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内在薪酬在教育公务员激励中的运用

2015-03-02张浩淼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47期
关键词:公务员薪酬行政

◎张浩淼

内在薪酬在教育公务员激励中的运用

◎张浩淼

内在薪酬,是由特定活动和任务的参与所带给个体的心理状态。在教育公务员激励中有效运用内在薪酬,有利于深入发掘薪酬的激励作用,最大限度地激发教育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主要可以从保证外在薪酬的顺畅落实、明确绩效目标、增加情感管理、设计灵活多样的内在薪酬、提高对教育行政工作的重视程度五个方面来加以应用。

国家公务员激励机制,包括教育公务员的激励机制,是激励广大公务员实现共同行政目标的重要保障。而优化激励机制的关键即在于构建科学合理的薪酬体系。本文结合教育公务员的特点,试图引入“全面薪酬”理论的相关内容,为完善教育公务员激励机制提供绵薄支持。

教育公务员与内在薪酬概念的界定

教育公务员。教育行政机关的国家公务员(以下简称教育公务员)即教育行政类公务员,是国家公务员中从事教育行政的人员。我国教育部以及各级地方人民政府所属的教育厅、局、处、科机关中,除工勤人员以外的工作人员均属教育公务员的范围。

内在薪酬。全面薪酬理论将薪酬界定为被组织雇佣而获得的所有种类的报酬,包括外在薪酬与内在薪酬两个部分。外在薪酬指组织提供成员实体性的奖励与报酬,如现金奖励、提供安全保障、职称、津贴和分红等。内在薪酬,对个人而言,是内在的,通常是指由特定活动和任务的参与所带来的心理状态。组织成员在工作特性、工作意义、工作多样性、工作决定权和反馈都得到满足时,其心理状态就会得到改善,从而增强对组织的承诺。

内在薪酬的形式包括:绩效、成就感、非正式承认、工作满意度、个人成长、地位。

内在薪酬在教育公务员激励中的价值

内在薪酬的作用

相比外在薪酬而言,内在薪酬的特点在于:内在薪酬的激励是来自内部的心理强化,而不是来自外部的组织控制,其强化作用大小与员工的个性心理因素有关;内在薪酬含在工作当中,与工作以外的因素联系很少,员工之间缺乏可比性;内在薪酬往往难以用金钱衡量,难以用物质体现。

由以上内在薪酬的特点不难分析出,其作用主要体现于以下几个方面:内在薪酬因其对员工心理期望的满足,从而弥补了外在薪酬“提薪不提心”的不足;内在薪酬的灵活性,有助于激发组织成员的创造潜能,还有助于消除职业高原效应,为处于职业高原期的员工注入新的工作活力;内在薪酬的非经济性,可为组织节约更多提薪成本。

内在薪酬在教育公务员激励中的价值

从现行教育公务员薪酬制度来看。一方面,教育公务员的外在薪酬是法定的,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之内;另一方面,在公务员法中,公务员工资制度的制定,已加入了内在薪酬的思想,如工资调查制度,即是讲求公平的体现,但对于内在薪酬的更多内容,如:决策参与度、工作挑战性、学习进步的机会等,均有待于实践中进行具体的操作。重视对内在薪酬的运用,有利于最大限度地激发教育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从教育公务员本身及其职业特点来看。首先,教育公务员作为知识型员工(以知识的创造、利用和增值为主要工作内容的群体),通常具有以下几方面的特点:对工作自由度、参与度有较高期望;对自身专业和兴趣抱有较高的忠诚度;重视个人发展空间的大小,以及学习成长的机会,尤其是年轻教育公务员。

以上特点正体现了教育公务员的内在需求。而有效运用内在薪酬,即可发挥内在薪酬“提心不提薪”的作用。

按照公务员职位分类制度,教育公务员职位归属于综合管理类或行政执法类,其岗位的挑战性和责任感较强,尤其对于较高职位。从而,给予内在薪酬以更大的激励空间。

教育行政机关属于不以营利为目的公共部门,其人员的薪酬作用,更偏于激励,而非控制。

在教育公务员激励中有效运用内在薪酬

内在薪酬激励作用原理

由薪酬、绩效和员工满意之间的关系模型可知,通过薪酬、绩效和满意三者的互动、传递可以实现组织绩效和员工满意度的双赢。努力行为和工作绩效之间存在三个干涉变量:一是环境,二是能力,三是角色认知。而工作绩效和员工满意度之间又存在两个中介变量:即内在薪酬和外在薪酬。员工满意度又直接影响着员工对组织的承诺及其努力程度。

