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开发中众筹融资的思考

2015-03-01陈泽阳

时代金融 2015年10期
关键词:筹融资众筹文化遗产

陈泽阳

(贵州财经大学金融学院,贵州 贵阳 550000)

一、对目前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现状的认识

(一)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味保护不是有效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具有东方特色的遗产,是祖先留给我们的文化瑰宝,向世界展示着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体现着中华民族的精神和素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对于促进中华文化的不断创新、发展中国先进文化、构建社会主义和谐文化有重大的意义。但是,被动的保护不能改变非物质文化在强势文化冲击下的式微处境,因此需要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自我发展、自我图强的道路。贵州经济发展水平不高,大力进行经济建设仍是主要任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投入有限,虽然有立法保护但是执行不力,有财政资金的扶持但是资金不足,这些情况在经济欠发达的地区,表现的尤为明显。因此,非物质文化遗产单纯依赖政府的投入,而缺乏市场支撑想生存下去的希望渺茫。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市场开发难

非物质文化遗产主要是指以语言、文学、舞蹈、音乐、游戏、神话、礼仪、习惯、手工艺、建筑术、技巧、技艺和瞬间表现形式传承的文化遗存,是民间文化、民族文化的重要传承方式。传统手工艺、传统美术类非遗资源因为其商业模式相对简单而开发难度较低,不少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都为手艺“续香火”犯难,因为年轻人不愿意学并传承手艺。传统音乐的处境也尬尴,首先,流行音乐为众多音乐爱好者偏爱,传统音乐少有人问津,缺乏市场竞争力。另外,传统音乐的开发缺乏专业人才的投入以及发达传媒体系的关注,主要活跃在旅游景区的舞台剧,以及欢迎表演中,表现为旅游资源的一种附属审美价值,存在于现场表演中。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处时代环境恶劣

改革开放以来,实行市场经济后,在商品经济大潮中,我国社会发生了巨大的变革:人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在市场经济的冲击下发生了改变。新的生活方式对传统文化造成的冲击使得传统文化逐渐消失,加上人口流动性加大,外出务工的人越来越多,到过大城市和沿海地区的返乡青年,很少有人在穿着做工复杂不易获得的民族服装了。

二、众筹模式的解读

(一)众筹融资是一种新型融资模式

众筹融资(Crowdfounding)即以公开的方式和面向众多的网络潜在受众,采用小额无抵押出资,完成企业或个人的项目融资任务。通过搭建一个面向广大公众的网上平台,有融资需求的创始人在平台上发起自己的创业项目,设定一个筹资期限与筹资目标,并公布募集资金成功的项目投资回报与项目的实施进度。另外平台本身会筛选项目然后再推荐给潜在的投资者。

众筹运营模式图

(二)众筹模式的发展概况

众筹融资作为一种商业模式,起源于美国。2009年世界上最负盛名的同时也是最大的众筹平台Kickstarter网站正式上线。在众筹平台上发起的项目分为设计、科技、影像、音乐、人文、公益等类别。2013年音乐人Gregorio发起了名为“哥伦比亚节奏与大乐队”的众筹融资项目,计划为自己的新专辑录制募集10000美元。浓郁的哥伦比亚风情与美国爵士大乐队的巧妙融合,迅速吸引了公众的兴趣,Gregorio仅在60天的募集期中便获得了23358美元的资助,远超他的预期。

