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地区人力资源竞争力研究——基于省际面板数据

2015-03-10邹蔚宋维玮

中国人力资源开发 2015年5期
关键词:生产性竞争力服务业

● 邹蔚 宋维玮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人力资源概况

国际经验表明,发达的服务业是一个国家和地区现代化的集中表现。属于典型知识密集型产业的生产性服务业已然成为发达国家服务业中发展最快的部分和外国投资的重点,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产生了极强的集聚和辐射效应,极大地提升了城市的综合服务功能,增强了城市在区域乃至全球的综合竞争力,从而加速推动了城市的现代化、国际化进程(孙岩林,2009)。

近年来,我国第三产业(服务业)取得了长足的发展,2004--2013 年期间,服务业的年均增速达到16.69%,高于同期GDP 的年均增速(15.14%),也高于同期第二产业的年均增速(14.87%)(见图1),使中国经济呈现出了服务业与第二产业共同带动经济增长的局面。与此同时,与第二产业紧密相关的生产性服务业和第二产业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亦呈上升趋势(2004-- 2013 年分别增加了1.67 和1.64 倍,年均增长率分别为5.86%和5.62%),但其产业人力资源的产出效率却不同,生产性服务业的人均增加值要明显高于第二产业的人均增加值(见图2)。

目前在我国的一些地区已经形成了一些初具规模的生产性服务业的CBD,如上海的陆家嘴、北京的朝阳区、深圳的福田中心区以及大连的小阳湾等。结合以上分析可见,一个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并不仅仅依赖于其人力资源的数量,更为重要的是人力资源的知识密集程度,即人力资源竞争力,因此研究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人力资源分布特点及其地区竞争力,对于提升我国服务业的整体发展水平、加快产业升级和转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生产性服务业及其人力资源研究综述

(一)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

图1 2004-2013 年中国第二产业与第三产业(服务业)增加值及其增长率比较图

图2 2004-2013 年中国第二产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人均增加值及其增长率比较图

生产性服务业(Producer Services),亦称为“生产者服务”,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Greenfield首先从产品属性或需求角度揭示了生产性服务业的内涵,指出生产性服务业的直接服务对象不是最终个体消费者,而是生产活动和商业活动,即中间投入服务,从而为商品和服务生产的最终完成创造条件(Greenfield H I, 1966)。Browning 和Singelman 进一步深化了生产性服务业研究的内涵,并对其进行了分类,认为生产性服务业包括金融、保险、法律工商服务、经纪等为生产和商业活动提供专门性服务的行业,并具备知识密集的特性(Browning C, Singelman J, 1975)。Daniels 又将服务业区分为生产性服务业和消费性服务业,将运输、货物存储、办公清洁和安全服务也纳入其中,从而进一步拓展了生产性服务业的范畴(Daniels W, 1985)。Martinelli 指出,生产性服务业包括与资源分配和流通相关的活动(如银行业、金融业等),产品和流程设计及与创新相关的活动(如研发、设计等),与生产组织和管理本身相关的活动(如信息咨询、财务、法律服务等),与生产本身相关的活动(如质量控制、维持和后勤等),以及与产品推广和配销相关的活动(如运输、市场营销、广告等)(Martinelli, 1991)。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认为生产性服务是作为中间性投入提供给其他企业,促进生产活动的服务(OECD, 2000)。

(二)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力研究

国内学者对于生产性服务业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区域内的行业竞争力以及对制造业的影响等方面。

一些学者设计了不同的指标对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的因素进行研究,如王静(2008)运用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服务贸易竞争指数、服务贸易国际市场占有率等指标对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水平进行了分析和评价;黄涛珍等(2010)对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状况进行了研究;徐硼等(2011)以2008--2009 年国家和地方统计年鉴为基础,实证研究了12个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相对水平;曹孜等(2012)研究了影响湖南省和广东省生产性服务业的主要因素,并对其进行了协调度测量。

