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比上年增长3.3%

2015-03-02

中国食品工业 2015年7期
关键词:猪肉进口食品

今年全国夏粮总产量比上年增长3.3%

国家统计局近日发布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夏粮总产量14106.6万吨(2821.3亿斤),比2014年增产447.0万吨(89.4亿斤),比上年增长3.3%。

国家统计局农村司高级统计师侯锐说,2015年夏粮增产得益于面积增加和单产提高。2015年全国夏粮播种面积为27692.3千公顷,比2014年增长0.4%;因播种面积增加增产54.8万吨,对增产的贡献率为12.3%。

2015年全国夏粮每公顷产量达到5094.0公斤;因单产提高增产392.2万吨,对增产的贡献率为87.7%。夏粮单产提高的主要原因是政策力度大、气候好、灾情轻。

上海实现蔬菜、粮食等十大类食品可追溯

截至今年初,上海市累计发放食品生产、食品流通、餐饮服务等许可证21.9万张,其中食品流通许可证占68.5%。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管局最近会同多方共同努力,全面实现蔬菜、水果、水产品、粮食及其制品、畜产品及其制品、禽类及其制品、乳品、食用油、酒类、豆制品10大类食品的生产流通环节可追溯。

目前,上海市正在通过制定地方法规,明确食品安全追溯体系的品种范围、信息公开范围。同时,上海将依靠云技术和大数据,建立食品安全信息大平台,统一食品商品代码,对进沪产品实现代码追溯。据悉,即将推出的《上海市食品安全信息追溯管理办法》追溯范围将主要涵盖粮食及其制品、畜肉、禽类及其制品等。

北京将建食品药品互联网监管平台

北京市食药监局相关负责人近日表示,未来三年,本市将设立1500个社区食品安全监测站点,持续扩大食品药品监测覆盖面,着力消除监测盲点。北京市将为街乡、社区等基层监测站点的一线执法人员配备高通量、高灵敏度的便捷式快检设备,提升基层食品安全风险防控和处置能力;对近500家企业(生产基地)自检实验室进行清理整顿;为全市500个社区配置快检设备,加强人员培训和设备管理。

除强化监测体系末端——基层社区、企业的食品安全监测能力,还将利用云平台、大数据分析等现代信息手段,建立起覆盖独立网站、第三方交易平台、店铺等多种形式的食品药品互联网监管平台,利用现代搜索技术发掘网上违法案件线索。

北京王府井假冒“稻香村”乱象被整顿

北京王府井工商所近日加大了对王府井大街周边商户的注册商标专用权保护行动工作力度,重点针对“稻香村”、“全聚德”等注册商标的侵权行为进行检查,共检查商户20余家,查扣假冒“稻香村”包装30余件,立案两起。王府井大街的稻香村乱象已是常态,挂着“稻香村”招牌的商铺不下10家,却无一是北京稻香村门店。

北京稻香村负责人表示,继前门店之后北京稻香村将在北京的旅游市场逐步发力,这一渠道的开拓规划旨在让更多到北京旅游的外地游客可以购买到地道老字号糕点。

广东:婴幼儿配方乳粉追溯系统覆盖率已达六成

记者从广东省食品药品监管局获悉,婴幼儿配方乳粉电子追溯系统目前在该省的覆盖率已达到60%,各地市主要销售婴幼儿配方乳粉的场所均可实现“扫码知身份”。

为了进一步加强婴幼儿配方乳粉的质量安全,提振消费者对食品安全的信心,广东省于2014年启动了婴幼儿配方乳粉电子追溯体系建设,并于今年1月开始在全省范围内推广该系统。据悉,随着溯源系统的网络触角不断延伸,其作用已开始显现,半年来广东通过该系统精准处理了5批次不合格产品。

此外记者了解到,消费者可以通过APP资源登记已购买的乳粉,如果监管部门抽检发现问题乳粉,追溯系统便可第一时间发短信通知消费者,最大程度地降低危害。

麦德龙供应商伪造卫生证书被判刑

近日,经上海市闵行区法院审理,上海柚子郎实业有限公司相关负责人许某等三人因伪造国家机关证件罪,受到缓刑到三年有期徒刑不等的判处。根据举报,上海出入境检验检疫局会同公安机关,近期从设在上海的锦江麦德龙现购自运有限公司(以下简称“麦德龙”)两年法定存档期的档案资料中提取到2000余张涉嫌伪造的《卫生证书》,涉及麦德龙公司在内地近80家超市门店。这些涉嫌伪造的《卫生证书》均来自麦德龙供应商——上海柚子郎实业有限公司。该公司的主要产品是蜂蜜柚子茶、蜂蜜芦荟茶、蜂蜜柠檬茶等。本月16日,上海市食药监局表示,将对麦德龙全面检查索证索票台账制度的落实情况,对经手人员严格处理,对是否存有食品安全问题展开调查。

