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四个全面”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分析

2015-03-02○杜

党政论坛 2015年8期
关键词:四个全面小康社会依法治国

○杜 栋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全局出发,提出并推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从严治党”重大战略布局。这一重大战略布局绘就出党治国理政的新蓝图,为实现伟大中国梦指明了道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蕴含唯物主义辩证法哲学思维,是注重发展、改革和治理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的必然选择。如何推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落实,同样需要具有系统性的思维、全局化的视野和协同作战的智慧和能力。

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系统性分析

从系统论的观点来说,系统是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诸元素的综合体。

“四个全面”构成了一个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支撑、相得益彰、有机统一的整体。在这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奋斗目标,是我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阶段性目标,具有战略统领和目标牵引作用;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同为支撑,共同支撑和推动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实现。具体地说,全面深化改革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根本路径,全面依法治国是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基本方略;而全面从严治党是实现前面三个全面的坚强保证。可见,四者不仅是一个集合,而且不可分割,具有明显的相关性,是一个复杂巨系统中的四个大子系统。另外,“四个全面”统一体中每一个全面都是一个整体,都由不同的要素和部分组成。这就是说,“四个全面”复杂巨系统也具有阶层性,即存在一定的层次结构。

需要强调的是,“四个全面”不仅相互联系,而且相互渗透和融合。如全面深化改革,包括法治建设和党的建设内容。全面依法治国也内含了运用法治思维、法治方式推进改革和以法治巩固改革成果。而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都要求在党的领导下进行,最终目标都是为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研究一个系统,

必须明确它的目的。与“目的”一词意义相近和相关的术语有目标、指标。系统的目的常常通过具体的目标和指标来描述。系统总是多目标或多指标的,它们分为若干层次,构成一个指标体系。对于“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而言,其战略目标非常明确,这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里有两个基本点需要明确。首先,党的十八大后,小康社会的目标从单纯重视GDP增长转变到如今的GDP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并列实现的目标,体现出党提倡的发展的成果要由人民群众共享的要求;其次,党的十八大把“全面建设”改为“全面建成”,使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战略目标的内涵从经济建设扩大到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建设五大系统,从而形成了“五位一体”总布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应该围绕以上两个基本点展开。具体地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是指到2020年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支配收入在2010年基础上翻一番,如何测度这两大核心指标,并考虑“五位一体”相关的指标,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难题。

目前,关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的研究已经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但是,关于“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的研究才刚刚起步。“建设”与“建成”虽一字之差,但反映出评价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内涵的差异。新形势下,应积极探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指标体系。意思是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只是最终状态目标,还应考虑达到这一状态目标的过程能力。

三、“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整体性分析

所谓系统的观点,首先是整体观点,强调考察对象的整体性,从整体上认识和处理问题。但系统与整体不是一个概念,系统必为整体,整体不一定是系统。系统的整体性又称为系统的总体性、全局性。系统的局部问题必须放在系统的全局之中才能有效地解决。换句话说,系统的整体观点或总体观念、全局观念是系统概念的精髓。

“四个全面”的总体性、全局性是显而易见的。2015年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习总书记强调指出,“四个全面”不是简单的并列关系,而是有机联系、相互贯通的顶层设计。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第一个全面是处于引领地位,后三者同样具有不可替代的地位和作用。只有全面深化改革才能破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深层次的矛盾问题;只有全面依法治国才能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有序进行;只有从严治党才能绘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宏伟蓝图。可以说,“四个全面”是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中心,将其他三个全面聚集在一起的。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既有战略目标,也有战略举措,既有全局又有重点,每一个“全面”都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一个战略目标和三个战略举措可以看作一个目标和三个抓手的关系,具有逻辑统一性。从整体性分析,整体不等于部分的简单相加,系统整体不仅在量的规定性上大于其部分的简单相加,而且在质的规定性上具有其部分所没有的新的性质。从整体性出发去认识和处理问题,将会取得整体飞跃和整体效率。“四个全面”是一个相互关联和渗透的统一战略体系,因此,对“四个全面”必须全面把握、全面坚持,不可偏废。要深入研究“四个全面”的关联性和耦合性,注重统筹谋划、协同配合。另外,必须使整个系统达到最优化,而不是使这个系统中的子系统分别都达到“次优化”。也就是说,“四个全面”中单个方面的优化只是部分质变,“四个全面”整体的优化才是根本性的质变。

“四个全面”中每一个全面,尤其后三个全面必须把其放在“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中来把握。要注重整体效果,做到全局和局部相结合、治标和治本相结合、眼前和长远兼顾。拿全面深化改革来说,它与以往的最大不同就表现在:一是全面,指包括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和党的建设各领域;二是深化,深化就意味着我们要解决那些涉及多部门、跨行业,牵一发动全身的难题;三是兼顾远近,既要直面当前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也要着眼于长远发展,设计好标本兼治的制度。所以,要正确、有序、协调推进改革,就要充分考虑各项改革举措之间的关联性、耦合性,努力做到眼前和长远相统筹、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渐进和突破相衔接。