一些学者运用不同的方法对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力进行了评价,如关辉等(2012)运用因子分析法对辽宁省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进行评价研究;左阳等(2012)以18 个省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区位熵对生产性服务业地区集聚度进行测算和分析;卢斌等(2013)运用DSSM 对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进行了研究;沈飞等(2013)运用DEA 方法研究了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集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及两产业间的耦合关联;席艳乐等(2013)运用面板数据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上海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进行了实证研究。

(三)生产性服务业的人力资源研究

张译均(2013)通过抽样调查,剖析生产性服务业人力资本结构特征、优化困境及根源,进而提出了生产性服务业人力资源结构优化的导向、思路和路径。

如前所述,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有赖于其产业内的人力资源的竞争力;而目前的研究成果中,有大量的是对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力进行研究,而对生产性服务业的地区人力资源的竞争力则很少涉及,这也是本文的研究意义所在。

三、生产性服务业的地区人力资源优势的分析

(一)数据来源

由于中国在2003 年对服务业的行业分类标准进行了较大调整,从原来的11 个行业调整到14 个行业,因此本文主要对2004 年以来中国服务业的空间分布进行统计描述分析。考察的产业范围为服务业中普遍认同的6 类生产性服务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交运仓邮),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信息服务),金融业,房地产业,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商务服务)以及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科技服务)。各行业的指标采用各地区按行业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数据来自《中国统计年鉴》(2005--2013)。

(二)生产性服务业的地区人力资源优势的分析方法——区位熵

区位熵(Location Quotient,又称区域专业化率)是评价区域优势产业的基本分析方法,是由哈盖特(P. Haggett)首先提出并运用于区位分析中,在衡量某一区域要素的空间分布情况,反映某一产业部门的优劣势,以及某一区域在高层次区域的地位和作用等方面;通过计算某一区域产业的区位熵LQ,可以找出该区域在全国具有一定地位的优势产业,并根据区位熵LQ 值的大小来衡量其专业化率。LQ 的值越大,则专业化率也越大。

地区j 的产业i 的区位熵指数计算公式为:

式中:LQij为j 区域i 产业的区位熵;Lij为j 地区i 产业的指标值;Li为全国i 产业的指标值,即为j 地区全部产业的指标值,即

若LQij<100%,则表示j 区域的i 指标值相对于全国水平来说处于劣势;

若LQij=100%,则表示j 区域的i 指标值相对于全国水平来说处于均势;

若LQij>100%,则表示j 区域的i 指标值相对于全国水平来说处于优势。

(三)生产性服务业的地区人力资源优势的分析

通过对交运仓邮等6 类生产性服务业31 个地区2004--2012 年分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的区位熵及其均值的计算,得到如表1 所示的6 类生产性服务业的区位熵均值;为分析31 个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的专业化程度,也同时排序列出了区位熵不小于100 的地区。

1. 东部地区,10 个省市的生产性服务业的人力资源具有较强的专业性和集聚性,其产业结构已经具备了知识与技术密集的特征。6 类生产性服务业的2004--2012 年区位熵均值中除科技服务为96 外,其余均高于100;在交运仓邮具有优势的13 个地区中占有4 席,在信息服务具有优势的7 个地区中占有5 席,在金融具有优势的10 个地区中占有6 席,在房地产具有优势的10 个地区中占有7 席,在商务服务具有优势的6 个地区中占有6 席,在科技服务具有优势的6 个地区中占有3 席。

2. 东北地区,3 个省的生产性服务业的人力资源的专业性和集聚性逐渐增强,其产业结构正在向知识与技术密集转化。6 类生产性服务业的2004--2012 年区位熵均值中除房地产为88、商务服务为67 外,其余均高于100;在交运仓邮具有优势的13 个地区中占有3 席,在信息服务具有优势的7 个地区中占有1 席,在金融具有优势的10个地区中占有1 席,在房地产具有优势的10 个地区中占有1 席,在科技服务具有优势的6 个地区中占有1 席。

3. 中部地区,6 个省的生产性服务业的人力资源尚不具有专业性和集聚性,仅在个别产业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6 类生产性服务业的2004--2012 年区位熵均值均低于100;仅在交运仓邮具有优势的13 个地区中占有3 席,在金融具有优势的10 个地区中占有1 席。

