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SWOT-AHP法的大田县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2015-03-03乐通潮苏亨荣范成垚尤龙辉

防护林科技 2015年9期
关键词:大田县

乐通潮,苏亨荣,范成垚,尤龙辉

( 1.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省森林培育和林产品加工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12; 2.大田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福建三明366100)

基于SWOT-AHP法的大田县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发展战略研究

乐通潮1,苏亨荣2,范成垚2,尤龙辉1

( 1.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福建省森林培育和林产品加工利用重点实验室,福建福州350012; 2.大田县林业科技推广中心,福建三明366100)

摘要以闽中林区大田县为例,运用层次分析法( AHP)结合SWOT模型研究非木质资源利用经营活动的影响因素,计算影响因子的权重,进行产业发展的战略分析。提出了大田县非木质资源利用应充分利用资源丰富的优势,抓住林下经济发展政策机遇,以增长型战略,克服各种劣势和威胁,推动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发展。

关键词非木质资源利用; SWOT-AHP法;大田县

非木质林产品资源是指茶叶、花卉、药材、果实、笋竹以及森林景观等除木质资源以外的森林资源[1-3]。随着南方山区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推进,林农依靠林地资源和森林生态环境的优势,开展林下养殖、种植、采集和森林景观等不同形式的非木质利用经营活动[4-6]。非木质资源的开发利用能够促进传统农业和森林工业经营管理变革,为林地精细化利用发挥更强的功能,进一步提高森林的经济价值和附加效益,在保障人类生活的前提下,实现林地和森林的可持续利用[7]。发展非木质资源产业,是增加绿色、提高森林质量与效益的重要途径[8],对于提升林地生产力、促进森林经营方式转变和增加林农的经济收入,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9]。大田县拥有丰富的森林非木质资源,长期以来,山区的林农开发了林下套种药材、花卉、林下养殖、采集干果以及森林景观等多种森林非木质经营模式。

本文以闽中林区大田县为例,利用SWOTAHP方法构建一个完整的定性和定量分析相结合的评价系统框架,量化各影响因素,分析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的竞争态势和市场地位,为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发展战略及发展模式的制定提供依据。

1 研究区概况

大田县位于福建省中部,戴云山脉西麓山区,介于25°29'—26°10'N,117°29'—118°03' E。全县东西宽58 km,南北长76 km,面积2 294 km2,其中林地面积17.36万hm2,森林覆盖率达66.1%。境内地势自西南向东北倾斜,1 000 m以上山峰175座,最高峰为大仙峰,海拔1 553 m,构成以中、低山为主的地貌类型,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

15.3~19.6℃,无霜期280~300 d,年降水量1 491 ~1 809 mm,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土壤肥沃,是发展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的理想区域。

2 研究方法

SWOT分析指基于内外部竞争环境与条件下的态势分析,通过调查列举研究对象的内部优势、劣势与外部机会和威胁等因素,并进行系统分析,得出具有决策性结论的战略分析方法。

层次分析法( AHP)是由运筹学家T.I.Satty在20世纪70年代提出来的一种多标准决策模型,首先将复杂的问题分解为多个层次结构评价问题,再构建判断矩阵,确定评价因子权重,构建完整的评价体系。

2.1 SWOT影响因子

根据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的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列举并分析这四个方面的影响因子。

2.2层次分析法

构造SWOT影响因子,构建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的层次结构指标体系,构造判断矩阵,计算每一层次影响因子的权重和总排序权重,并进行一致性检验。

2.3战略分析

分别以S、W、O、T 4个变量为坐标系4个半轴,以计算出的各个强度对应的点,依次连接后得到战略四边形,求得重心坐标,由重心所在的象限确定战略类型,进而提出发展对策。

3 结果与分析

3.1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的SWOT分析

3.1.1优势分析( S)

