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太平春》传承信息研究

2015-03-09黄寿恒

文山学院学报 2015年4期
关键词:壮剧

黄寿恒

(广西民族大学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太平春》传承信息研究

黄寿恒

(广西民族大学 文学院,广西 南宁 530006)

摘要:平调唱本《太平春》是珍贵的壮字古籍。它将北路壮剧看家唱腔正调的历史追溯到了1681年。它夹带着两个剧情梗概。三个文本为梳理壮剧发展史和师传谱系提供了丰富的线索。

关键词:唱本;《太平春》;壮剧;艺师

一、《太平春》文本概况

《太平春》是广西百色市田林县壮剧艺师闭克坚先生收藏的一册文献。20.1cm ×13.2cm大小,线装本,纱纸材质。扉页写“岑黄班合書 (央白平調)太平春(唱部) 大清康熙二十年編立 黄福祥抄本 民國元年記”。正文共十首,每首都有标题,依次是:《亥問魯》《問喜事》《問蘭麼》《問保瞞》《問包公》《問神農》《問觀音》《問唐皇》《問嫩聖》《唱清皇》。汉译依次是:《唱开头》《唱喜事》《唱新居》《唱保寨》《唱包公》《唱神农》《唱观音》《唱唐皇》《唱正月》《唱清皇》。每首篇幅16~56句不等,总共312句,每竖行两句,每句五字。《亥問魯》和《問喜事》的正文前分别有“中爺”和“横賴”,另有在旁校勘的字5个。整本正文共计5×312+3× 10+2×2+5=1599字。扉页与正文皆为毛笔手写正楷字体,从右至左竖排,以繁体为主,也有个别不是繁体,如“独”字。

在封面封二之间的对折空间中,夹有两张纱纸,各26.5cm×20.1cm,部分已被虫蛀损坏,分别是剧目《三姐下凡》和《张喜龙女》的剧情梗概,从右至左竖排,以繁体为主。《三姐下凡》落款是“黄福祥抄”,《张喜龙女》的落款信息较为丰富,故将后者添加标点转换成简体字抄录在此(难认字标为“囗”;不改错别字):

《张喜龙女》(《换妻》):

说话从前,甫农有一少年,姓张名喜,其父早亡,母子二人日子难渡,靠打鱼为生。一日,捉得单眼鱼去买,人见可怕,走了几街仍卖不出,放回河中,让鱼回生。鱼甚感谢。此鱼正是龙王之三女,名叫彩妮,见张善心,有意相助。有次张喜打不得鱼,囗囗报母,悲伤投河。幸得彩妮搭救,并愿婚配,囗囗养母。张喜不依,打不得鱼。经彩妮多次劝告,勉强答应,带回见母,拜堂成亲不表。

且说正月十九,城上庙会,人山人海。张喜夫妻同行看热闹,当天有财主王金银外游,选美作乐,到街歇,问店。店答庙会美女多端,大伙同往庙会囗。王见彩妮美如仙女,回来派媒说亲,一次不成,二次财同去,说我囗囗喜换妻。彩妮答应,加房换房地换田。财主答后,当众写好囗书,永不反悔。换后,将要成亲之时,彩妮全身发热放光,财主难以近临,晕迷自死。张喜夫妻团园。剧终。

朱胜明原著,黄从善再编,嘉庆八年书。

黄福祥再录,民国三年记。

二、央白与平调

今天的央白村是田林县旧州镇下辖的村屯,辖有央白上屯、央白中屯、央白下屯。李锦芳先生调查发现,“广西田林、西林和隆林一带现代‘央×’类地名丰富,当地壮族还能绘声绘色地叙述布央人如何逃难而来,如何开垦了田地,有的还租给壮族耕种”[1]3,央白正是这类地名,可惜《太平春》里没有明显反映布央人的语言和社会生活。

清央白与平调的关系得从旧州说起。旧州街古称“龙圩”,目前当地壮语称旧州街为“hɯː1luːŋ2”,与汉名“龙圩”有音译对应。龙圩于元朝致和元年(1328年)成为安隆州治所,四百年后,清朝雍正七年(1730年)移西隆州治到扁牙,后又迁到新州(今属隆林各族自治县),龙圩设守府,从此称为“旧州”[2]1- 3。从明清司署庙宇、粤东会馆、关帝庙、城隍庙、观音庙、文昌庙、北府庙、岑氏宗庙、法国教堂、武显将军及一品夫人合葬墓等众多遗址看,明清时期旧州的文化曾经繁盛一时。即便是行政中心东移到潞城乡、乐里镇之后,“解放前的旧州古镇商贸也是较繁荣的。有大兴街、月盛街、广东街三条街。交易活动主要在大兴街,街道长200米,宽5~6米,街道铺卵石等。”[3]