4. 西部地区,12 个省市的生产性服务业的人力资源亦不具有专业性和集聚性,仅在个别产业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6 类生产性服务业的2004--2012 年区位熵均值均低于100;仅在交运仓邮具有优势的13 个地区中占有3 席,在信息服务具有优势的7 个地区中占有1 席,在金融具有优势的10 个地区中占有2 席,在房地产具有优势的10 个地区中占有2 席,在科技服务具有优势的6 个地区中占有2 席。

四、生产性服务业的地区人力资源竞争力研究

(一)偏离—份额分析方法

偏 离— 份 额 分 析 方 法(Shift-Share-Method,SSM)是由美国学者Daniel(1942)和Creamer(1943)相继提出,20 世纪80 年代初Dunn 集各家之所长,总结成现在普遍采用的形式。偏离—份额分析方法从产业结构和竞争力因素两个方面解释区域经济增长速度的差异。

偏离—份额分析法是把区域经济的变化看作为一个动态的过程,以其所在或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为参照系,将区域自身经济总量在某一时期的变动分解为三个分量:份额分量(National Growth Effect)、结构偏离分量(Industria1 Mix Effect)和竞争力偏离分量(Shift Share Effect),以此说明区域经济发展和衰退的原因,评价区域经济结构优劣和自身竞争力的强弱。

表1 2004~2012 年中国分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区位熵及优势排序

假 设Fi(T) 表 示T 时 期 全 国i 产 业 的 产值,Fij(T) 表 示T 时 期j 区 域i 产 业 的 产 值, 则

设F(T)表示T 时期全国所有产业的总产值,则

ΔFij为j 区域i 产业产值的增加额,Fij(t0)为j 区域i产业的基期产值,Fij(t)为j 区域i 产业的即期产值。Pij+Dij为j 区域i 产业与全国的总偏离量。

根据上述模型,j 区域i 产业产值的增加额由以下3 个部分组成:

(1)全国增长分量(National Growth Effect)

(2) 区域产业结构偏离分量(Industrial Mix Effect)

(3)竞争力分量(Shift Share Effect)

利用公式2 和公式3 对中国4 大区域的生产性服务业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数进行偏离—份额分析,得到表2和表3。

(二)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人力资源区域发展特点

从表2 可见,我国2004--2012 年东部、东北、中部、西部生产性服务业的人力资源区域发展具有以下特点:

1. 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增加了447.99 万人,高于全国份额分量300.12 万人的水平;结构偏离分量为25.41 万人,说明东部生产性服务业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结构优于全国结构,使就业增加;竞争力偏离分量为122.47 万人,说明东部竞争力强使生产性服务业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增加;总偏离量为147.88 万人,占总增长量的比重为33.01%,说明东部发展情况较好。

2. 东北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增加了25.47 万人,低于全国份额分量77.37 万人的水平;结构偏离分量为-8.09 万人,说明东北生产性服务业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结构落后于全国结构,使就业减少;竞争力偏离分量为-43.81 万人,说明东北竞争力减弱使生产性服务业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减少;总偏离量为-51.90 万人,占总增长量的比重为-203.77%,说明东北发展情况不够理想。

3. 中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增加了66.60 万人,低于全国份额分量134.21 万人的水平;结构偏离分量为-10.52 万人,说明中部生产性服务业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结构落后于全国结构,使就业减少;竞争力偏离分量为-57.08 万人,说明中部竞争力减弱使生产性服务业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减少;总偏离量为-67.60万人,占总增长量的比重为-101.50%,说明中部发展情况亦不够理想。

4. 西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增加了113.17 万人,低于全国份额分量141.48 万人的水平;结构偏离分量为-6.82 万人,说明西部生产性服务业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结构落后于全国结构,使就业减少;竞争力偏离分量为-21.50 万人,说明西部竞争力减弱使生产性服务业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减少;总偏离量为-28.32 万人,占总增长量的比重为-25.02%,说明西部发展情况亦不太理想。

(三)中国生产性服务业的人力资源区域竞争力情况

表3 列出了4 大地区生产性服务业2004--2012 年的6 类产业人力资源竞争力偏离情况,可见:

