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天主教在清徐县农村发展的调查

2015-03-02张雯冯前林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47期
关键词:清徐县天主教信徒

◎张雯 冯前林

天主教在清徐县农村发展的调查

◎张雯 冯前林

本调查集中于清徐县六合村、大北村、西柳林村庄.这些地区家长对宗教崇信起领头作用,神父对教众行为产生重大影响。在关系本位的社会状况下,宗教的普遍性得到很好的诠释,不再局限于弱势群体,而是转向了更为广阔的集体,不再广泛涉及功利目的,而是转向了更为单纯的内心信仰,宗教的发展同时促进了经济的繁荣,政治的稳定,文化的多元化。

清徐县隶属于山西省太原市,本次调查主要集中于该县的六合村、大北村、西柳林,对其村民天主教信仰问题展开调查。调查小组采取问卷调查、面对面交流、查阅清徐县志等方式对以上村庄信仰问题进行深入了解,实地走访当地村委会,走访小餐馆,在闲谈中了解非信仰者对天主教徒行为的看法,在非节日期间与教堂工作人员咨询信仰问题;在周日参加当地弥撒礼,与教徒交流天主教相关知识以及个人对信仰的看法;在平安夜观看具有当地特色的文化汇演,在圣诞节参与圣诞物资交流会,研究信仰对当地经济、政治、文化所起到的作用。非宗教节日期间调查人群多为小孩、中老年人,青壮年多外出求学、打工,调查有所局限性,只有在平安夜、圣诞节、春节等重大的宗教节日和世俗节日才会回乡团聚,调查小组在这些节日期间借用和青年人聊天的机会了解宗教在人群中的普及程度。

清徐县天主教聚集区人伦、信仰关系

中国社会属于关系本位社会。这种关系不但影响着政治、经济,且深刻地影响着宗教信仰。下文将从三方面进行阐述。

从家长与孩子的方面来说。以六合村为例的天主教聚集区,家长有着对宗教崇信的领头作用,一个婴儿出生后便会随父母入教,在加入天主教后参加圣洗的仪式,为孩子起圣名,选择教友监督孩子学习天主教的知识礼仪。7、8岁时参加领圣体仪式,表明修为的提高。可见亲子关系因素对六合村、大北村、西柳林村民的信仰产生的基础性影响。

从神父与信徒的关系方面来说。神父与信徒出现了地位的差别,神父比一般的信徒具有更高的威望,受到教众的尊敬。在考察期间,调查员在乡村难以解决住宿问题,神父联系一信徒同时说明情况,信徒一家人便无偿、热心的接待了我们,这固然说明信徒比世俗之人具有更大的慈悲心,但神父在教众心中的地位也得以显现。谁的地位高,谁的德行大,谁的资源就广,能力就强。

从信徒与社会人的方面来说。信徒唯一信仰上帝,人要履行对上帝的职责,遵循善的原则,获得绝对的价值。信徒在面对社会人时以宽容、博爱为原则,友好的对待他人,因为上帝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而耶稣基督即是上帝的化身,存在于人之间,因此对社会人的态度即是对上帝的态度。信徒聚集区比其他非信仰地区关系更为和谐。

天主教徒在参与弥撒礼 (图片来源:天主教太原教区六合村教堂)

信仰天主教之动机

大部分中国人对于神灵“敬而远之”,这也是几千年前孔子采取的态度。神人关系有点像统治者与群众之间的关系。神灵只是“急救箱”,仅仅出于对苦难的疼痛和恐惧及其神秘感而已。没有灾难的时候,人们便不会想到宗教。换句话说,宗教即是“灾难宗教”,是弱者的避难所。在文化相对落后的、贫穷的农村的确有这样的现象,生活的困难越多,越寻求宗教的保护。

刚开始,调查组也是抱着这样的心态来看待以六合村为主的清徐地区天主教徒,然而,经过一年的接触,发觉六合村、西柳林、大北村信徒比重高的地区有所不同。家庭成员之间的交往对于中国人的信仰产生重大的影响。穷人、富人都信仰天主教。他们认为信仰耶稣基督是理所当然,一辈辈的传承使信仰得以延续,即使没有苦难,没有恐惧,没有难以琢磨的奥秘,耶稣基督仍离我们如此之近,长幼传承,信仰不曾间断。上帝无处不在,只是在于不同的空间里,自以为他不存在,其实一直在关注着世界的喜怒哀乐。宗教的服务不只局限于弱势群体,也转向了更广阔的人群,如教师、学生、医生等精英人士,宗教的普遍性和重要性充分呈现出来。

以阿尔伯特内在—外在宗教取向来区分教徒的信仰动机更加明晰。内在宗教取向意味着信仰者在生活中无保留地内藏着一个人信仰的全部信条。这类信仰者更坚决地为宗教服务,而不是让宗教为自己服务。而外在宗教取向是为自我服务的,功利主义和自我保护式的。下文将从两方面阐述调查地区信徒信仰动机。