猪肉价格创三年新高 下半年仍旧看涨

今年以来,国内猪肉价格一反过去三年的跌势,大幅反弹。有数据显示,短短数月,猪肉涨幅已创下三年内新高。市场人士认为,生猪存栏量的下降是猪价持续上涨的主因,未来肉价上涨仍是主基调。

分析人士认为,养殖业长期亏损致很多中小养殖户退出是此次肉价上涨的主因。除生猪产能淘汰,减少能繁育母猪数量原因外,仔猪成本不断增加,养殖户看涨预期强烈等等导致肉价上涨。随着4月份以来生猪价格的持续反弹和生猪供求关系的不断改善,养殖户对后市猪价一直持乐观态度,普遍预期生猪价格还会继续上涨,养殖户压栏待涨心理较重,加剧了猪源阶段性偏紧的局面。

市场认为,虽然肉价已出现大幅上涨,但上涨因素仍多,下半年生猪价格仍将继续上涨。不过,规模养殖户的饲养规模相对稳定,生猪市场供应结构日益优化等因素也使得猪价很难长时间大幅攀升。

国产大豆价格下跌 专家建议尽早出售

6月春播结束之后,东北大豆供应增加,而下游需求却并不旺盛,导致近期国产大豆价格下跌。今年大豆产量继续减少基本成为事实,所以可以预见的是,国产大豆的命运会每况愈下,难以走出瓶颈。郑州粮食批发市场高级分析师杨京分析认为,目前大豆销售情况不乐观与季节和进口量有必然联系。总体看来,当前国产大豆正处于阶段性供过于求的阶段,由于当前农户手中大豆库存高于往年,而夏季需求清淡,南方销区进口豆大量替代,导致近期价格下行压力巨大。今年大豆种植面积下滑造成产量下降的利好对短期价格走势影响不大。去年,一些豆农在观望中选择了“惜售”。但是杨京建议,从目前的情况看,建议豆农在操作上要继续抛售。

厦门截获12万罐进口“问题”啤酒

厦门海沧检验检疫局日前对一批12万罐西班牙进口啤酒进行现场查验时发现,该批货物包装破损、酒液泄露、酒瓶发霉,品名种类与进口商申报货证不符,而且同一罐啤酒存在两排不一致的保质期喷码,不符合我国食品安全法规定,也违背了国际通行食品生产流通惯例。经追查,该批货物为进口商在国外市场通过中间商采购,进口商无法提供产品合格检测报告和生产商信息及联系方式,也无法提供产品真伪追溯佐证材料。

厦门海沧检验检疫局相关人士介绍,在国内盛行的进口食品国外扫货模式中,不合格进口食品比例正日趋上升,质量安全隐患已凸显。据悉,新的食品安全法明确规定,进口商应当建立境外出口商、境外生产企业审核制度,境外出口商、境外生产企业应当保证向我国出口的食品、食品添加剂、食品相关产品符合食品安全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的规定和食品安全国家标准的要求,并对标签和说明书内容负责。

墨西哥龙舌兰酒出口中国遭到质检障碍

在期盼了六年后,墨西哥公司GRUPO NORSON将在10月到11月对华出口第一批共计22吨猪肉。对华出口猪肉是2013年中墨两国政府签署的一系列协定之一,中国政府已经为墨四家企业颁发出口猪肉许可。2014年中国共进口猪肉10.49亿美元。墨企业认为对华出口猪肉将成为墨猪肉出口业的一个新里程碑。虽然墨猪肉出口有着很大潜力,但去年墨西哥猪肉贸易逆差为11.32亿美元,创造了新历史记录。据美国农业部预计,到2017年墨西哥将超过俄罗斯成为全球第二大猪肉进口国。