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协同性分析

哈肯在他的《高等协同学》中认为,协同学处理许多子系统组成的系统,研究子系统是如何合作以形成宏观尺度上的时间结构、空间结构和功能结构的。这些结构以自组织的方式出现。按照协同学的思想,协同性的实质在于强调事物或系统在发展过程中其内部各要素或各子系统之间保持合作性、集体性的状态或趋势。在一个系统内,若各种子系统(要素)不能很好协同,甚至互相拆台,这样的系统必然呈现无序状态,发挥不了整体性功能而终至瓦解。相反,若系统中各子系统(要素)能很好配合、协同,多种力量就能集聚成一个总力量,形成大大超越原各自功能总和的新功能。简单地说,协同就是指系统中诸要素或各子系统间在运行过程中的合作、协调和同步。

“四个全面”是相辅相成、相互促进、相得益彰的,这样协同推进就显得更加重要。注意,这里使用“协同推进”而不是“协调推进”,因为“协调”更多的是处理各个子系统之间的关系,而“协同”不仅包含协调之意,而且更加强调有共同的目标和追求。

进一步讲,协同是指协同作用。这种作用所产生的结果可称为协同效应,这种效应是指开放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相互作用而产生的整体效应或集体效应。对于“四个全面”而言,人们往往只各顾一面,说依法治国,以为就是单一的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问题;谈从严治党,认为这不就是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吗?其实,不管是在四个全面之间,还是每个全面内部,均存在着协同。协同理念最简单的表达公式是2+2〉4。它不是把对象分解还原为各部分之和,而是立足于各部分之间的相互作用。如果四个全面各子系统在运动过程中不发生相互作用,说明这是不存在协同作用的“无序”。换句话说,系统的有序性是由各子系统的协同作用形成的。能不能产生协同效应是衡量“四个全面”成败的标志。

“四个全面”的各个全面在运行中会产生两种截然相反的作用:一是协同的、良性循环的正向作用。这是我们追求的理想效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引领三大战略举措的进步,三大战略举措促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战略目标的实现;另一个是矛盾的、恶性循环的逆向作用。由于四个全面的各个全面分属不同范畴,各自遵循不同规律,它们既相互影响又相互矛盾,违背这些规律,将导致相互间的矛盾、恶性循环。

序参量和支配原理是协同学的两个核心概念。序参量是由子系统的协同而产生,是各子系统集体运动的宏观整体模式有序程度的参量,是为描述系统整体行为而引入的宏观参量。对于“四个全面”而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程度是系统内部各子系统协同的产物,又对其他三个全面子系统有支配作用,是子系统合作效应的表征,所以,可将其作为序参量。它不是外部作用强加于系统的,它的来源在系统内部。一旦序参量形成后,将起着支配和役使子系统的作用,主宰着系统整体的演化过程。

“四个全面”是一个复杂的巨系统。在这一系统里,有一个子系统对另一个子系统的协同问题,还有一个子系统对另外两个或三个子系统的协同问题,甚至还有两个子系统对两个子系统的协同问题。在这里,可以重点考虑以下两个层面的问题: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子系统与其他三个全面每个子系统之间的协同问题;二是可以关注其他三个全面子系统相互之间的协同问题。以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的协同为例来说,我们应该谨防违法改革。不必讳言,改革开放之初,由于我国法治建设的滞后等种种原因,确实存在改革与法律冲突的问题,有些改革确实是在突破“法律框架”基础上开展的。然而随着我国法治建设的进程,改革必须在法治的轨道上前进,注重全面深化改革与全面依法治国的相互协调。

如何协同推进“四个全面”?首先,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在思想上得到最大限度的统一、在共识上得到最大限度的凝聚,才能形成合力。统一思想——凝聚共识——形成合力,形象地再现了从思想意识到现实力量的转化过程。其次,在行动中,要加强统一领导、协调各方力量。前者说的是,没有高层面的领导机制,“四个全面”是难以落实到位的;后者说的是,需要协调各方力量,形成推进建设合力。前者要求党和政府发挥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核心作用,后者要求充分发挥各地区、各部门、各行业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五、结束语

从认识上看,“四个全面”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是相互作用的综合体。具体地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十八大提出的重大战略任务和奋斗目标;全面深化改革为这一目标的实现提供了强大动力;全面依法治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保障;全面从严治党,既是一个重要战略举措,也是其他三个全面的根本保证。我们应在系统科学思想基础上深刻认识“四个全面”。

从实践上看,贯彻和推进“四个全面”是一项非常艰巨而且复杂的系统工程。贯彻落实“四个全面”,需要有科学的观念和方法论指导,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分析给了我们科学的观念,在此基础上,今后应该积极运用系统工程方法论,尤其是大力运用协同学、协同管理和协同发展的理论和方法,力争形成系统设计、整体谋划、协同推进的生动局面,朝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不断迈进。

(责任编辑 矫海霞)

猜你喜欢

四个全面小康社会依法治国
《 2020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凝聚三秦巾帼力量 决胜全面小康社会
依法治国 法平天下
为小康社会提供健康保障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与新媒体发展的关系探析
“德”“法”辨证与依法治国
大同梦想与小康社会
关于依法治国若干问题
坚持依法治国必须坚持依法执政
“四个全面”清晰展现战略布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