半路信仰基督的人多属外在宗教取向,这些年龄偏大的信仰者女性约占75%,女信徒中中老年人约占60%,总体文化水平较低。半路信仰的基督徒中退休、无业人员约占68%。像六合村、大北村 、西柳林这种大型基督教信仰的村庄则多属于内在宗教取向,其中也掺杂着自我服务的目的,两者在很大程度上是重合的,为此,神父会辅修心理学等学科帮助信徒解决生活中的困惑与危机。

未知事的小孩参与宗教活动则不属于这两者,他们还未达到形成精神追求,寻求人生归宿的境界,无法在信仰与宗教里发现最得意的动机,将除信仰之外的需求认为是次要的。同时,他们也没有完全的工具性的宗教行为,探求信仰与宗教关系在现实生活中的价值,如依靠信仰和宗教行为去提高自身的地位,改善人际关系,通向更好的生活,不会自觉地改造宗教信仰内容以适应自己的需求。相反,在参加完正规的宗教仪式后,孩子们便携手相伴外出玩乐,虽然一起阅读《圣经》,但他们的大脑中并没有概念化的宗教理论。

“圣诞物资交流会”上的书籍(图片来源:清徐县六合村“圣诞物资交流会”)

天主教婚礼教堂设计(图片来源:天主教太原教区大北村教堂)

信仰与世俗的互动

清徐县天主教是一种开放式的宗教,这种宗教渗入经济、政治、文化领域。下文将从三方面阐述渗入的表现。

天主教的发展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六合村在圣诞节前后会召开圣诞物资交流会,为典型的经济集会,为期三天,商人会将有关基督教文化的知识印成书籍,或结合日历,或结合其他宗教形式售于行人,不仅仅促进当地经济的发展,而且促进宗教与社会文化的相互开放。该集会的历史并不长,是当地村干部与村民共同商量的结果,这些村民中90%是信徒,该物资交流会在很大程度上是信徒的意志。宗教刺激消费,六合村宗教内容与世俗文化的结合,对经济产品的生产消费产生很大的影响。

教堂更为经济的发展增加了吸引力,并且成为当地一道亮丽的风景,时常有游客前来参观访问。六合村教堂在清徐的教堂中当属最大。改革开放以来,在党的宗教自由政策落实后,在“文化大革命”中被破坏的教堂得以重修扩建,资金来源于信徒。随着教堂的重新开放,各地信徒均可在此集会,祈祷,做弥撒等。重修的教堂属于典型的哥特式大教堂,将经典刻于雕像上,直观地将宗教语言转化为建筑语言,从而巧妙地展示建筑的宗教内涵,使人们感受到天主教特有的气氛和魅力。

天主教的发展促进政治的稳定。六合村的斗殴事件少于非信仰地区。宗教将社会秩序置于宗教体系中,使得社会秩序合理化、神圣化,因此难以抵抗,同时推动信徒对社会秩序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使信徒带着敬畏的情感自律且律他,超越个人,着眼于全局的发展,使得社会呈现出稳定的状态。

天主教的发展促进文化的多元化。以六合村、大北村为代表,信徒在成家时会在教堂举行西式婚礼,婚房内多挂有耶稣基督的十字架,婚联内容多与天主教有关;信徒清明节并不祭祀祖先,不食祭祀用过的事物;重阳节节日色彩在信教与不信教的民众间严重淡化;不信教民众对端午节、中秋节较重视,信徒态度较冷漠;对于传统节日,双方相对而言最重视春节,其繁盛程度可和圣诞节媲美,然终不可望其项背。在这两个节日,子女均会回家团圆,穿新衣,放鞭炮,其乐融融。不信教民众在除夕守夜,信徒则在平安夜守夜,庆祝耶稣的诞生和新一年的来临。

总之,人伦关系对以六合村、大北村、西柳林为代表的清徐地区的天主教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家长在孩子出生之后便会让孩子入教,参加宗教仪式,从小培养孩子的信仰,代代传承。神父在引导信徒方面同样功不可没,使得信徒的心灵保持宽容、行为选择求善,这与神父的威信却不失亲和力密不可分。人们信教的原因多样,有外在的、有内在的、孩童甚至没有动机。在这样的社会状况下,宗教充分展现了它的普遍性。在解决情感方面,孩童得以在幼年时接受“善”的教育,青年得以在遭受苦难时获得心灵上的支持,老人在暮年孤寂时可以得到上帝的安慰、教友的关怀,使得人们走向和善,超脱苦难,充分体现了宗教的重要性。同时,宗教的发展客观上促进了当地政治的稳定,经济的繁荣,文化的多元化,但宗教节日明显超越世俗节日的的现状使得传统文化面临的生存空间越来越狭窄,值得引起我们的重视。

(作者单位:山西大学初民学院)

基金项目:山西大学本科生科研训练项目资助(编号:2.01E+09)

猜你喜欢

清徐县天主教信徒
种植绿芦笋,把好品种育苗关——访山西农科110专家、太原市清徐县芦笋协会会长丁茂发
清徐县成功创建2020年度全省“平安农机”示范县
什么天主教?
天主教社会思想对社会正义的理解
天主教新神学运动中的现象学视野
澳门大三巴牌坊传递的天主教意涵 呼叫的石头
做价值投资的信徒
劝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