1. 东部地区,交运仓储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增长低于全国水平、竞争力最强,但产业结构不够合理;房地产的竞争力最弱;其他4 类生产性服务业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增长均高于全国水平。

2. 东北地区,金融和商务服务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增长低于全国水平,生产性服务业的6 类产业的竞争力均较弱,且交运仓邮的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表2 2004--2012 年生产性服务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区域偏离分析比较表

表3 2004——2012 年生产性服务业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区域分产业竞争力偏离分析比较表

3. 中部地区,金融、商务服务和科技服务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增长低于全国水平,房地产的竞争力较强,交运仓邮的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4. 西部地区,交运仓邮和科技服务的城镇单位就业人员增长低于全国水平,房地产和商务服务的竞争力较强,交运仓邮的产业结构不够合理。

五、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对策分析

为促进我国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结构优化与升级,特提出如下发展政策建议:

(一)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区域交流合作

地区间产业发展不平衡的客观存在,就要求各地区快速发展其生产性服务业的同时,也应加强区域间的交流与合作,而且服务业在区域间和行业间也存在着溢出与反馈效应(李惠娟,2014)。因此,一方面各个区域应突出其生产性服务业的优势地位,形成优势产业的集群效益,如上海的金融优势、北京的商务服务优势、湖北的交运仓邮优势、陕西的科技服务优势等;另一方面,区域间在人才资源、金融资本、科学技术、产业链上的合作与交流,也会使不同地区各展所长、互为市场、优势互补、共同受益。各区域间生产性服务业的交流与合作应以市场机制为主、社会机制和政府机制为辅的合作方式,采用自贸区、高新区、产业园等创新模式,利用信息网络交流、第三方合作平台等新业态进行(王世豪、王苹苹,2014)。

(二)加强生产性服务业基础设施建设

交通、通讯、信息、教育等基础设施是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先决条件。纽约的曼哈顿CBD 在约23 平方公里的狭小区域内拥有210 万个就业职位,占纽约市各类经济活动就业职位的60%;其中金融、保险、房地产就业职位占纽约市就业职位的比重高达90%。曼哈顿CBD 商务人才高度集聚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优越的地理位置,曼哈顿处于哈德森和依德森河的交界处,是美国的运输交通枢纽和航运中心。东京的新宿CBD 的商业集聚地区则通过交通格局区分为车站周边型、街区型、住宅区型、道路型等地区。这种商业集聚方式虽然是政府强力规划的结果,但也充分考虑到了人才的活动地域和生活便利程度——东京市的地铁和公交的利用程度全球第一,而CBD 交通路段也是全世界最有效率和秩序的地区。这对于促进产业市场发展和人才工作以及流通的有效性起到了关键作用(蒋三庚,2010)。

(三)优化生产性服务业产业内部结构

东部、东北、中部和西部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结构各有特色,也各具比较优势,应根据各自的经济发展水平、产业发展程度、基础设施条件以及企业经营状况等有选择地鼓励和支持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同时税收、规制、环保政策等促进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地区政策,应集中在有增长潜力的生产性服务业上,促进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链延伸、价值链拉伸、产业互动融合,在支持制造业发展的同时,提升生产性服务业的实力。

1. 东部地区:密切联系高新技术产业与制造业,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高产出和高端化

根据以上分析可见,东部地区的生产线服务业具有明显的竞争优势,未来的产业结构优化,应积极向与高新技术产业紧密联系的信息服务业和商务服务业的发展,以带动东部地区生产性服务业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等投入要素的数量与质量的提升,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高产出;同时,还应通过与制造业相关的产业进行积极互动,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高端化,形成大都市发展模式,参与国际大都市的竞争。

2. 其他地区:承接东部制造产业转移,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集聚、优化产业结构

抓住东部地区制造业向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转移的契机,在积极承接产业转移的同时,促进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强交通、通讯、信息、教育等基础设施建设,进而优化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交运仓邮)的产业结构;同时积极承接东部地区和国际服务业的转移,进行服务外包,吸引国际、国内生产性服务企业投资,形成局部地区的生产性服务业的集聚,通过生产性服务业的服务作用,促进当地产业集群的形成与发展,为发挥其生产性服务业的既有优势、提升其生产性服务业的竞争力,实现生产性服务业的快速发展。

