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事业单位财务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5-03-11刘洋

企业导报 2015年3期
关键词:固定资产专项资金事业单位

刘洋

摘 要:现阶段,事业单位财务管理的地位及作用越来越重要,国家对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也越来越重视,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这几年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同时也存在一些问题,本文通过对出现的问题进行认真分析,并针对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

关键词: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专项资金;固定资产

一、事业单位在财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事业单位缺乏完整的财务管理职能,资金使用率较

低。(1)事业单位没有安排专人来管理货币资金,因此经常会出现随意支出资金的行为。有一部分事业单位并没有专门设置会计岗位、也没有专门设置出纳岗位,这就导致事业单位的财务状况较为混乱。此外还有一部分事业单位根本就不去盘点库存现金,因此经常会出现会计人员徇私舞弊的行为。(2)较低的资金使用率。每一年年初事业单位的各个部门在制定预算的时候,根本没有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它们往往希望可以申请更多的资金,并且它们在费用支出时过于随意,虽然有的部门制定了费用支出计划,但是在实际支出过程中却没有依据计划来进行。(3)事业单位没有确定管理固定资产的制度。一是在配置资产的过程中缺乏科学性、合理性,员工与员工之间的资产相差较大。由于地区、级次、单位、部门的不同,因此在配置办公用房、公务用车的时候存在着明显的差距。有的事业单位在购入资产时根本就没有考虑当前是否需要该资产。有的事业单位根本就不去盘点到底有多少固定资产,也不盘点哪些固定资产可以使用、哪些固定资产已经报废,这就导致账上所记录的固定资产是一个不切实际的数字。(4)较低的财务管理水平。在编制下一年度预算时,事业单位往往没有从实际情况,也没有科学的论证每一个项目的支出,这就导致事业单位的预算支出与实际支出相差甚远。

(二)缺乏健全的财务管理制度。(1)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不够合理。有的事业单位并没有将专项资金运用到专门的项目上,再加上在各级财政中的大部分支出科目都有专项经费,这就无法真正将专项资金真正运用到需要的地方。(2)缺乏合理的年末清算制度。到年末,事业单位要编制年度决算报表,但是编制年度决算报表时,要清理结算、财务结账这一年内的会计核算,只有这样做才可以增强年度决算报表信息的真实性、可靠性。但是有的事业单位在年末却没有清理结算会计核算,这就导致账目较为混乱。

(三)事业单位缺乏科学的、有效的会计核算方法。(1)事业单位在发展过程中所用到的资金几乎都来源于财政资金,但是当国家将这些资金分配给事业单位之后,往往是由事业单位自己来管理这些资金的。(2)现金制是我国预算会计的依据,这种做的目的在于准确把握每一项支出,为日后的决算服务奠定基础。但是这种做法存在着缺陷,那就是没有核算成本,无法对资金的使用效率进行明确的把握。(3)没有细化项目支出。有的事业单位往往将专项资金记录在费用的会计科目下,从而不利于事业单位合理的管理专项资金。(4)不管是在设置会计科目时,还是在核算内容时,预算单位所编制的预算与各个部门所编制的预算并不一致,这就无法将预算单位所编制的预算机制的作用发挥出来。

(四)在执行预算时,事业单位没有严格按照预算制度来进行。(1)通常情况下,事业单位往往希望政府可以给与其更多的资金,但是它们却不注重财务管理,也不注重资金的使用效率。有一小部分事业单位往往会利用财政资金来吃喝玩乐,这就增加了本事业单位的公务费,并且也没有将财政资金的作用发挥出来,最终也不利于树立为群众服务的公众形象。(2)事业单位在编制预算时没有从自身的实际情况出发。事业单位没有将基本支出与项目支出区分开来,有时候由于基本支出缺少经费,因此它们往往会利用项目支出来对其进行弥补;事业单位没有制定合理的、科学的经费支出计划,因此经常会发生超额支出的现象;有的事业单位仅仅注重项目资金的使用,却忽视了项目资金的具体使用用途,这就没有优化配置每一笔项目资金。