发生在旧州的文化大事,至今仍被世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北路壮剧的第一次搭台演出。据《田林县志》梳理,北路壮剧是在八音班的基础上形成的。明代初,壮族群众已组织起八音班,每逢红白喜事、欢庆、集会,演奏八种乐器(时代不同,八种乐器亦有所区别,当时是唢呐、笛子、二胡、琴、小鼓、小锣、小镲、铜铃[4]4,只奏不唱。清朝顺治年间,旧州常有马帮和客商歇宿,来自各地的人常常坐在宿店门前闲谈,或表演各地的民间说唱。旧州街及其周边村镇的八音班从中得到启发,将旧州壮族山歌的曲调加以改进,创作出【平调】,配以民歌的内容进行演唱,是为“八音坐唱”。经过“板凳戏”“门口戏”“游院戏”“地台戏”的发展阶段,逐渐产生了对唱、角色、化妆、舞蹈等戏剧要素,八音班由乐团向戏班演变。清乾隆年间,从四川学戏回来的那度屯山歌手杨六练将那度和旧州的两个戏班组合成“龙城班”,于乾隆三十年(1767年)在旧州街搭起戏台,演出《农家宝铁》,角色有6个,表演有程式,念唱用壮语。[2]769这场演出被田林县认为是“标志北路壮剧演化基本定型”[5]1。

“后来,杨六练返回那度办戏,‘龙城班’由朱胜明执主,央白‘戏歌班’由岑如、岑宗执主。”[4]6那度屯在旧州街西南,央白屯在旧州街南部,央白距旧州街更远,也有兼职演戏和唱歌的班子。田林北路壮剧十代杰出艺师,出生成长于央白的有岑如/岑宗、岑秀龙/岑会明、黄从善、廖法伦①、黄永贵,占五代之多,这与央白在“八音坐唱”“板凳戏”“门口戏”“游院戏”“地台戏”等阶段的充分发展不无联系。

但【平调】是不是央白人所创,已难证实。《太平春》多处把“vuen歌”与“diuh调”并举,如以下五句:

句1:

句2:

句3:

句4:

句5:

句1的“vuenmoq”之前有动词“gueg做”,故解释为名词性的定中词组“新歌”。句2的“vuenmoq”只能解释为“歌新”。两处应均是说山歌歌词新,因为一乡一镇范围内的山歌调子相当固定,倘若央白八音班标新立异编出新的山歌调来服务于一方百姓,势必难以得到当地百姓的认可。“diuh调”虽是从“vuen歌”改进而来,但已分清界限,有了专属名称,因此,名词“vuen”仅指山歌,不兼指【平调】。

句3和句4组成排比,只有前三字的结构相同,在没有押韵束缚的情况下,句4没有与句3“gueg做”相呼应的动词,表明后二字并不追求结构相同,“diuh调”无须跟“vuen歌”一样充当宾语,所以句4的“diuhmoq”是主谓词组“调新”。句5的“Vuen bingzdiuh raeuz moq(唱起咱们的新平调)”既可以是说唱词新,也可以是指【平调】这个调子问世不久带着新鲜感,还可以是指央白班子所唱【平调】调子进行了创新。参照句4,第三种可能性更大。【平调】是八音班改造旧州山歌,配以唱词,用来增加演出节目,赚取出场费维持班子运转的。“每个八音班都在技艺上钻研提高,按四句一首进行改革,平调因而诞生。”[4]49如是这样,当时各地的【平调】很有可能是不尽一致的,央白的八音班为了提高竞争力,自然要标榜自己的调子更新鲜、更好听,这倒可以解释《太平春》强调“diuhmoq(调新)”和标写“央白平调”的原因。

央白艺人的改革创新精神,在土戏登台表演之后,依然延续。岑如、岑宗嫌【平调】曲律平缓,一曲四句不便换气,演唱吃力,便改为一曲唱两句。到晚年,兄弟俩发现【平调】连唱两句不便于后台提示唱词,又将【平调】改为一句,每句头尾有衬腔和间奏。演员唱了一句,趁间奏听幕后提示下一句唱词,避免了许多忘词冷场的现象。他们的弟子黄从善为树立【平调】作为主要唱腔的地位,给【平调】正名,叫做【正调】。【正调】后来跟随时代和观众的审美标准继续有所变化和提高,到了廖法伦时代,趋于定型,这便是当前北路壮剧的看家唱腔。[4]50- 54