( 1)森林资源丰富。大田是我国南方重点林区县,全县林地面积17.36万hm2,占土地总面积的75.7%,森林覆盖率达66.1%,是典型的“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山区县,森林资源极为丰富。县境内拥有以保护南方红豆杉、樟树、闽楠、细柄阿丁枫、黄山松等原生性森林植被的省级自然保护区,植被类型多样、种类丰富。丰富的森林资源为发展大田县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提供了坚实基础。

( 2)利用模式多样。近年来,大田县山区林农已经开展了红菇、梨菇等林下采集类,红豆杉、草珊瑚、金线莲、野菜等林下种植类,养鸡、养蜂等林下养殖类,森林人家等空间利用类,油茶、板栗、茶叶、竹笋等木本粮油类,松脂等次生物质类,共6大类14种非木质资源利用模式,这些不同模式的实践为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发展提供了经验。

( 3)劳动力富余。因城里就业机会较多,山区大量青壮劳力进城打工,尚有老年劳力留守故土,但城区高昂的房价和房租,导致农民工很难在城里安家落户,若非木质产业的发展能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进城打工者将会大量返乡就近就业,因此,从事非木质资源开发利用的潜在劳动力十分充足,而且劳动力价格相对低廉。

( 4)技术经验较好。经过多年的发展,一些非木质资源经营者对特色优势资源的开发,在育种、栽培、养殖、采集、加工及经营管理等方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如制订了福建省地方标准《厚朴栽培技术规范》、东风农场孟坂注册了“仙峰”牌红菇商标、屏山乡内洋村成立东方美人茶叶合作社。

3.1.2劣势分析( W)

( 1)经营粗放。大田县非木质资源利用经营较为粗放,个体经营,缺乏龙头企业带动,规模较小,未形成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管理水平较低,经济效益不高。

( 2)品牌意识差。林农品牌意识淡薄,除了极少数如林下采集红菇申请了“仙峰”牌商标外,大部分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还未产生高知名度的特色产品和知名企业。

( 3)资金短缺。由于信贷融资受限等原因,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发展所需资金缺乏,在新产品引进与研发、深加工和产业链延伸等多方面受到极大影响。

( 4)人才匮乏。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的发展很大程度上依靠技术人员,林区农村条件艰苦,难以吸引高端人才,大部分林农缺乏高新技术,沿用传统的种植、养殖方式,由于掌握种养核心技术,人才很少,导致高投入,低产出。

3.1.3机遇分析( O)

( 1)国家政策支持。《关于加快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2〕42号)文件从国家政策层面为非木质资源的开发利用产业指明了方向,2009 年12月福建省委省政府出台的《关于持续深化林改,建设海西现代林业的意见》(闽委〔2009〕44 号),2012年福建省政府出台《关于进一步加快林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实施“千万林农增收千元工程”,从2013年起连续3年每年安排3 000万元对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的发展进行补助。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迎来了绝佳机会。

( 2)市场广阔。非木质资源开发利用经营采用有机生产方式,其绿色无公害农产品符合社会公众

安全消费环境的需求,提高市场占有率。林业结构调整、林业科技推广、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等从多角度、深层次地推动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的发展。

( 3)合作经济组织兴起。2009年出台的《国家林业局关于促进农民林业专业合作社发展的指导意见》(林改发〔2009〕190号),省市县各地也相继出台了农民专业合作社政策和经费扶持。各地农民专业合作社相继成立,成为推动林农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发展的自愿需求与强大引擎。

( 4)电子商务。互联网技术迅猛发展为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提供了全新的平台,电子商城的普及,让林农轻松利用互联网推介和销售优质的农副产品,互联网+传统经营管理让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达到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

3.1.4威胁分析( T)

( 1)科技支撑不足。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目前林农普遍采用传统方式生产,针对非木质资源开发利用方面的研究成果数量较少,而转化应用的科技成果数量更加有限,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的长足发展。