全球首款蓝葡萄酒发售

一群年轻的西班牙人发明了世界上第一款蓝色葡萄酒。据报道,Gik是一款来自西班牙西北部比埃尔索的蓝葡萄酒,由六位二十多岁的年轻人用红白葡萄酿成。他们与巴斯克地区大学和西班牙海产品研究与技术中心合作,用了两年的时间来研发这款酒。基酒用红白葡萄酿成,然后添加花青素和靛蓝色素将酒变成蓝色,并用甜味剂软化葡萄酒。

这款非传统葡萄酒主要针对年轻消费者,追求不同的葡萄酒体验。“我们想创造一款创新而大胆的产品以适应不断变化的世界,葡萄酒行业需要一场小小的革命。”第一批酒通过Gik网站发售,售价10欧元/瓶,计划根据需求在西班牙不同酒厂生产。六个创始人以前都没有酿酒经验。

2015上半年香槟酒出货量数据发布

据法国香槟酒行业委员会(CIVC)最新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6月,香槟酒全球出货量为1960万瓶,较往年同期略有小幅下降。纵观2015年上半年,香槟酒全球总出货量达1.09亿瓶。其中法国本土占总出货量的52.4%,维持在5700万瓶;另有2600万瓶和2590万瓶香槟酒分别销往欧盟和其他国家,各占总出货量的23.8%。

其中,法国本土及欧盟国家对酒庄和果农香槟有着不同程度的偏好;而由合作社出产的香槟酒则在除法国和欧盟以外的其他国家有着小幅提升。鉴于中国目前良好的整体经济形势,相信2015年下半年,中国的香槟酒消费必将有所增长。

博若莱产区申请起泡酒法定产区称号

过去几十年里,博若莱产区一直生产少量的起泡酒,但都被认定为餐酒等级。博若莱葡萄酒行业委员会(Inter Beaujolais)董事总经理Jean Bourjade说,“博若莱起泡酒不会试图与其它知名度高的起泡酒去竞争,诸如香槟、普罗塞克或卡瓦。我们的起泡酒会有所不同:酒精度会比较低(9%),残糖相对较高;采用的是佳美葡萄,酿出的酒仍有自然的酸度、新鲜度和丰富的果香。”在博若莱10个特级产区(Beaujolais Crus)里将不生产起泡酒。如果这一产区名称获批准,Bourjade说,博若莱起泡酒又将抢占先机,主宰“几乎尚未开发的市场”。

目前,博若莱起泡酒的年产量在60万瓶-80万瓶之间。但获得称号后,Bourjade预计,产量会达到数百万瓶。

俄罗斯食品进口下跌三分之二

国际贸易中心对俄罗斯实施农产品进口报复性措施期间的食品进口和消费动态调研认为,由于对食品有支付能力的需求下降,俄罗斯食品进口替代速度放缓。由于这个原因,从“非制裁”国家的产品进口减少。

仅在2015年1-5月份,俄罗斯食品进口便减少三分之二以上,其中从“受制裁”国家的进口减少近三分之二。实际上,部分来自这些国家的农产品通过美国,英国,法国,荷兰,西班牙海外地区进口到俄罗斯,这些地区不包括在美国或欧盟的共同关境。因此,并没有百分之百地制止“受制裁的”进口。

与此同时,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产品进口下跌了60%。特别是肉类,鱼类,奶类产品和蔬菜。这种趋势从去年12月起急剧上升。从非制裁国家的进口下降,是由于食品消费萎缩和卢布汇率贬值,进而造成产品价格上涨,首先是进口产品涨价。据国际贸易中心和高等经济学校贸易政策研究所估计,实际的进口替代是在禽肉和奶酪生产上,2015年1-4月分别增长了12.7%和29.5%。由于俄罗斯内需下降,贸易商部分转向更便宜的产品,其结果是进口量下降了35%,而进口值下降了53%。

然而,几乎所有食品生产组元都在涨价,包括包装及包装材料。食品的塑料包装生产原料价格自12月以来上涨了至少50%,而这种动态影响到食品的终端价格。

猜你喜欢

猪肉进口食品
8月我国进口煤炭同比增长5.0%
2022年上半年菲律宾大米进口增加近30%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猪肉将降到白菜价
近期猪肉价格上涨动力减弱
猪肉价格要回归正常了?
猪瘟爆发,猪肉还敢吃吗?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把“进口门到门”做到极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