3. 通过强化与制造业的融合,实现区域内产业融合以及生产性服务业的产业结构优化

产业融合体现在三个层面上:其一是制造业内部的产业融合;其二是产业链上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其三是区域内的产业融合,表现为制造业和服务业在一个特定空间上的集群式发展(丁向阳,2005)。作为产业区域融合高级阶段的集群式发展,意味着大量制造业企业和服务企业在某一个小范围空间上的集中,并在此基础上实现集聚经济、适宜的创新与学习环境以及合作竞争的互动机制等诸多产业集群效应。服务业和制造业的集群式融合发展既可能源自企业对技术和资金外部性的考虑,即大规模生产、专业化投入服务、专业化劳动力、新思想以及现代基础设施等;也可能是由于企业对技术创新、非正规学习、合作竞争、知识共享和溢出、网络协作、区域品牌等有利环境的向往。因此,各地区应分析研究各自的制造业和生产性服务业的优势产业,通过税收、规制等产业集群政策促进地区优势产业的融合,以进一步提升各产业集群区的发展水平和国际竞争力,吸引更多的现代制造企业和新兴生产性服务企业的进入(王朝阳、夏杰长,2008)。

(四)加大生产性服务业人力资源培养

生产性服务业具有高投入、高产出的特性,其投入和产出过程需要大量的集知识型、创新型、技能型、复合型和合作型为一体的人力资本,以及高端的技术资本。而人力资本的形成时间相对较长,因此一方面应加大对教育和培训的投入力度,积极鼓励产学研合作,提高生产性服务业的人才素质和水平,另一方面应采取多种激励措施吸引国内外高质量人才进入到生产性服务业,构建“产业引人、产业聚人、产业留人、产业培人”的生产性服务业人才引进和培养的新型发展模式。

1. 强化产学研相结合的人才培训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关于创新高校人才培养机制,加快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培养高素质劳动者和技能型人才的战略部署为生产性服务业的人才培养提供了新的思路。各地政府和相应的职能部门应根据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方向、人才需求数量与特征,结合本地区实际,进一步探索和创新产学研的合作模式,充分发挥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和科研院所的作用。高等院校应主动适应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适时对学科专业、教学计划、课程内容等教学环节进行必要调整;职业院校应进一步优化和强化具有优势的职业教育体系,增强就业稳定性、提高就业质量;科研院所应通过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发现和培养创新型、复合型人才;企业一方面向高等院校、职业院校及时传递人才需求信息,另一方面通过技术合作、项目研究、咨询策划、培训讲座等形式促进校企合作。同时,进一步强化社会资本功能,通过降低民间资本投资培训机构的资金、税收等门槛,引进一些专业的、有影响力的教育培训和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以求在中短期内提高企业员工的职业化程度和专业水平。

2. 建立多元高效的人才激励机制

建立人力资源配置的市场调节机制,构建和完善劳动力市场体系,建立人才预警机制,提升人才自我调节能力,搭建人才交流服务平台;建立健全体现生产性服务业特点的、由资本、知识、技术、管理等要素决定的人才薪酬体系,实现薪酬与价值的对等(杨力,2014);优化设计人才晋升通道,拓宽人才发展空间,最大限度地实现人尽其才。

3. 优化工作环境,吸引多方人才

著名的百老汇、华尔街、中央公园、联合国总部、大都会艺术博览馆等著名建筑设施在纽约的汇集,形成了对各种人才持久不变的吸引;而在伦敦CBD 工作的外企高层管理人员中,98%的高管认为工作环境促使他们更加了解全球商务,90%认为商业文化激发了其积极性且提供了更好的职业发展空间;94%称宽松的生活方式有助于他们吸纳更多不同意见(蒋三庚,2010)。因此,良好和宽松的工作环境,不仅有利于生产性服务业人才的聚集,还能为生产性服务业人才的发展提供广阔的创新平台。