在教育公务员激励中有效运用内在薪酬

保证外在薪酬的顺畅落实。要发挥好内在薪酬在教育公务员激励中的作用,首先必须保证外在薪酬的顺畅落实。因为,内在薪酬与外在薪酬是相辅相成的,通常情况下,组织提供外在薪酬的同时,也向接受者提供了内在薪酬。一方面,外在薪酬的经济形式为组织成员提供了经济保障,使其达到心理上的安全感;另一方面,外在薪酬的非经济形式(工作环境、社会关系等)又是内在薪酬落实的必要条件。

具体应做到以下几点:保证教育公务员,尤其是基层教育公务员薪资(包括基本工资、津贴、补贴、奖金及福利)的顺畅落实;使领导职位,更具开放性和竞争性,在教育行政机关内部形成“有为有位”的晋升观;努力构建和谐舒适的工作环境(包括通畅的通渠道、友爱协作的同事关系等),以使教育公务员在身心愉悦的环境中创造出更高的工作效率。

明确绩效目标。有效的内在薪酬中,必须包含有明确的绩效目标。这不仅有利于增强组织凝聚力,进而提高绩效;同时,个体更会因为完成额定的绩效目标,而增强自我的成就感。

对于教育行政机构而言,需要注意的是,因大部分教育行政工作成果难以量化,这就要求对于教育公务员的绩效目标,要细化为可想象的目标、可沟通的目标和可量化的目标。同时,基于教育公务员偏于对专业与兴趣的忠诚,管理者在确定目标时,不但要强调组织目标,而且一定要找到教育公务员个体的绩效目标与组织目标的结合点。

增加情感管理。对情感的关注,本身就是个体需求的一个方面。在教育行政机关中运用情感激励,可以带动教育公务员的工作积极性。

管理者与下属交谈或运用非言语性动作,甚至用一个“善意的小动作”都是情感管理的体现。

设计灵活多样的内在薪酬。讲求适应组织成员的需求,是设计有效内在薪酬的关键。教育公务员因其所在岗位的不同,工作年限的不同以及其他个人心理因素的不同,应接受侧重点不同的内在薪酬。

对于年轻、处于基层教育行政岗位的教育公务员,应特别关注其对职业生涯规划的指导,提供多种学习和培训的机会,增加工作中的挑战性,以使他们成长地更快。

对于工龄较长、处于领导职位的教育公务员,则应该增加他们的决策参与程度,向他们提供更多的自主时间以从事科研工作,尤其要关注处于职业高原期的教育公务员,应鼓励其自主申请转任,并给予其工作轮换的机会,从而帮助其消除工作倦怠感,提高工作积极性,增加其工作趣味性和成就感。

此外,灵活,还应体现于对内在薪酬体系的动态调整。面对变化着的教育行政环境和成长着的教育公务员,管理者应及时地修整内在薪酬体系。

提高对教育行政工作的重视程度。国家对教育行政工作的重视,以及社会对教育行政人员的尊重,均有利于增强教育公务员的责任感和工作积极性。

当前教育公务员内在薪酬运用中的主要障碍及思考

陈旧的思想观念。当前教育行政部门中,传统的人事管理观念尚未彻底转变为现代人力资源管理理念。期待一个真正认同人力资本,摆正智力与职权的关系,可以全面激发人的内在动力的人事管理氛围早日到来。整个社会的行政文化氛围。内在薪酬在教育公务员激励中的有效运用,也依赖着国家公务员制度其他领域的进步,及社会整体行政文化的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猜你喜欢

公务员薪酬行政
行政学人
行政调解的实践与探索
篮球公务员
VBA在薪酬个税筹划上的应用
行政为先 GMC SAVANA
加快行政审批体制改革
文科薪酬包揽倒数十名,该如何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