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励志鸡汤是个坑

2015-03-07唐映红

创业家 2015年11期
关键词:王健林鸡汤励志

励志鸡汤是个坑

唐映红高校教师、心理学者

励志鸡汤如精神鸦片,创业者能不喝就别喝。

在政府号召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时代,创业成了许多人的事业。从经济学角度看,更多的人创业当然是一件看起来很美的事,它可以减轻就业压力,而创业过程又能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但创业成功对于创业者来说,却是一件不折不扣的小概率事件。创业容易,过程艰辛,最终能够成功的寥寥无几。对许多年轻人来说,满腔热情,点滴创意,少许资金,就能义无反顾地踏上创业之路。特别是在移动互联网高速发展的情境下,募资、揽才、营销都空前的便捷。

创业的大门固然宽敞明亮,但创业的过程却艰辛如同穿越漫长的荆棘丛林,挫折、危机甚至失败如影随形,任何一个环节的懈怠都可能带来无尽的煎熬;有时候哪怕每个环节都充分准备、做足功课,也难以窥见预期的成功画面。

正是因为创业成功相对于全民创业的盛举来说是一个小概率事件,那么也就意味着大多数,甚至绝大多数创业者不过是小概率的分母,只有极少数天时地利人和都具备的幸运者能在分子的位置上享受艳羡的目光。

所以,对于大多数准备或已踏上创业之路的创业者来说,自我激励是必不可少的。那些有幸创业成功的佼佼者,便成为了万众瞩目的榜样,他们的创业故事成为人们争相传诵的励志鸡汤:像马云如何从一名职校的老师,从一间翻译社开创出庞大的商业帝国;像王健林如何从一名转业军官、基层公务员一步一步荣升为世界级跨国富豪。对许多创业者而言,他们的起点比马云、王健林更高,他们创业筹备的资源也超过当初的这些榜样,励志鸡汤一喝,似乎荆棘变坦途,天涯成咫尺。

如果创业之初踌躇难迈,创业中途进退维谷,那么励志鸡汤或能鼓舞斗志,排除杂念,克服情绪上的障碍,专注于事业的发展,以至达成最后的成功。但如果喝太多励志鸡汤,则将增加蹈入各种陷阱的可能,反而误判前途,拖累事业。

励志鸡汤与其他各种心灵鸡汤一样,之所以脍炙人口、广为传播,就在于它够简洁明了地把成功与某一特质强有力地联系起来,例如:坚持、坚持、坚持(重要的事情说三遍)就能成功。但事实上,任何创业成功都不是一件简单的事,也不是简洁明了的某一特质就能解释的。最终的创业成功要仰仗太多错综交织的因素,个人的判断力和努力、创业的资源和时机都只是众多因素之一二;特别是其中一些偶然性因素,事前难以预 测。

显然,将导致成功的因素简单化、鸡汤化,很容易使创业者低估创业难度,似乎坚持、坚持、再坚持就能通关。殊不知,即使是“坚持”,也需要仰赖具体的情境。即便是采访到创业成功者本人,也未必能揭示出客观的相关规律来。从心理学角度看,创业成功者在回顾自己创业成功的历程时,会不由自主地高估自身的能力或努力因素,而低估情境因素。这在心理学里被称为“自我服务偏见”,是人类普遍的认知偏误之一。因此,不能将创业者自传、访谈录等奉为圭臬,只能作为参考。

不仅如此,励志鸡汤在将成功故事简单化表达的同时,为了迎合糊涂的庸众,内容里糅杂了许多似是而非甚至是捏造的励志段子在里面。如将普罗大众都在热传的励志鸡汤视为创业指南,最大的可能不是它助你一臂之力,而是把你带到坑里。

更需要谨慎和防范的是,励志鸡汤往往通俗易懂,迎合了人们潜抑的内心期望,所以读起来很令创业者受用。相比于去钻研具体的业务和市场,直面挫败和困难,励志鸡汤更像是解乏祛痛的精神鸦片,使人顿时觉得神清气爽、醍醐灌顶。在含辛茹苦的创业历程中,人类的本性是不由自主地趋利避害,不愿去面对和妥善解决令人尴尬的挫折、伤及自尊的失败,最好能闭上眼睛小憩一会儿,睁开眼睛烦恼就烟消云散。励志鸡汤在很大程度上能够让人像抓救命稻草一样,将挫败归咎于似是而非的简单原因,从而避免去剪不断理还乱的一团乱絮中抽丝剥茧地寻求解决方 案。

由此,建议那些决意要开启创业大门,或者跋涉在创业之路上的年轻人,口渴了喝瓶矿泉水,励志鸡汤能不喝就别喝。

猜你喜欢

王健林鸡汤励志
呆雏配忠犬,鸡汤对狗粮
吹牛
DIY鸡汤
吹牛
生活励志
牛人的退稿信,我们的励志课
“差钱”也演“励志”剧
王健林 亚洲首富
鸡汤热线
励志之情对里隐 嵌名之趣联中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