1. 曹孜、鲁芳、彭怀生:《产业转移背景下生产性服务业发影响因素分析》,载《科技进步与对策》,2012 年第4 期,第74–79 页。

2. 刁慕蓉、庄丽娟:《我国六省市服务业竞争力的总体评价及对策研究》,载《财贸研究》,2004 年第4 期。

3. 丁向阳:《融合与发展》,北京出版社,2005 年版。

4. 丰志勇、刘瑞翔、陈燕:《长江三角洲城市服务业竞争力评价研究》,载《工业技术经济》,2008 年第3 期,第61–64 页。

5. 关辉、王坤明:《辽宁省各城市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评价实证研究》,载《江苏商论》,2012 年第6 期,第99–102 页。

6. 黄涛珍、田家林:《略论长三角生产性服务业水平、结构及与其他产业的关系》,载《经济问题》,2010 年第12 期,第33–37 页。

7. 蒋三庚:《著名CBD现代服务业人才聚集借鉴》,载《北京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 年第4 期,第8–11 页。

8. 李惠娟:《中国三大经济区间服务业溢出和反馈效应——基于三区域间投入产出分析的视角》,载《当代财经》,2014 年第6 期,第102–110 页。

9. 刘书瀚:《天津服务产业竞争力指标体系设计与综合评价》,载《现代财经》,2005 年第3 期,第44–48 页。

10. 卢斌、曹娜娜:《基于DSSM 的安徽省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研究》,载《华东经济管理》,2013 年第11 期,第171–176 页。

11. 沈飞、吴解生、陈寿雨:《生产性服务业对制造业集聚、竞争力提升的影响及两产业耦合关联的实证研究》,载《技术经济》,2013 年第11 期,第50–56 页。

12. 孙林岩:《服务型制造理论与实践》,清华大学出版社,2009 年版。

13. 王静:《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国际竞争力问题研究》,厦门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年。

14. 王世豪、王苹苹:《粤港服务业区域合作的创新模式——基于共生和PLC 理论的视角》,载《区域经济研究》,2014 年第6 期,150–154 页。

15. 王朝阳、夏杰长:《制造业与服务业区域融合:对京津冀地区的一项分析》,载《经济与管理研究》,2008 年第10 期,75–79 页。

16. 席艳乐、易莹莹:《生产性服务业发展与上海制造业国际竞争力的提升》,载《统计与决策》,2013 年第4 期,第92–95 页。

17. 徐硼、聂鹏:《区域生产性服务业竞争力评价》,载《理论月刊》,2011年第3 期,第160–163 页。

18. 杨力:《中国经济转型背景下现代服务业人才培养战略研究》,载《改革与战略》,2014 年第4 期,127–131 页。

19. 张译匀:《生产性服务业人力资源结构优化的研究》,载《长春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年第5 期,第93–94 页。

20. 庄丽娟、刁慕蓉、胡学冬:《广东服务业国际竞争力的评价与对策分析》,载《华南农业大学学报》,2004 年第4 期,第36–41 页。

21. 左阳、王硕:《我国生产性服务业地区集聚度的测算及其特征分析——基于省际面板数据的区位熵研究》,载《现代管理科学》,2012年第8期,第76–78页。

22. Browning C,Singelman J. The emergence of a service society. Springfield:National Technical Information Service,1975.

23. Daniels W. Service industries. Great Britain: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85.

24. Greenfield H I. Manpower and the growth of producer services. New York: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1966.

25. Martinelli,F. A Demand-Oriented Approach to Understanding Producer Services in P. W. Daniels,and F. Moulaert (eds.) The Changing Geography of Advanced Producer Services. London: Belhaven Press,1991.

26. OECD. OECD Employment Outlook. Paris:the Secretary - General of the OECD,2000.

猜你喜欢

生产性竞争力服务业
观图释义:《红楼梦赋》与《〈红楼梦赋〉图册》的生产性传播
自动化正悄然无声地重塑服务业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少数民族传统医药知识生产性保护研究
服务业:从一二三到三二一
谈《网络技术专业生产性实训》项目教学实施
基于生态的京津冀生产性服务业发展探讨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2014上海民营服务业5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