三、《太平春》里的作者

(一)岑黄班

岑黄班的传承谱系目前尚无资料可考,这个班名应是表示班中有岑姓和黄姓两位领头人物,也许是岑姓班主和黄姓班主将各自的班子合并,故取名“岑黄班”。据闭克坚艺师介绍,“太平春”的意思是,改土归流以后,人民生活得到好转,生产得到发展,那个时候没有土匪,没有兵荒马乱,地方太平,百姓安居乐业,感觉像是处于生机勃勃充满希望的春天。这与最后一首《唱清皇》歌颂国泰民安的主题相符。“唱本”的意思是这本书是专门用来唱的,没有道白。应是先有唱诗的流行,男婚女嫁、乔迁之喜、过新年等等喜庆热闹的日子,当地百姓,至少是有钱人家,喜欢延请八音班奏乐歌唱,以此助兴。这种民间曲艺形式,至今在田林县境内还能见到,是由农村业余壮剧团表演的。主人家请剧团去演戏,在吃饭之后、演戏之前,剧团就拉起乐器,演唱恭贺的话语。闭克坚说:“《太平春》不是剧目,都是歌唱村寨、唱新年、唱保寨、进新房,但是剧团都应该要懂这个,你剧团不会,人家请去恭贺喜事,你要什么来唱?”笔者2014年4月15日到旧州街上采访龙圩剧团时,虽然他们没有唱本,但是剧团团长能张口即来,歌颂主人家寨子好。歌词大意是寨子风水怎样的好,寨口怎样符合风水,寨里房子怎样漂亮,父老乡亲怎样热情而幸福,与《太平春·唱保寨》不大相同。时过境迁,百姓的审美观也会发生变化,要求现在的唱词与古代一致,当然是不切实际的,何况同一时代里,各班子团队所唱的词儿也一定不尽相同。岑黄班挑选优秀的唱词,记录成册,主观上方便排练,客观上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献遗产。他们说“岑黄班合书”,归为集体创作,体现了团结精神,可见这是一支有活力的团队。至于岑黄班是纯粹的八音班,还是既唱八音又演土戏的戏班,则需要更多的材料来推测。

(二)朱胜明

《太平春》内夹《张喜龙女》剧情梗概的原著者朱胜明,是旧州壮剧艺人供奉的祖师。黄福祥曾将其父黄永贵所作的一首诗传给闭克坚,诗曰:“一杨二岑黄廖杨,弹唱本地好风光。先师恩惠凝甘露,历代歌声传四方。”这首诗记述了六代的土戏艺师,但黄福祥不清楚全部所指是谁,这激发了闭克坚开展土戏历史调查的使命感。调查结果,“一杨二岑黄廖杨”分别是杨六练、岑如/岑宗、岑秀龙/岑会明、黄从善、廖法伦、杨莲。六代艺师的戏剧人生均有不凡成就,朱胜明未在列,是由于他对于土戏发展所做的贡献不及同时代的杨六练和岑如/岑宗。

