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军民航协调一体化的航空业新展望

2015-03-02李爽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5年47期
关键词:管制员军用空管

◎李爽

军民航协调一体化的航空业新展望

◎李爽

国家航空管制机制是空中领域内,所有的航空器按照对应的管制机制进行飞行的服务模式。世界各国对空中管制模式各不相同,有政府统一管制体制、军方统一管制体制、企业统一管制体制和我国推行的军民航协调一体化的联合管制。本文阐述了我国航空军民协调一体化管控机制的必要性,并分析其的发展趋势,提高空中管理运行效率,实现空管信息的互用和空管系统的无疑连接,保证我国领空的安全。

在地球领空飞行,每个国家都会在它所属空中领域制订严格的空中交通管理法规,建立相应的空中交通管制管理部门,随时对空中的交通安全进行监控。我国对空中管理进行改革和发展,建设航空强国的“中国梦”,加强统一筹划,实现军民协调一体化的空中管制体系,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航空管制的定义、内容及管理模式

在广阔无垠的天空上,飞机在上面自由飞翔,好像无拘无束,其实飞机在空中也要遵守空中的交通规则,接受专门机构的指挥和调度。空中交通管制是利用先进的通信、导航技术和监控手段对飞机飞行活动进行监视和控制,保证在一定的空中管理领域内飞行安全和有秩序地飞行,防止空中航空器相互碰撞、在机场机动区内因无标识或引导而发生与机场障碍物相撞事件。目前,世界各国设立的空中领域管理模式互不相同,可以归纳成四种类型:第一种类型是政府统一管制体制型,如美国、加拿大和日本;第二种类型是军方统一管制体制型,如巴西;第三种类型是企业统一管制体制型,第四种类型是军民航协调一体化的联合管制,如德国、中国。

我国空中管制推行军民航协调一体化的联合建设的意义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民航事业迅速发展,民航在空中的飞行时间、飞行里程和空中运输任务的增长,使得原来的空中管理体制已不适合当前的发展形势,航路设置、空域有限,都给民航发展带来了困扰。目前,我国空管体制改革从基本国情出发,吸取国外的先进成功管理方法,本着“有利于维护国家领空主权和适应军民航发展需要”的原则,由中央空中交通管制委员会统一领导,空军统一组织实施,对民航和军航所管辖的空中管制进行了分工:民航负责对航路航线内的航空器提供空中交通管制服务,军航负责对航路航线以外空域的航空器实施管制指挥。解决航空活动中空管体制不足,空域使用不科学的矛盾,有助于促进我国的经济建设和国防建设,上下贯通、左右衔接,形成完善的无缝隙航空服务管理,提高军民航空管理的整体实力和运行效率,推动我国的航空事业的飞速发展。

我国航空军民航协调一体化的前景

空中领域是一个国家公国资源的属性,对这个领域的空中使用权及调配权都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不断推进和调整改革空中领域的管理模式,更好地将军用航空、民用航空联合管理,飞机运行顺畅,保证空域使用效率最大化,是我国目前研究的课题。

实行国家统一管制,推行空管一体化,是国际空管发展趋势。从世界空管发展来看,全球空管一体化是今后发展的必然。我国作为国际民航组织的缔约国,应尊重国际事务的基本标准,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在现行空管体制和机制的改革前提下,客观分析军民航空管的运行协调机制状况,不断完善我国的空管中心工作,军民协商提高空域利用,深层次地探讨将我国航空领域的信息优势转变成决策优势与管制优势,实现减少运行成本压力,信息数据的交流共享,空中领域结构得到良好合理的建立,空中领域分配政策灵活,达到提高空中领域的利用率。

制订完善的军民航空中管制联合运行的法规标准体系,有效整合军民航空管设施。在保证国家安全的情形下,制订完善的军用、民用空中管制联合运行的法规和标准,建立军民航信息网络总体规划和顶层设计,在网络信息平台、不同时期,体现出军用和民用航机两者的不同点和联系点。加强对军用、民用航空管理设施的有效整合,如航空情报、飞行情报、雷达信息、气象情报等动静态信息的共享,雷达、通信设施互为备份,实现国家利益最大化,建立我国空中管理运行指挥中心、航空电信设施、雷达监视设备等基础建设管理体系,避免重复建设投入,提高空管设施、设备的投资收益,统筹开发利用军地资源,提升军民航空管制体系的科技发展水平,发挥军用、民用航空中管制联合运行中应有的作用。

设置军用、民用航空管制员,建立合署办公模式,实现军民联合,空防一体。空间广阔,但可以用来飞行的空间却是极其有限的。飞机一旦偏离了航道,就可能迷失方向,甚至会遇到危险,因此,空中交通管制员利用雷达、精密仪器或其他的监测工具对军用或民用飞机进行密切监控,通过无线通信设备向飞行员发布各项指令,为了确保军民协调一体化的全面进行,军民航管制员需要接受系统的培训,掌握一体化的工作开展,提高应急能力,确保管制员既要担任民航管制工作,又要担任军航管制工作。目前,我国军用和民用飞机逐步整合,将军民航的技术监测手段统一起来,通过空管管制员的间隔调配,实现空域中的飞行器的统一管理。管理员要注意每一个细节,任何的遗漏都可能会造成空难,因此,管制员要自身具备良好的素质,在保证安全的同时,最大程度地利用有限的空中领域资源,对空域资源集中式管理,实现对空中领域的流量、容量等方面的监控与有效地管理。

军民协调一体化是在国家空管和空防的法规框架下,整合军、民航系统资源,提升空管的综合实力,维护军民航的安全监测系统,无缝隙地连接军、民航空器的实时动态,科学地管制军用、民用航空器,保证国家空中交通的顺畅、安全、有序,促进空中管制一体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作者单位:中国国际航空股份有限公司运行控制中心)

猜你喜欢

管制员军用空管
威力无比的军用霰弹枪
民航空管2018年运行统计公报
从心理学的角度浅谈空中交通管制中的“错、忘、漏”
军用机器人揭秘
中国工农红军军用号谱
基于熵权法的管制员素质机测因子赋权研究
如何做好空管质量安全管理体系(QSMS)内部审核的几点思考
空管自动化系统GPS时钟同步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