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霍奇金淋巴瘤初诊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状况

2015-03-05胡妍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杭州310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6期

胡妍婷(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 杭州 310000)

老年霍奇金淋巴瘤初诊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状况

胡妍婷
(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二医院,浙江杭州310000)

〔摘要〕目的探讨霍奇金淋巴瘤初诊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及生存状况。方法选取2002年5月至2009年4月来该院接受治疗的初诊为霍奇金淋巴瘤的老年患者100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生存状况。结果多数霍奇金淋巴瘤初诊老年患者为男性且居住在城镇;患者病理分型以结节硬化型、混合细胞型为主,病理分期Ⅲ、Ⅳ期人数多于Ⅰ、Ⅲ期,首发症状以淋巴结肿大为主;患者2、3、5年的总生存(OS)率以及无事件生存(EFS)率分别为88%、84%、73%以及82%、71%、58%;经单因素分析可得,病理分期、有B症状、骨髓受累、肝肿大以及血清白蛋白(ALB)降低对老年患者生存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 ;经多因素分析可得,有B症状(RR=3.452)、骨髓受累(RR=4.125)以及肝肿大(RR=4.361)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对于老年患者,霍奇金淋巴瘤是一种可治愈的恶性肿瘤,初诊多处于疾病的中晚期,5年OS率为73.0%; 有B症状、骨髓受累以及肝肿大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

〔关键词〕霍奇金淋巴瘤;初诊;生存状况

第一作者:胡妍婷(1984-),女,硕士,主治医师,主要从事血液病学研究。

霍奇金淋巴瘤是临床上治疗效果好、治愈率高的一种恶性肿瘤〔1〕。目前针对老年患者的各项研究也越来越多〔2〕。本文拟分析我院初诊为霍奇金淋巴瘤老年患者的临床特征和生存状况。

1 对象与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2002年5月至2009年4月来我院接受治疗的初诊为霍奇金淋巴瘤的老年患者100例,男57例,女43例,城镇61例,农村39例。患者病理分型以结节硬化型(53例)、混合细胞型(42例)为主,其他类型为5例;病理分期Ⅲ、Ⅳ期(56例)人数多于Ⅰ、Ⅱ期(44例) ;首发症状以淋巴结肿大为主(78例),结外受累起病为22例。其中,81例初治方案为ABVD方案:多柔比星、博来霉素、长春新碱、氮烯咪胺; 10例初治方案为G-ABVD方案:吉西他滨、多柔比星、博来霉素、长春新碱、氮烯咪胺; 9例初治方案为CHOP方案:环磷酰胺、多柔比星、长春新碱、泼尼松。所有患者均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霍奇金淋巴瘤诊断标准确诊,临床资料均完整,且进行了长期的跟踪与随访;在随访过程中,所有患者均积极配合。排除患有其他癌症、严重的心、脑、肝、肾、肺疾病、精神疾病以及临床资料不全、无法进行正常交流、不愿配合随访的患者。入选患者均签订了知情同意书,并且取得了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同意。

1.2观察指标一般指标:性别、年龄(60~71岁)、首发症状、B症状、淋巴结受累部位、肝肿大、脾肿大等。检验指标:乳酸脱氢酶(LDH)、血清白蛋白(ALB)、淋巴细胞绝对计数(ALC)等。所有患者均进行CT及相关检查,根据Ann Arbor标准分期。总生存(OS)时间:从疾病诊断开始至任何原因引起的死亡或者随访结束,OS率=随访时OS人数/入选研究总人数× 100%;无事件生存(EFS)时间:从接受治疗开始至出现首次复发、疾病进展或者随访结束,EFS率=随访时EFS人数/入选研究总人数×100%。

1.3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6.0软件进行Kaplan-Meier法分析和COX回归模型分析。

2 结果

2.1患者2、3、5年的生存情况随访100例老年霍奇金淋巴瘤患者2、3、5年的OS率分别为88.0%(88例),84.0%(84 例),73.0(73例)以及EFS率分别为82.0%(82例),71.0% (71例),58.0(58例)。

2.2患者单因素预后分析病理分期、有B症状、骨髓受累、肝肿大以及ALB降低对老年患者生存的影响差异显著(P<0.05) ;脾肿大、LDH升高以及ALC降低对老年患者生存的影响无显著差异(P>0.05)。见表1。