丘振声、潘其旭先生曾在旧州见到写着“旧州列代前传后奏祖师朱胜明之神位”的牌位。采访了游扬等旧州壮剧艺人后,丘、潘二位先生的记录是,“初期的壮剧班叫做‘壮汉班’,因为那时主要使用邕州官话(属西南汉语方言桂柳话——原注),壮话用得较少,只是偶尔用在插科打诨的说白中”,“唱壮话是在‘反乱’即太平天国革命运动之后”,丘、潘据此认为:“‘土戏’这种纯粹的壮剧形式的形成,离现在只有100多年或更多一点时间。”[6]然而,以闭克坚为代表的田林县文化人的调查结果,比丘、潘的更为详实可靠。闭克坚从19岁起,为了学习壮剧艺术,几乎走遍了演过壮剧的村寨,一方面向老艺人请教做戏表演,一方面调查壮剧历史,掌握了很多戏班的传承谱系。资料显示,游扬所在“螺阳剧社”可追溯到1764年由杨六练合并那度屯八音班和旧州地台戏班而成立的“龙城班”。杨六练到四川老家做生意而折本,学戏之后回到旧州,于乾隆三十年(1765年)率“龙城班”用壮话演出搭台戏,这段经历,是由杨六练的后代、那度人杨公春1964年告诉闭克坚的。三年后,杨六练回那度另组戏班,“龙城班”交由旧州街上人朱胜明执主。所谓“土汉班”是指称清末黄永贵早期组建的戏班。黄永贵(1853~1914)曾是读书人,到南宁应考,被邕剧迷住,弃功名而学邕剧,回来旧州后,先后组建“万和班”和“共和班”,都是模仿邕剧,导致唱念夹着土话和邕州官话。“共和班”虽曾应邀于光绪十三年(1887年)到梧州演出,但旧州当地听惯土戏的群众并不认可,称之为“土汉班”,有戏谑之意。“土汉班”后来放弃汉语,改吸收邕剧的其他特点,专心演回土戏,是在从梧州回来之后,距离太平天国首都天京陷落(1864年)十余年。2014年4月,闭克坚向笔者展示从田林县六隆镇岭屯剧团新发现的一本剧情梗概集,纱纸材质,竖排繁体毛笔书写,封面有“央白班,土戏,廖法伦用本,咸丰十年春”等字样。咸丰十年(1860年)春,太平军正在江南与清朝官兵激烈交战;黄永贵不满十岁,尚未登上戏剧舞台。这本廖法伦用过的剧情梗概集,是“土戏”称谓远早于“土汉班”的铁证。

(三)黄从善

黄从善生卒年不详,男,央白人,嘉庆十年(1805年)仍在世传戏,是田林县北路壮剧十代杰出艺师当中的第四代。他对北路壮剧的贡献有:将壮剧主要腔调【平调】更名为【正调】;音乐伴奏从只拉正线发展为正反合声;向外传戏甚多,足迹远至隆林、富宁。旧州镇八渡口戏班曾有“黄从善先师之位”的牌位,黄从善因此获得“先师”封号。[4]171《张喜龙女》虽然可能是从兄弟剧种移植过来,但改编成了“甫农(壮族侬人支系自称)”的故事,故事情节曲折,文字简练,体现了黄从善较高的汉语水平和编剧水平。

(四)黄福祥

黄福祥(1896~1964),男,是黄永贵到田林县八桂乡平六屯上门后养育的第三子。从小继承父业,功底深厚,生、旦、文、武全能,唱、做、念、打俱佳。因有拳术功底,尤其擅长武旦,成功塑造过花木兰、穆桂英、樊梨花、杨金花等舞台形象,被群众誉为“樊梨花”。他的成就有:表演技艺高超,武打变化多端、花扇刚柔相济、唱腔婉转清新;每到一地教戏,都为当地戏班绘制戏服;将马骨胡的半反线改为大反线伴奏,加强了表现力;创作

【正调慢板】【丑角调】等唱腔;在田林、隆林、富宁等地传戏频繁,仅在田林县境内就教出20多个戏班;启用女演员,改变了壮剧以前男扮女装的做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参加百色地区、桂西壮族自治州等级别文艺汇演,获得“民乐特等奖”等荣誉。群众尊称他为“老师”。黄福祥带出的优秀徒弟有其子黄芳声和卢福海、闭克坚等人,他鼓励闭克坚为土戏奉献毕生精力,亲手把黄永贵所传下的《台符》②与他手抄《太平春》和34个剧本交给闭克坚。从“编立”“原著”“再编”“再录”“记”等落款用词看,黄福祥是有意识的对前人作品做抢救性的誊写的(闭克坚猜测是因为进入民国,改朝换代了,其父黄永贵命他抄写的),可以相信他誊写时的态度是认真、严谨的,再者,民国元年(1912年)黄福祥只有16岁,刚登台表演一年,尚无资历对古本进行删改,应不会任意添加“嘉庆八年”、“康熙二十年”等字眼,也应不会对《太平春》的字句擅自改编。

四、闭克坚与《太平春》

闭克坚(1938~ ),男,生于田林县利周瑶族乡百达屯,1958年上门到凌云县朝里瑶族乡六作村那巴屯定居。闭老从小学习土戏,10岁即登台表演,17岁时正式成为黄福祥的徒弟。闭老曾向笔者介绍他与《太平春》有关的经历,大体是:

