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我效能对居家不出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2015-03-05梁晓敏李媛媛许凯旋景丽伟邢凤梅华北理工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河北唐山063000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5年16期
关键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

孙 蕾 王 欣 梁晓敏 李媛媛 许凯旋 景丽伟 邢凤梅 张 超(华北理工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河北 唐山 063000)

自我效能对居家不出老年人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孙蕾王欣梁晓敏李媛媛许凯旋景丽伟邢凤梅张超
(华北理工大学护理与康复学院,河北唐山063000)

〔摘要〕目的探讨自我效能干预对社区居家不出人群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将符合条件的社区老年人随机分为干预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干预组在此基础上采取自我效能干预,并于干预的0、6个月进行评价,工具为自行设计的一般资料调查表、简易精神状态评价(MMSE)量表、ADL调查表、健康测量简表(SF-36)。结果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在ADL及SF-36的各个维度得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自我效能干预可有效提高老年居家不出人群的ADL及生活质量,为老年人社区居家不出状态有效干预措施之一。

〔关键词〕居家不出;自我效能干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

第一作者:孙蕾(1994-),女,本科在读,主要从事老年人社区保健研究。

截至2014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占总人口的15.5%,已经进入重度老龄化社会,老年人中丧失或部分丧失日常生活活动能力(ADL)者达0.38亿〔1〕。Sharkey等〔2〕研究显示,居家不出老年人整体ADL低下。也有研究显示,ADL低下可严重影响老年人晚年维持日常生活活动的能力及生活质量〔3〕。刘海娟等〔4〕研究显示,ADL是影响老年人生存质量的重要因素,ADL越差,居家不出发生率越高。

居家不出指个体无医学上外出禁忌,每周外出≤1次,持续时间>6个月。邢凤梅等〔5〕的调查结果显示唐山市社区老年人居家不出发生率为18.8%。自我效能理论指人成功实施和完成某个行为目标或应付某种困难情境能力的信念,广泛应用于个体学习以及健康促进等领域的研究。本研究拟探讨对改善居家不出老年人的ADL及生活质量的效果。

1 对象与方法

1.1对象选取唐山市路北区华岩东里社区60岁以上居家不出老年人40例,采用抛硬币方法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干预组20例,研究对象满足条件:①简易精神状态评价(MMSE)得分≥20分;②每周外出≤1次;③持续时间>6个月;无卧床和(或)痴呆者,无沟通障碍和严重躯体疾病;自愿参与者(与老年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干预前两组人群年龄、性别、配偶、经济收入、住房层次、心理状况和社会交往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最终40例全部完成干预和评价。

1.2方法干预的实施在课题指导教师指导下由课题组5名大学生进行,干预实施前接受指导教师对相关技能的培训。干预组实施自我效能干预结合常规健康教育,对照组实施常规健康教育,时间均为6个月。

1.2.1自我效能干预以自我效能理论为指导,结合专家意见,从亲身体验、间接体验、言语劝导、情绪反应、其他5个层面制定自我效能干预方案〔6〕。

1.2.2常规健康教育本研究为所有研究对象建立微信群,名称为“居家不出”。研究者将老年人邀请进入该群,并教会其查看群里发布的健康教育信息。对不具备使用微信条件者,研究者将定期到老年人家中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内容包括饮食、运动、睡眠、用药等老年人常规保健知识。

1.3研究工具①一般资料调查表由指导教师提供,包括调查人群年龄、性别、文化程度、婚姻状况、经济收入、住房层次、生活习惯、合并慢性病;每周外出次数、持续时间(以月为单位计数)等。②MMSE量表〔7〕:包括时间定向力、地点定向力、即刻记忆、注意力及计算力、延迟记忆、语言、视空间等7个方面,共30项题目,每项回答正确得1分,回答错误或不回答0分,总分范围为0~30。③ADL调查表〔8〕:采用美国Lawton和Brody 1969年制定的ADL量表,Cronbach'sα系数为0.822,由2部分14项内容组成:包括如厕、进食、穿衣、梳洗、行走和洗澡6 项;打电话、购物、备餐、做家务、洗衣、使用交通工具、服药和自理经济8项,总分最高为56分,14分为完全正常,15~21分为有不同程度的功能下降,>22分为明显功能障碍;④SF-36〔3〕:生活质量评定采用WHO推荐的SF-36测评问卷,包括8个维度,生理功能(PF)、生理职能(RP)、躯体疼痛(BP)、一般健康状况(GH)、精力(VT)、社会功能(SF)、情感职能(RE)、精神健康(MH)。根据各条目不同权重按0~100标准计分,然后计算不同维度分量表的平均分值作为最终积分进行评价,分数越高表示健康状况越好。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9.0软件行t检验。

2 结果

2.1干预后两组老年人ADL得分比较干预前干预组与对照组ADL得分无显著差异(18.19±3.98 vs 18.34±4.33,P>0.05)。自我效能干预后居家不出老年人ADL得分降低,ADL能力提高,干预组更明显(15.34±4.33 vs 17.44±4.17,P<0.05)。