( 2)缺乏规划。由于林区土地分到各家各户,缺少龙头企业的带动,山区林农个体分散经营,面积小,随意性较强,市场导向性较盲目,没有达到规模化经营和集约生产。全县还未根据生态条件、区位条件、产业基础和森林生态系统承载力等制定非木质资源开发利用发展规划。

( 3)自然灾害多。由于气候变化剧烈,林业有害生物、火灾、干旱、冰雹、暴雨等时有发生,这对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的稳定性发展影响很大。

( 4)物流成本高。非木质资源的生产基地一般位于偏远山区,道路基础设施较差,物流网络覆盖不全,导致运输成本较高,难以新鲜、经济地销售到广大利用电子商务下订单的顾客。

3.2基于AHP的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的SWOT模型

3.2.1大田县非木质资源利用发展战略层次结构

将大田县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发展战略作为AHP模型的整体目标,将优势、劣质、机遇和威胁作为决策目标,将SWOT分析中各个具体的影响因素作为方案层,建立大田县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战略的层次分析模型,其中将优势S中的各个因素分别表示为指标S1、S2、S3、S4,将劣势W中的各个因素分别表示为指标W1、W2、W3、W4,将机遇O中的各个因素分别表示为指标O1、O2、O3、O4,将威胁T中的各个因素分别表示为指标T1、T2、T3、T4,具体见表1。

表1 大田县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战略层次结构

3.2.2运用AHP法确定指标权重根据表1,分别构建优势( S)组、劣势( W)组、机会( O)组和威胁( T)组的两两对比矩阵。选取20位专家、管理者、生产者对影响大田县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的SWOT因素重要性程度按1~9进行打分。

根据各因素的得分构建判断矩阵表2、表3、表4、表5、表6,并计算各因素的权重,同时进行一致性检验。

表2 优势组( S)的判断矩阵

表3 优势组( W)的判断矩阵

表4 机会组( O)的判断矩阵

表5 威胁组( T)的判断矩阵

取每组权重最大的因素,组成新的SWOT判断矩阵,表6。

表6 SWOT组间判断矩阵

3.2.3发展战略层次总排序由表7可知,SWOT模型所有因素对大田县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发展战略选择的影响程度从大到小依次为:利用模式多样、森林资源丰富、国家政策支持、技术经验较好、劳动力富余、市场前景广阔、缺乏规划、合作组织兴起、电子商务渗透、经营粗放、科技支撑不足、资金短缺、人才匮乏、自然灾害多、物流成本高、品牌意识差。

表7 大田县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发展战略层次总排序

3.3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的战略分析

由总优势S、总劣势W、总机会O和总威胁T强度计算:

求得: S =0.091 8,W = 0.041 4,O = 0.072 0,T =0.044 9。以S、W、O、T四个变量构建坐标系,其值在坐标轴上描点,依次连接这4点,得到战略四边形SWOT,如图1所示。战略四边形是SWOT分析的各因素综合作用的反应,是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发展战略选择的一个重要依据,通常由四边形的重心来确定战略类型。

求得重心坐标P( X,Y) = ( 0.025 2,0.013 6)。由图1可知,重心P位于第一象限,因此,大田县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发展应该采取SO增长型策略,克服各种劣势和威胁,推动非木质利用产业发展。

图1 大田县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发展战略四边形

4 结论与讨论

通过以上SWOT-AHP分析,不难看出,大田县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面临的优势>机会>威胁>劣势,战略四边形的重心位于第一象限,建议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发展宜采取SWOT模式中的SO增长型策略。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的优势和机会处于有利地位,应当充分发挥大田县的利用模式多样、森林资源丰富优势,抓住国家政策重视、市场前景广阔和电子商务机会,使其成为自身发展最重要的策略。