二、事业单位加强财务管理的具体对策

(一)事业单位要构建科学的财务管理制度、合理的相互约束制度。(1)事业单位要重视内部会计制度的构建工作,通过构建合理的内部会计制度,借助该制度来对事业单位的各项收入、各项支出进行监督,减少一些不必要的浪费。(2)事业单位要构建完整的内部审计监督制度。通过内部审计监督制度来规范每一位会计人员的行为,并且也督促会计人员在进行会计核算时要将实际的经济活动反映出来。事业单位要管理好财务部门,增强财务部门工作人员的责任意识。由于有一些职务属于不相容职务,因此要安排不同的专业人员,通过这样做来保证事业单位资金的正常运行。

(二)事业单位要管理好自身的固定资产。(1)事业单位要确定合理的管理固定资产的制度,不断规范管理者的行为。当前,事业单位在管理固定资产时要与时俱进,采取有效的管理方法,延长固定资产的使用寿命。事业单位有时候会将非经营性资产转变为经营性资产,此时就要按照相关的规定来使用这些资产,将这些资产的作用发挥出来。(2)事业单位要构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近几年来,随着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传统的管理资产的方式已经无法适应时代的发展要求,因此事业单位要引进先进的技术来构建资产管理信息系统。在资产管理信息系统中既可以了解到所有资产的运行情况,又可以管理好资产。(3)事业单位要构建切合实际的资产预算制度。通过预算管理制度才可以让事业单位明白是否需要购入新的固定资产。在投入新的固定资产,要考虑到多个方面的因素。在考虑是否需要购入该资产的过程其实就是编制预算的一个过程。当事业单位要购入新的固定资产时如果能够依据资产预算制度,这就会促使事业单位减少一些不必要的开支。

(三)事业单位要加大财政监督管理力度。(1)事业单位要认识会计人员的作用。在事业单位的财务管理工作中,财务部门的会计人员发挥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财务部门的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较低,那么经常会出现一些违法违规的行为,相反如果财务部门的会计人员的专业素质、职业道德较高,那么在工作中他们会按照相关的制度、相关的法律来开展工作,从而保证了会计信息的真实性以及完整性。(2)事业单位要通过书面的形式将经费支出的标准描述出来。由于事业单位的每一笔经费都有不同的用途,如果事业单位的相关部门、相关人员没有将经费花费在规定的用途上,等到真正需要用经费的时候,此时事业单位已经没有足够多的经费,这就会阻碍事业单位的发展。(3)事业单位要安排专人管理好财政资金。其一,事业单位在自身发展过程中也会有一定的收入,因此事业单位要管理好自己的收入;其二,事业单位在不同的项目中会支出一定的资金,因此事业单位要合理分配支出。

(四)事业单位要积极推行集中支付制,保证采取管理具有科学性。事业单位在会计核算过程中存在着一些问题,为了能够解决这些问题,这就要求事业单位要推行国库集中支付核算制度。该制度具有明显的优势,具体的优势如下:一是合理利用事业单位的资金;二是保持事业单位的收入与事业单位的支出始终处于平衡的状态下;三是优化配置事业单位的各项资金,提高了事业单位的资金使用率;四是规范了事业单位财务部门会计人员的行为,减少了他们工作中的失误,也促使他们的工作效率得以提高;五是促使会计电算化开始进入到事业单位财务部门,这就减轻了财务部门会计人员的工作强度,也方便了他们的工作,减轻了他们工作的压力。

参考文献:

[1] 张君,我国事业单位财务管理改革探讨[J],中国连锁,2013(10)

[2] 李猛,事业单位财务管理中的内部控制问题探析[J],现代商业, 2013(02)

猜你喜欢

固定资产专项资金事业单位
加强和改进事业单位人事管理
探索财政专项资金绩效监督新路子
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立探讨
事业单位中固定资产会计处理的优化
涉农专项资金领域职务犯罪浅析
消防部队固定资产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小企业固定资产核算与管理问题研究
财政专项资金绩效审计研究
设立国家民办教育发展专项资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