供学生随时读取。另外还可以使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专家教学进入网络,开展远程教育,发挥现有教育资源的潜力,资源共享,优势互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水平的提高。思想政治工作作为高校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同样需要社会和家庭等各方面的支持与关心,要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就必须以学校为主体,构建和谐统一的思想政治工作机制。通过与有关部门联合进行校园周围环境的综合整治,消除校园周边的不利于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通过社会提供良好的学生实践条件,营造良好的思想政治工作的外部环境。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真正实现思想政治工作的目标,培养出具有责任感、使命感的新人。

参考文献:

[1] 杜桢.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2).

[2] 王云彪,刘雅萍.浅析网络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面临的挑战及对策[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2008(1).

猜你喜欢

思想政治工作高校大学生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中日高校本科生导师制的比较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