1964年6月,黄福祥在百色传艺,因病在地区医院住院。闭克坚多次探望,细心照顾,让黄福祥深受感动,交给闭克坚36册土戏文献,嘱咐他代代相传,继承师志。这36册本子,除了《太平春》和《台符》,其余是剧本,一本是一幕戏,一本能唱一晚上。有些剧目,闭老看的京剧、粤剧、彩调里都没有发现,是壮剧独有。有几本是北路壮剧还未进入搭台阶段之时的平地戏提纲,写“第一场”,接内容,“第二场”,接内容,还没成剧本,是提纲戏。有些剧本的年代比《太平春》久远,有一本写“定国宝珠,康熙五年演,平地戏”,还有“田子金,顺治末年演”。这些可以证明《太平春》之前已有土戏(平地戏)了,可惜后来付之一炬。“文革”时期,禁唱风流歌,禁演古装戏,闭老于1968年在表演《秦香莲》时,被红卫兵拉下台来,游街批斗、殴打监押,受尽耻辱,险些送命。家中的土戏物件也惨遭厄运,剧本和戏服被烧毁。在红卫兵来抄家之前,闭老将自认为最重要的三本——《太平春》《台符》和《侬智高》装在油盐罐里,埋在菜园中。三本幸免于难,是帮助后人研究壮剧的极其珍贵的历史文物。

在闭老当时的眼里,《侬智高》之所以珍贵,是因为侬智高是壮族英雄,昆仑关战败后曾在今天田林县八渡瑶族乡建设营垒,英雄足迹留在田林;《太平春》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历史悠久,并且与剧本有别;《台符》之所以珍贵,是因为它是土戏掌台请师用本,内列土戏师传之名。后两本又是重中之重,是作为土戏传承人必须掌管的信物,是壮剧师傅身份的标志。闭老打算交班给传承人黄景润时,将这些交给黄景润保管。

值得一提的是,1979年,百色地区文化会议在田林召开,各县与会代表在讨论壮剧历史时,有西林、隆林、凌云等县代表发言认为他们是北路壮剧发源地。闭老把这三本献出来,并用长期调研所掌握的大量材料,缕清了北路壮剧起源于田林县旧州镇,传播于西林、隆林、凌云、富宁等地的历史线索,获得与会代表的赞成。

注释:

① 《田林县戏曲资料汇编》《广西北路壮剧教程》等材料将田林北路壮剧师传第五代和第六代写作“廖法轮”“杨连”,据闭克坚口头介绍,应是“廖法伦”“杨莲”。

② 笔者发现《台符》比较神秘,恐涉及土戏的行业禁忌,故未对《台符》进行深入了解。

参考文献:

[1]李锦芳.布央语研究[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2000.

[2]田林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田林县志[G].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6.

[3]盘康.田林旧州古镇[M].广西百色市政协文史和学习委员会编.百色古镇(下)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11.

[4]田林县文化局.田林县戏曲资料汇编[G].油印本,1986.

[5]政协田林县委员会.广西北路壮剧教程[M].北京:北京燕山出版社,2011.

[6]丘振声,潘其旭.壮剧历史及其发展中几个问题的探讨[C]//廖明君主编.壮剧艺术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2008.

(责任编辑王光斌)

A Study on the Inheritance Information of Tai Ping Chun

HUANG Shou-heng
(School of Humanities, Guangxi University for Nationalities, Nanning 530006, China)

Abstract:The ‘Ping’ tune songbook Tai Ping Chun is a precious ancient book of Zhuang nationality character. The book traces the history of ‘Zheng’ tune, which is the major one of north Zhuang drama tunes, back to 1681. Moreover, it attaches two synopsis. The three texts provide rich clues to combing the development history and inheritance history of Zhuang drama.

Key words:songbook; Tai Ping Chun; Zhuang drama; artist

作者简介:黄寿恒,广西民族大学文学院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学专业2012级硕士研究生。

基金项目:广西硕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壮字古籍《太平春》音律研究”(YCSW2014122)。

收稿日期:2015 - 04 - 12

中图分类号:J825.7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 - 9200(2015)04 - 0001 - 05

猜你喜欢

壮剧
戏曲专业语文教学引导学生分析剧本人物形象的方法探究
百年壮剧 壮乡大地上的艺术瑰宝
壮剧《牵云崖》“一赶二”的创作分析
探索有效发挥云南壮剧保护的主体职责
壮剧的本质内涵及传承发展
大象无形铸英魂
壮剧来啦
广西壮剧的保护与继承研究
非物质文化遗产开发式保护背景下广西壮剧孵化研究
政府行为及政策导向的二次文献分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云南壮剧保护研究(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