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540例不良反应的综合分析

2015-03-06马丹华冯丹宇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南京000中国药科大学南京98

药学与临床研究 2015年6期
关键词:复方注射液氨基酸

李 明,马丹华,冯丹宇,孙 骏*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南京 000;中国药科大学,南京98

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540例不良反应的综合分析

李 明1,马丹华1,冯丹宇2,孙 骏1*
1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中心,南京 210002;2中国药科大学,南京211198

目的:探究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引起不良反应(ADR)的一般规律和特点,为安全用药提供参考。方法:对2012~2014年江苏省内上报的1540例复方氨基酸注射液ADR报告中的患者年龄、性别、原患疾病、用药原因、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临床表现等方面进行统计和分析。结果: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引起的ADR在大于60岁年龄段构成比高,且在用药半小时内发生多。ADR累及机体的多个器官和系统,以胃肠道构成比最高。结论:未显示基本药物的风险增高,临床应加强该药合理用药的管理。

复方氨基酸;不良反应;分析

氨基酸是蛋白质的基本组成单位,而蛋白质是构成人体组织和生理活性物质的主要成分,是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是临床最常用的肠外营养药,检索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总局网站,国产品种共有批准文号515个,进口品种批准文号1个。为了解我省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特点和影响因素,对江苏省2012~2014年复方氨基酸不良反应报告表进行了汇总和分析。

1 资料与方法

复方氨基酸制剂一般由氨基酸、糖、电解质、微量元素、维生素及pH值调整剂等配制而成。从二次世界大战应用于伤病急救开始,目前已在临床广泛应用。根据病人不同的生理需求先后研制了营养型复方氨基酸、肝病用氨基酸、肾病用氨基酸、代血浆用氨基酸等多类复方氨基酸制剂。

本研究在江苏省药品不良反应监测数据库以怀疑药品选择“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不良反应发生时间选择 “2012年1月1日至2014年12月31日”,评价结果选择“可能”、“很可能”或“肯定”,检索出复方氨基酸注射液不良反应报告表。

运用Excel对患者性别、年龄、原患疾病、用药原因等资料进行分析。

2 结 果

检索得到有效不良反应报告表1540份,其中2012年457份,2013年479份,2014年604份。

2.1 性别与年龄

在1540例不良反应报告中,男、女分别为696例、844例,各占45.19%和54.81%。年龄分布:1~20岁86例(5.59%),21~40岁225例(14.61%),41~60岁477例(30.97%),>60岁752例(48.83%)。

2.2 原患疾病

在1540例中,原患疾病占首位的是恶性肿瘤,共有473例(占30.71%)。其次是消化系统疾病,如急性肠炎、肠梗阻、胃炎等,共有268例 (占17.40%)。再次是肝胆疾病,如胆结石、肝硬化、急性胰腺炎等,共有173例(占11.23%)。另外,外伤、术后、妊娠期及产后的能量补充也都占有一定比例。

不良反应对原患疾病的影响:使病程延长的有18例(占1.17%),加重病情的有8例(占0.52%),不明显的有1514例(占98.31%)。

2.3 再次使用可疑药品是否出现同样反应

对报告表中“再次使用可疑药是否出现同样反应”选项,共有234份报告(占15.19%)选择再次使用该怀疑药品,其中116例出现同样不良反应,86例不明,32例未再出现。

2.4 合并用药情况

在1540例中,单独用药1356例(占88.05%),合并用药184例(占11.95%)。合并用药中,合并用丙氨酰谷氨酰胺最多,共79例,见表1。

表1 合用药品情况

2.5 不良反应报告涉及品种和严重程度

在1540例ADR报告中,涉及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品种20个。见表2。

表2 发生ADR的复方氨基酸注射液品种

根据报告类型统计,新的不良反应报告有530份(占总数34.42%);根据不良反应严重程度统计,严重的不良反应报告有51份(占3.31%)。

2.6 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在1540例中,ADR发生时间最短的为用药后1 min,最长的为用药后13天。不良反应发生在输液当天的有1407例(占91.36%),其中有492例是发生在输液后的30 min内(占31.95%)。见表3。

2.7 累及系统/器官及临床表现

在1540例中,ADR涉及多系统/器官损害,其中消化系统损害发生率最高,最多见的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见表4。

表3 不良反应发生时间

表4 ADR累及系统/器官分布

2.8 不良反应转归

在1540例中,转归分别为好转968例 (占62.86%);痊愈569例(占36.95%);未好转2例(占0.13%);死亡1例(占0.06%)。

3 讨 论

3.1 报告数量呈增长趋势,但从严重病例构成比未见基本药物风险增高

从检索结果可见,复方氨基酸注射液的不良反应报告表数量逐年增长,这与全省不良反应报告数量的总体趋势基本一致。由表2可见,涉及复方氨基酸18AA的报告表数量最多,这可能与该药品被收载于《2012年国家基本药品目录》有关。复方氨基酸18AA的严重病例构成比(2.90%)低于其他复方氨基酸注射液(3.46%),提示并未因为列入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而使用该药品的风险增加。

3.2 不良反应发生时间与文献报道基本一致

从表3知,不良反应大多发生在用药后30 min,这与其他文献报道一致[1-2]。对于60岁以上老人的构成比最高,以及用药后30分钟内发生不良反应构成比高的原因,在上述文献均有分析。本调查发现,20~40岁男性患者数不到女性的一半,40岁以后比例逐步接近,结合原患疾病和不良反应描述的分析,可能为女性在生育阶段因流产或产后使用氨基酸,导致该年龄段女性使用复方氨基酸的人数多于男性,从而导致不良反应报告数较多。