表1 患者单因素预后分析〔n(%)〕

2.3影响患者生存的多因素分析有B症状(RR=3.452)、骨髓受累(RR=4.125)以及肝肿大(RR= 4.361)是影响患者生存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病理分期、脾肿大、LDH升高、ALB、ALC、RR值分别为2.194,1.216,1.013,2.245,1.367,且均P>0.01。

3 讨论

美国2011年新发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数量大约占淋巴瘤总数量的11.7%〔3〕,而我国新发霍奇金淋巴瘤患者所占比例大约为10%~15%。目前ABVD方案可以作为霍奇金淋巴瘤早期与晚期一线的化疗方案;Ⅰ、Ⅱ期患者的总生存率显著高于Ⅲ、Ⅳ期患者〔4〕。有研究显示,135例患者中男性78例、女性57例〔5〕。另有研究显示,62例患者中男性42例、女性20例〔6〕。这些研究结果均与本文研究结果具有一致性。

Ohshima等〔7〕研究显示1996~2005年新收治的初诊为霍奇金淋巴瘤,早期与进展期患者的3年OS率,同欧美等国的研究数据相比有所降低。有研究显示,患者的2、3、5年总生存率分别为91.2%、88.0%和80.9%,EFS率分别为81.6%、80.3% 和76.0%〔5〕。另有研究显示,患者2、3、5年的总生存率分别为97.7%、92.2%、80.5%〔6〕。通过比较可知,本研究中患者的生存率较低,说明相比年轻些的患者,老年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生存状况较差一些。

研究显示,病理分型以混合细胞型与结节硬化型为主〔5〕。另外,69.6%的患者以淋巴结肿大为首发症状,病理分型以混合细胞型和结节硬化型为主〔6〕。研究显示,老年霍奇金淋巴瘤患者在病理分期Ⅰ~Ⅳ期人数的分布存在差异,年轻患者中Ⅱ期的人数显著增多;老年患者更多有B症状〔8〕。另有研究显示,霍奇金淋巴瘤初诊时年龄<55岁的成年人患者多数处于病理分期的早期,而年龄>55岁的患者有约55%的处于病理分期的进展期,并且50%的患者有B症状〔9〕。这些研究结果均与本研究结果一致。

ALB水平对于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预后的判断具有一定的临床价值,有望成为早晚期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的一项新的预后指标〔10〕。另外,年龄≥45岁、肝肿大、有B症状是影响患者预后的独立危险因素〔5〕。但是有研究单因素分析显示,脾脏累及对患者的总生存率有显著影响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6〕。

4 参考文献

1郏博,黄燕华,石远凯,等.霍奇金淋巴瘤治疗进展〔J〕.癌症进展,2013; 11(3) : 183-8.

2郑爱青,曲雅静,李静,等.老年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特征、治疗进展及研究方向〔J〕.武警医学,2012; 23(7) : 629-31.

3 Siegel R,Ward E,Brawley O,et al.Cancer statistics,201l: the impact of eliminating socioeconomic and racial disparities on premature cancer deaths〔J〕.CA Cancer J Clin,2011; 61(4) : 212-36.

4付晓红,陈碧君,马萍,等.霍奇金淋巴瘤综合治疗的临床分析〔J〕.实用癌症杂志,2014; 29(1) : 93-6.

5周佳丽,吴修进,代阳,等.135例初治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分析〔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4; 35(4) : 304-8.

6万文丽,田磊,王晶,等.62例霍奇金淋巴瘤患者临床特征与预后分析〔J〕.中华血液学杂志,2013; 34(7) : 618-21.

7 Ohshima R,Motomura S,Hashimoto C,et al.ABVD chemotherapy for Hodgkin lymphoma at a single institute〔J〕.Rinsho Ketsueki,2010; 51 (12) : 1756-61.

8王学文.老年霍奇金淋巴瘤治疗进展〔J〕.实用老年医学,2010; 24 (4) : 338-41.

9 Punnett A,Tsang RW,Hodgson DC.Hodgkin lymphoma across the age spectrum: epidemiology,therapy,and late effects〔J〕.Semin Radiat Onco1,2010; 20(1) : 30-44.

10朱颖杰,赵玮,夏奕,等.血清白蛋白在经典型霍奇金淋巴瘤的临床意义〔J〕.中国肿瘤临床,2011; 38(18) : 1095-8.

〔2013-12-13修回〕

(编辑袁左鸣/滕欣航)

〔中图分类号〕R73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5) 16-4569-03;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16.06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