2.2干预后两组老年人生活质量比较自我效能干预6个月后,干预组SF-36各维度得分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5),见表1。

表1 干预后两组老年人生活质量比较(±s,n=20)

表1 干预后两组老年人生活质量比较(±s,n=20)

组别 PF RP BP GH VT SF RE MH对照组 66.23±19.17  62.46±23.51  66.12±21.23  58.87±18.34  58.11±18.39  69.74±18.96  62.57±24.36  63.85±21.09干预组 79.91±20.52  77.36±20.81  79.31±21.19  69.76±19.98  74.48±24.27  82.45±19.65  79.76±21.83  80.27±23.56 t/P值 2.29/0.03  2.12/0.04  2.26/0.03  2.29/0.03  2.40/0.02  2.08/0.04  2.35/0.02  2.32/0.02

3 讨论

自我效能在决定个体行为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9〕。本研究通过自我效能干预,使居家不出老年人增加了能力范围内的外出,通过积极有效外出改善其ADL,提高该人群的生活质量。

由于居家不出老年人生活活动范围极度缩小,导致其运动系统活动能力减低及维持日常生活的活动能力下降。本研究显示,通过指导和帮助老年人走出家门,扩大日常生活活动范围,指导老年人掌握在如厕、进食、穿衣、梳洗、行走等方面的技巧并坚持自己独立进行;在打电话、购物、备餐、做家务、洗衣、使用交通工具、服药和自理经济等方面给予针对性帮助,6个月后ADL能力得到改善。

有研究显示,老年人生活质量与其生活自理能力紧密相关,居家不出老年人日常活动范围减少,运动量较少,使心肺功能减低而影响其SF-36量表的身体健康维度〔6,10〕。欧阳敏等〔11〕研究显示,居家不出老年人抑郁的发生率高于非居家不出者,并且多数抑郁老年人因为不愿外出,导致与他人交流减少,产生孤独感及丧失感,而出现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影响了SF-36量表的心理健康维度。本研究表明,通过干预,如鼓励其走出家门并进行适量运动、参与社区活动等,可一定程度增加其运动量及与人群的交流,达到重新调整居家不出老年人躯体及心理健康的目的,提高了该人群的生活质量。

4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统计局.中华人民共和国201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中国信息报.

2 Sharkey JR,Branch LG,Giuliani C,et al.Nutrient intake and BMI as predictors of severity of ADL disability over 1 year in homebound elders〔J〕.J Nutr Health Aging,2004; 8(3) : 131-9.

3韦懿芸,颜艳,王多劳,等.中文版SF-36在社区老年人生存质量评价中的应用〔J〕.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2006; 31(2) : 184-8.

4刘海娟,刘俊杰,张敏,等.河北省老年人生存质量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3; 13(13) : 1137-9.

5邢凤梅,张小丽,王建华,等.老年人居家不出现状及与健康自评、抑郁关系〔J〕.中国公共卫生,2010; 26(2) : 249-50.

6景丽伟,张超,邢凤梅,等.自我效能干预对居家不出老年人心理状况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全科医学,2014; 14(27) : 3260-3.

7罗国刚,韩建峰,屈秋民,等.简易精神状态检查适用人群及影响因素〔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 16(4) : 246-8.

8宋爱芹,郭立燕,梁亚军,等.老年人生活活动能力评定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2; 25(12) : 14-6.

9 Cramm JM,Strating MM,Roebroeck ME,et al.The importance of general self-efficacy for the quality of life of adolescents with chronic conditions 〔J〕.Soc Indic Res,2013; 113(1) : 551-61.

10景丽伟,张超,邢凤梅,等.自我效能干预对社区居家不出老年人心理、外出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实用医学杂志,2014; 30(18) : 3000-3.

11欧阳敏,蹇在金,王蓉,等.高龄老年人卧床不起的临床特点〔J〕.中国老年学杂志,2007; 26(2) : 157-8.

〔2015-01-16修回〕

(编辑李相军)

通讯作者:景丽伟(1980-),女,在读博士,主要从事老年人社区保健研究。

基金项目:国家社科基金项目(13BRK005) ;河北省社科基金项目(HB12SH048) ;唐山市科技局项目(13130209b) ;华北理工大学大学生创新计划项目(X2015198)

〔中图分类号〕R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9202(2015) 16-4652-02;

doi:10.3969/j.issn.1005-9202.2015.16.109

猜你喜欢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生活质量
早期颅骨修补应用于脑外伤治疗中的效果探讨
连续性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康复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脑卒中后患者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康复训练
脑梗死综合康复治疗效果评估及分析
膳食纤维制剂对老年便秘患者疗效及生活质量的影响
降纤酶联合α—硫辛酸和单一药物治疗急性脑梗死患者临床研究及对日常生活活动能力的影响
康复护理在颅脑损伤患者中的应用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