针对科技支撑不足和人才匮乏问题,应搭建与科研院所及高校的合作平台,培训非木质资源利用活动的核心技术、引进和推广优选模式、新品种、新技术,加快科技成果转化步伐,形成产、学、研一体化的非木质资源利用发展机制[10,11]。鼓励成立经济合作社,充分发挥合作组织在非木质产品营销的主体作用,利用互联网的电子商城,挖掘市场潜力,提高林农非木质产品的销售水平。通过深化集体林权改革配套措施,吸引更多的资金、技术、人才向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流动,以解决当地非木质资源经营中规模小、龙头企业少、融资、贷款和保险难的瓶颈问题,充分调动经营者的积极性,促进非木质资源利用产业的可持续发展[12]。

参考文献:

[1]李兰英,楼涛,沈月琴,等.非木质资源利用实践研究[J].林业经济问题,2000( 6) : 340-342,372

[2]潘标志.福建森林非木质资源利用[J].中国林业,2004,19: 36

[3]蔡颖萍,刘德弟.非木质资源利用浅析[J].华东森林经理,2008( 2) : 49-52,57

[4]林桂明.南平市生态公益林非木质利用试验初报[J].林业勘察设计,2012( 1) : 175-177

[5]卢萍,罗明灿.非木质林产品开发利用研究综述[J].内蒙古林业调查设计,2009( 4) : 97-100

[6]蔡颖萍.非木质资源利用对浙江山区农民增收的影响研究[D].临安:浙江林学院,2008: 23-40

[7]李岱一,林强.毛竹林丰产培育[M].福州: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2005

[8]高兆蔚.福建省林下经济发展初探[J].林业勘察设计,2012 ( 2) : 9-10

[9]吴娟,姚瑶,骆瑞清,等.林下经济发展综合评价和战略性分析——基于福建省泰宁县、将乐县的Fuzzy-AHP-SWOT分析[J].福建农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4( 3) : 64-69

[10]奉钦亮,覃凡丁,陈建成.基于SWOT-AHP的广西林下经济发展战略选择研究[J].林业经济,2011( 11) : 57-60

[11]林文树,周沫,吴金卓.基于SWOT-AHP的黑龙江省林下经济发展战略分析[J].森林工程,2014( 4) : 172-177,181

[12]张毅.福建省武平县林下经济发展SWOT分析[J].福建林业科技,2014( 4) : 206-209

Development Strategy of Non-wood Resource Utilization Industry in Datian County Based on SWOT Method and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Le Tongchao1,Su Hengrong2,Fan Chengyao2,You Longhui1
( 1.Fujian Forestry of Science,Key Laboratory of Forest Culture and Forest Product Processing Utilization of Fujian Province,Fuzhou 350012,China; 2.Datian Forestry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motion Center,Sanming 366100,China)

AbstractTaking Datian County of Minzhong Forestry Area as research object,influencing factors of non-wood resource utilization was studied combined with SWOT model by using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 AHP) ; the weights of the influencing factors were calculated; industry development was strategically analyzed.It suggested making full use of the rich forestry resource advantages,seizing the good policy opportunity of under-forestry economy,taking the exploiting development strategy,actively responding to various weaknesses and threats,and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non-wood industry.

Key wordsnon-wood resource utilization; SWOT and Analytical Hierarchy Process Method; Datian County

作者简介:乐通潮( 1980-),男,福建大田人,硕士,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生态、湿地、3S集成等研究.

收稿日期:2015-06-11

文章编号:1005-5215( 2015)09-0029-04

中图分类号:F062.9

文献标识码:Adoi:10.13601/j.issn.1005-5215.2015.09.010

猜你喜欢

大田县
“快乐语文”公益讲座掠影
——走进福建省大田县赤岩小学
福建省大田县通联站站长——许俊新
大田县桃源镇东坂畲族村:安良堡
中国美丽休闲乡村
——大田县桃源镇东坂畲族村民宿
大田县王岩——百丈坑矿区灰岩矿床地质特征及找矿意义
基于MODIS的大田县均溪谷地NPP与NDVI相关性的时空变化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