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加快发展长株潭“两型社会”绿色经济的问题研究

2015-03-11郝倩

企业导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两型社会绿色经济生态文明

郝倩

摘 要:当今世界,发展知识经济和发展绿色经济、创造绿色财富已成为国际社会的两大趋势。中共中央提出的以人为本、协调、全面、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对我们更好地坚持发展才是硬道理的战略思想具有重大意义,是对当今国际社会两大趋势的科学应对,为我国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创造绿色财富,建设两型社会指明了方向。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绿色经济;生态文明;长株潭;两型社会

当前,在能源、粮食、气候变化以及金融危机等多重危机形势下,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起了“绿色经济倡议”,其目标和使命是在全球金融危机和经济衰退的背景下,使全球领导者以及经济、金融、贸易、环境等相关部门的政策制定者意识到环境投资对经济增长、增加就业和减少贫困方面的贡献,并将这种意识体现到经济危机重建的相关经济政策中;通过绿色投资等推动世界产业革命,推动国家经济的“绿色化”,创造新的绿色工作机会,从而升级世界经济。为了顺应两型社会的发展,大力发展绿色经济,特别对于实现中国环境与经济的协调发展,使我国真正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一、绿色经济的内涵和基本特征

(一)绿色经济以促进经济活动的全面“绿色化”、生态化为重点内容。新时期倡导的绿色经济,不仅要大力发展节能环保等绿色产业,还要加大对传统产业的绿色化、生态化改造。这一点对于当前正处在工业化快速发展阶段的中国显得尤为重要。因此,发展绿色经济必须加大力度对传统“两高一资”产业进行绿色化改造,提高环境保护的准入门槛,优化经济发展的结构,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全面“绿色化”。

(二)绿色经济以绿色投资为核心、以绿色产业为新的增长点。新阶段下发展绿色经济,必须准确把握绿色经济的核心和增长点,必须加大绿色投资的力度。包括传统的环境保护、节能减排方面的投资,也包括一切有利于环境保护、可持续发展的投资行为,最终促进人类社会迈向绿色繁荣。

(三)绿色经济强调可持续性,充分考虑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的承载能力。绿色经济重点强调可持续性,必须把经济规模控制在资源再生和环境可承受的界限之内,既要考虑当代的可开发利用,又要考虑后代的可持续利用,全面提高人的生活质量。同时,经济要具有可持续的发展模式,以原生资源投入为主的工业发展模式最终是不可持续的,必须发展以绿色产业为支柱的经济发展模式。

二、发展绿色经济对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性

(一)发展绿色经济是推动“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手段。 “两型社会”建设的核心就是促进经济转型,即从过去那种“高投入、高能耗、高污染、低产出”的模式向“低投入、低能耗、低污染、高产出”转变。发展绿色经济,首先要调整经济结构,减少以重化工业为特征的制造业份额,提高以信息技术、金融服务等为主要内容的服务业份额,从源头上减少资源消耗和污染物排放;其次要调整产业结构,不仅要淘汰落后产能,在现有的传统制造业中实现清洁生产,对传统工业进行“绿色化”改造,还要发展新能源、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提高国家经济的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再其次要大力进行绿色技术创新,为实现经济、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以及清洁生产提供技术保障。因此,从发展途径以及实现的目标看,发展绿色经济与建设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是一脉相承的,可以说发展绿色经济是建设“两型社会”的重要手段。

(二)绿色经济是我国应对金融危机经济发展转型的必然

要求。从环境与发展的关系看,中国目前已经进入了一个重要的战略转型期。绿色经济的基本内涵和我国当前环境与发展的基本形势及战略目标是一致的,符合当前我国应对金融危机所制定的“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的总体策略,对于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建设生态文明等国家重大战略目标具有重要的政策启示和借鉴意义。可以说,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中国环境与发展战略目标的根本保障,也是实现中国环境与发展战略转型的必然要求。

(三)发展绿色经济是实现以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必然

选择。发展绿色经济需要不断增强环境与经济的协调性,关键在于加快推动环境保护“历史性转变”,即从重经济增长轻环境保护转变为保护环境与经济增长并重,从环境保护滞后于经济发展转变为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同步,从主要用行政办法保护环境转变为综合运用法律、经济、技术和必要的行政办法解决环境问题。

三、加快发展长株潭“两型社会”绿色经济的策略选择

(一)将绿色经济纳入经济社会发展的长期规划。在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经济刺激方案以及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的执行过程中,长株潭的绿色经济发展要融入绿色经济的理念、措施和行动,真正体现科学发展观和“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要利用我国正在开展“十一五”规划前期研究的有利时机,多部门紧密协作,加快制订绿色经济发展规划,并将绿色经济理念融入到各部门、各领域的发展规划,从而推动国民经济各行业的全面“绿色化”。

(二)积极培育和发展绿色产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在当前形势下,长株潭三市政府需要切实加强对发展绿色经济的引导。通过实施各种环境经济激励政策,推动技术创新和进步,促进产业部门的“绿色化”。通过发展循环经济和实施清洁生产,推进产业、产品结构调整以及技术的更新进步。除对传统产业进行绿色投资外,还要着眼于绿色产业的发展与调整,以新能源、新材料、可再生能源、环保产业等为切入点,培育新兴绿色产业和新的经济增长点,在中国经济发展进程中促进经济及早转型,努力抢占未来全国以及全球竞争的制高点,从而实现自身的可持续发展。

(三)调整和完善绿色经济政策体系。(1)从再生产全过程制定环境经济政策,推动资源性产品的价格改革,促进环境污染外部成本内部化,制订有利于环境保护的财政政策和税收政策,研究开征环境税等。(2)积极研究绿色投资政策,促进重点产业的“绿色化”生产,加强对环保领域的金融服务和对境外投资的引导。

(四)加强对绿色经济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宣传。要充分利用广播、影视、报刊等宣传媒介,进行绿色经济知识的普及、教育和宣传,开展各种形式的宣传活动,增强全民的绿色意识,尤其是青少年的环境意识教育,并通过举办各类培训班、研讨班等,全面系统地培训技术人员、管理人员和科研人员,为绿色经济发展提供优秀的人才队伍。

(五)积极加强绿色经济国际交流与合作。中国作为发展中大国,要实现绿色发展,从根本上解决中国环境保护的诸多问题,就必须加强国际交流与合作。一要加强绿色经济发展的对外交流,不断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绿色经济发展道路;二要与发达国家建立先进绿色技术的转让机制;三要加强与发展中国家的合作,将我国发展绿色经济的实践经验与有关发展中国家进行交流、共享。

总之,长株潭的“两型社会”绿色经济建设应以全国建设生态文明,发展绿色经济的实践基础为基础,实行中国特色绿色新政,摒弃传统工业文明的发展思路,创新发展观念,开拓发展思路,把发展绿色经济作为一个重大战略。加强绿色经济制度创新,形成绿色经济与绿色发展的运行机制,推进绿色经济与绿色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使长株潭一体化在全国的发展中占据一个有力位置,提高其综合竞争力,打造一个中部“两型社会”的先进城市群。

参考文献:

[1] 张春霞.绿色经济发展研究[J].中国林业出版社,2010,(6).

[2] 陈镇宏.华南新闻[M].广东人民出版社,2009,(2).

猜你喜欢

两型社会绿色经济生态文明
绿色经济发展问题探析
日本发展绿色经济及其对我国的启示
生态文明建设融入高职校园文化发展的思考
适应生态文明建设要求的增长方式和消费模式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