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湖南省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探究

2015-03-11汪华丽田双喜田艳媚

企业导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协调发展区域经济高职教育

汪华丽++田双喜++田艳媚

摘 要:地方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的协调发展是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发展的重要背景,也是区域经济发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湖南省的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存在专业设置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实践要求的不协调现象。专业设置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是实现两者协调发展的实施路径。

关键词:湖南省;高职教育;区域经济;协调发展

一、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与高职教育的发展现状

(一)湖南省高职教育发展现状。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的兴办可以追溯到20世纪80年代,以株洲冶金工业学校高职教育班的试点,开启了湖南高职教育兴办的路程。到了2005年,政府主办、行业企业主办和民办的高等职业院校达到了60所。随着湖南产业化,工业化集群式的发展,湖南高等职业院校布局也呈现了集群式的形态,可以划分为五大区域:长沙、湘潭和株洲为湘东,娄底、邵阳和益阳为湘中,常德和岳阳为湘北,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怀化和张家界为湘西,衡阳、郴州和永州为湘南。2011年,湖南省区域独立设置的高职高专院校数量74所,普通高等院校院校105所,已经占据了普通高等院校数量的半壁江山。从湖南省地理位置高等职业院校布局来看,湘东51所,湘中9所,湘北5所,湘西5所,湘南7所。

自1999年教育部实行高等教育扩招的政策以来,湖南省高等职业院校的人数发生了实质性的变化,学校的招生人数,在校学生、毕业生人数“翻了两番”。2012年,高职院校在校学生达到41.8万人,占全省高校在校学生总数的39%[1]。

(二)湖南省区域经济发展现状。(1)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示范带动作用显著。自2007年底以来,作为湖南区域经济发展中心的长株潭“两型社会”试验区,着力发展基础设施、产业支撑、生态环保等领域,各项综合配套改革得到实质推进,对全省区域经济发展的示范带动作用显著。2010年1月至5月,长株潭地区财政总收入达到271.13亿元,超过湖南省其它11个市州财政收入总和[2]。(2)“3+5”城市群经济主体地位凸显。 “3+5”城市群承南启北,连西接东,承担湖南经济发展的重任。“3”就是打造包括长沙、株洲、湘潭城市群的核心增长极,“5”就是打造包括环洞庭湖的岳阳、常德、益阳,湘中娄底,湘南衡阳的群次级城市中心和经济发展腹地。近年来,“3+5”城市群在长株潭试验区的辐射下快速发展,已然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助推力。2010年1月至5月,“3+5”城市群财政总收入413.69亿元,占各市州财政收入合计的78.4%;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679.14亿元,占全省的76.5 %[3]。“3+5”城市群多数行业在全省占支柱地位,其中,有色金属集中分布在娄底、衡阳和湘潭;装备制造业主要分布在长沙、株洲和湘潭;通信设备、计算机及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集中在长沙、益阳和衡阳;烟草制品业集中在常德和长沙;岳阳在全省的石油加工炼焦及核燃料加工业上占有最大份额。(3)大湘西旅游经济协作区初显规模。由张家界、湘西、怀化、常德、邵阳5市州构成的大湘西,立足于生态本色,联手整合旅游资源,实现信息互通、客源互送、资源共享,形成了大湘西旅游经济协作区。2011年,大湘西地区文化旅游产业总收入达431.99亿元,占全省文化旅游产业总收入的10.44%,占地区GDP的比重为28.7%。它作为支撑湖南省经济发展的“绿色支柱”,成了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一极。

二、湖南省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协调现象

(一)专业设置难以满足区域经济发展需求。首先,专业发展不均衡,布局不合理性。部分高等职业院校未调研地方经济实况,缺乏对本地区整体经济结构的深入了解和细致分析,在专业设置上难以符合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在全省范围来看,高职院校的财经管理类、文化教育类这些办学经费投入相对少的专业设置过剩,导致这类专业的毕业生供过于求,就业压力大,而在汽车制造类、道路土建类、农林牧渔等专业在资金投入上明显不足。其次,专业设置不稳定以及才培养质量参差不齐。部分高职院校把主要精力放在新专业的申报上而忽略了后期专业建设的投入,特别是对专业的长期发展缺乏周密详细的规划。某些专业建设没有内在稳定性,已开设专业没有按照市场的变化进行必要的知识更新,对由于产业结构升级可能被淘汰的专业也未及时调整。此外,由于缺乏统一标准,不同的学校同一个专业培养出来的毕业生技术素质差异较大,致使不同院校的毕业生在人才市场上面临的就业情况也存在着不一样的境遇。最后,高等职业院校在专业设置上和地方产业发展的紧密度还有欠缺,目前没有打造出一批与地方产业密切关联的特色专业。随着长株潭“两型社会”的发展和武广高速经济带初步形成,新兴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现代服务业以及农副产品加工快速发展,急需与之相符合的人才。然而从当前湖南省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来看缺少一些与产业能够紧密相连、与产业发展要求相符合的特色专业,难以满足产业结构调整对技术性人才在专业性与特色性的要求。