3.3 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系统以消化系统为主

统计显示消化系统损害的构成比最高(36.81%)。关于不良反应累及的器官系统,不同文献报道存在差异,谢奕如等[3]统计结果显示,全身性损害构成比最高,都娟等[4]认为,变态反应构成比最高,这可能与不同统计人员对不良反应的分类标准不同有关。本文结合原患疾病的分析,消化系统损害构成比高的原因可能与以下因素有关:患者的原患疾病以肿瘤最多,消化系统肿瘤患者原有恶心、呕吐等症状,原患疾病的原有病状与药品不良反应导致的消化系统反应在临床上不易区分;肿瘤患者接受化疗或放疗多数会出现消化系统反应,虽然本次统计显示1540份报告中单独用药占88.05%,但考虑临床用药现实状况,以及患者的原患疾病,可能大部分报告表只由填写人员上报了怀疑药品,因此不能排除其它药品(如放疗、化疗药)导致的消化系统反应;另外,输入复方氨基酸的速度过快或者剂量偏高时,血液中其含量迅速增加,从而刺激胃肠道黏膜的迷走神经感受器,反馈给下丘脑的呕吐中枢,引起恶心、呕吐[5];复方氨基酸作为外源性物质进入体内后引起组织胺释放并选择性地作用在肠道平滑肌的H1受体,会引起肠痉挛[6]。

3.4 应加强对临床用药安全性的管理

虽然1540份报告显示不良反应对原患疾病影响不明显占98.31%、转归为 “好转”或 “痊愈”占

99.81%,但从原患疾病统计可见,部分上呼吸道感染、发热、糖尿病、高血压、感冒的患者被处方以复方氨基酸,其临床合理性值得商榷。有过敏性疾病和药物过敏史的患者更易发生药物变态反应[7],但本次统计发现15.19%的患者在使用复方氨基酸出现不良反应后,再次使用可疑药品又出现不良反应,可见临床对此现象未给予重视。

因为不良反应报告表提供的信息有限,且目前我国没有官方的药品说明书数据库,所以对患者使用复方氨基酸注射液是否符合说明书规定,品种选择是否适当较难准确认定。对此,希望临床对安全、合理用药加以重视。

[1] 何芳芳.139例复方氨基酸注射注不良反应分析 [J].海峡药学,2013,25(12):214-5.

[2] 李峰梅.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21例不良反应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4,7(12):85.

[3] 谢奕如,蔡德,林 燕,等.194例复议氨基酸注射液不良反应/事件报告分析 [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2011,20(4):192-4.

[4] 都 娟,彭荣珍.复议氨基酸注射液不良反应文献分析[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04,4(2):16-117.

[5] 李细维.输复方氨基酸出现不良反应的原因分析及护理[J].河北中西医结合杂志,1997,6(5):862-3.

[6] 成秋香,徐根发.静滴复方氨基酸致剧烈腹痛一例报告[J].中华护理杂志,1991,26(8):372.

[7] 李世荫,周劲松.药物变态反应好发因素的临床研究——病人因素[J].药物流行病学杂志,1997,6(2):75.

Analysis of Adverse Reaction Caused by Compound Amino Acid Injections

LI Ming1,MA Dan-hua1,FENG Dan-yu2,SUN Jun1*
1Center for ADR monitoring of Jiangsu,Nanjing 210002;2China Pharmaceutical University,Nanjing 211198

Ob jective:To study the characteristics of adverse drug reactions (ADR)induced by compound amino acid injections and provide a reference for the safe use of drugs.Methods:A total of 1540 ADR cases of compound amino acid injections in Jiangsu Province during 2012-2014 were collected and analyzed on age,gender,disease,occurrence times of ADR,clinical manifestations,etc.Results:The constituent ratio of age over 60 was the highest.The onset of ADRs was usually within 30 min after injection.ADR involved multiple organs and systems in the body and the ratio of gastrointestinal tract involvementwasthe highest.Conclusion:The risk ofessentialdrugsisnotincreased,while the management of rational drug use should be strengthened.

Compound amino acid;Adverse drug reaction;Analysis

R969.3

A

1673-7806(2015)06-590-03

李明,男,副主任药师 E-mail:526540057@qq.com

*通讯作者孙骏,女,主任药师 E-mail:574278909@qq.com

2015-09-05

2015-10-29

猜你喜欢

复方注射液氨基酸
胰岛素受体底物氨基酸相互作用网络鲁棒性研究
诺保思泰®阿加曲班注射液
饲料氨基酸释放动态对猪氮素利用影响的研究进展
脑梗塞患者采用疏血通注射液与丹红注射液治疗的疗效及安全性
复方丹参滴丸治疗高血压的疗效判定
鱼腥草注射液在养猪生产中的妙用
鹅掌柴蜂蜜氨基酸组成识别研究
复方参蓉汤加减治疗脾肾两虚型斑秃的临床疗效观察
低蛋白日粮平衡氨基酸对生长猪生产性能的影响
Protective effects of Fufang Ejiao Jiang against aplastic anemia assessed by network pharmacology and metabolomics strateg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