(二)传统的教学模式难以适应社会实践要求。与普通高等教育相比,高等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就在于其社会实践的课时数要大大高于普通高等教育,从该层面上讲,离开了生产实践这个重要环节,高等职业教育就变成了一句空话。因此,要解决好怎么样教学,在“哪里”教学的问题,要把企业和课堂共同作为教学的手段,把社会作为培养人才的大学校。

职业教育的最终出路应该是与企业的合作与发展。但部分高职院校因根深蒂固的“象牙塔”办学理念,严重缺乏走出去与企业合作的动力意识,在校企合作过程中缺乏责任感与主动性,在宣传方面力度不足,知名度不够,没有积极主动搭建全方位的校企合作交流平台,而是坐等企业上门,期待企业主动走进。即使实行校企互动模式的部分高职院校,虽然在实践环节中都强调实习实训,注重实践基地建设和设置与企业联系紧密的专业,但是真正实行起实习实训来并不顺利,往往都是学校积极性高而企业积极性不够。有些实习实训场地学生们进去后只能参观不能动手,这样的场地并不能让学生真正实践,学生除了能够感受到企业文化外学不到专业技能,不能称之为实习实训场地。还有的企业虽然和院校签订实习协议,答应提供实习场所,但仅仅是形式上的承诺,院校和企业并没有实际操作,原因是企业在短时期内看不到校企合作带来的效益。高职院校单方面积极性得不到反馈,积极性同时也会受到打击。

三、湖南省高职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实施路径

(一)专业设置要紧密结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湖南高职教育应立足于经济发展新形势,以提高职业素质和培养技术应用能力为主线设计学生教育规划。专业设置和现有专业改造要以市场为导向,紧贴区域经济需求,灵活设置专业,并邀请行业、企业专家成立专业建没指导委员会,让行业、企业专家参与制订学校专业发展规划、人才培养方案等,根据市场需求调整专业设置。

(1)保持长株潭地区的中心地位,办品牌高职教育。长沙是湖南省政治、经济、文化中心,株洲是湖南省工业化程度较高的城市,而湘潭在工业和农业等方面又具有较强的传统优势。长沙、株洲和湘潭三市都属于湖南省的优先发展地带,该区域发展会带动全省经济发展。长株潭地区经济发展的科技含量高,对人才的要求也高。所以,为了对接湖南省的支柱产业和优势产业,要努力办好重点专业和特色专业,加强品牌特色高职院校建设,提高长株潭地区的城市化水平和国际化水平。(2)发展洞庭湖环区高职教育,加强食品加工、外贸类专业建设。洞庭湖环区包括岳阳、益阳和常德。该区具有独特的地位优势,属于长江流域经济发展区,是湖南省农业最发达的地区,近年来经济飞速发展。目前,该区域高等职业教育发展有限,缺少农林、外贸类学校,所以,可在该地区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加强食品加工、外贸类专业建设。(3)因地制宜,在湘西地区发展旅游、电力类专业。湘西地区包括湘西自治州、张家界市和怀化市。该地区是湖南省与渝、鄂、黔、桂等省(区、市)交界之处,是少数民族聚居地区。该地区的自然资源,尤其是水力资源、旅游资源丰富,民俗风情别具一格。可以考虑在国家地质公园张家界市重点发展旅游类高职院校,在水力资源充足的吉首市建立电力类高职院校。这样,有利于就地取材,更好、更科学地开发和保护旅游资源。(4)保持湘南地区的合理布局。湘南地区包括郴州、衡阳和娄底三市,经济发展居全省中等水平。三市矿产资源存量丰富。娄底的冷水江是著名的锑都,而郴州则是有色金属之乡,加之旅游资源丰富。所以,该区既要保持现有的高等职业院校布局,还可考虑丰富专业设置,如在娄底市增加矿产加工类专业、在郴州设立旅游类专业等。

(二)打造高素质师资队伍。湖南高职院校师资队伍建设还存在着学历结构、职称结构上的不合理现象,教师整体素质有待提高,“双师”型教师缺乏。为此,当前高职在培养师资方面首先要把准入口关,在引入新任教师方面,要结合实际需要和专业素质等各方面综合考查,在没有国家统一的高职教师资格制度的情况下,区域内也应该要有一个比较科学合理的准入制度和评判标准,教师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两方面的要求应力求达到校内外教学的要求。而提高“双师”素质的关键在于培训。高职院校要建立健会教师进修培训制度,可以依托省级重点实习实训基地,对任课教师进行技能操作的专项培训,并进行考核。通过产、学、研有效结合,及时了解行业与产业发展的前沿信息,掌握最新的专业知识和技能;加强合作交流,实现资源共享,与高校及科研院所之间及时交流经验;通过国际合作培养培训部分骨干教师,吸取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教学管理等理念。

参考文献:

[1] 王海花.高等职业教育与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研究——以湖南省为例[D].湖南师范大学,2013

[2][3][4] 湖南省政府门户网站.湖南区域经济发展问题探究[EB/OL].http://www.czs.gov.cn/fgw/fzggdt/dqjjylxsh/content_385847.html,2013-10-21

猜你喜欢

协调发展区域经济高职教育
浅析高职院校学生厌学现象及应对措施
论高职生未来职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