目前我国规模最大的众筹平台为2011年5月创建的点名时间,平台上科技类和文化创意类项目的成功案例最多,其中最大的项目,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大鱼·海棠》已得到3000多名筹资人的支持,募集了超过150万人民币。2014年8月在众筹网平台上发起人“侗族文化兴趣小组”成功募集了90000多元的资金,让2000年来生生不息的天籁之音,承载着侗家人的情感和历史的民间歌曲在北京唱响。侗族大歌起源春秋战国时期,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是贵州的一种多声部、无指挥、无伴奏、自然合音的民间合唱形式。在侗家人心中,歌不仅仅是陶冶情操的工具,更是侗家人文化和精神的载体,充斥在日常生活的各处,紧密的链接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穿插在演出过程中的传统乐器、民族服饰,以及饮食文化的介绍,让整个以歌为主轴的演唱会更像是民族文化分享会,你无须远赴贵州大山深处,就能深刻体验到不一样的民族文化之旅。再比如知名主持人李静在淘宝众筹平台上发起帮扶濒临失传的苗绣公益活动。在2014年12月募集到15922元的资金,有超过300人支持,希望帮助少数民族的手工艺的传承与传播。苗绣是贵州省首批被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殊手工艺,低调、精致、迷宫一般的规则图案具有独特的美感,一针一线都体现着苗族人的智慧,散发着强烈的历史神秘气息。绣娘往往要耗费数年才能完成一件作品,绣娘技艺的高超工作时的专注结合苗绣的深沉文化内蕴,苗绣具有媲美国际大牌的魅力。

众筹平台为众多文化类的项目找到了资金,包括音乐、手工艺等。小众音乐人因为其知名度不高,歌迷市场不大,新作品的发行没有那么大的经济实力,通过众筹平台募集的资金已能将作品送到歌迷手中,满足歌迷的消费,为后期更大的发展创造了条件。贵州的侗歌和苗绣,都是非物质的优秀文化,在众筹平台上不仅能够展现其特有的文化魅力,引发大众的情感共鸣,培养一大批文化追求者,而且能够募集到发展资金,保持自身的生命力与创造力。

三、众筹融资应用于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开发中的优势

(一)众筹模式可以直接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开发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丰富,政府投入有限,对其保护不能做到面面俱到不能达到预想的效果,很多非物质文化遗产处境艰难。比如传统音乐资源的保护工作需要进行音响形态的录制与整理,受扶持资金不足和专业录音人员缺失所限,相当数量的传统音乐资源还没有得到系统保护,许多传承人年事已高,演奏演唱技艺逐渐下降,传统音乐濒临失传。利用众筹融资模式因为其筹资的门槛低、障碍少、灵活方便,帮助项目发起人迅速把握市场脉搏,可以有效吸引各方面资金投入到传统音乐传承与开发工作中来,即自造“造血功能”。

(二)资金来源的广泛性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难以评估而且市场开发前景难以把握。在现有担保体系不完善和融资成本比较高的情况下,资金需求者希望能够低成本、低风险的融资方式,筹集到需要的资金有些不现实,而众筹融资依靠互联网将项目公开在网络平台上,项目接受市场的选择,项目无须担保,筹资成本低,因为面向广大网名资金来源广泛,另外潜在投资者参与的资金可多可少,投资额度划分为不同的档次供投资者选择,具有很强的灵活性。

(三)获取市场资源的快速途径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发起人存在资金不足和市场资源匮乏的双重压力,众筹融资不仅可以聚集大众的资金,而且也是市场营销和销售的过程,借助众筹社区平台的项目发布机制、社区交流机制等向大众推介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获得媒体关注度、提高项目曝光度、众筹平台的专业知识本身会提供一些增值服务赢得了一部分消费者和上下游的合作伙伴,这是传统的融资渠道难以达到的,也是众筹融资的重要价值所在。因此,通过众筹可以宣传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与魅力,培养欣赏人群,帮助其开发或能实现产业化。

四、结语

贵州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不力,通过众筹融资模式实现其“自我造血”功能,为其传承发展提供了一种新的方式。“非物质文化遗产”发起人在众筹平台上的先行尝试资金募集能够为后面的实际操作提供经验借鉴。但在实际运营中,众筹模式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制约着众筹项目的发展,比如众筹平台对项目发起者缺乏强有力的限制措施,筹资成功后缺乏对筹资人利益的有效保护,这也说明了我国众筹融资模式的发展还处于探索阶段,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在此资发运作模式尚不规范、监管缺失、存在多方面风险,希望从政策、众筹主体等多个角度共同规范,降低众筹融资的风险,推进众筹的健康发展。

猜你喜欢

筹融资众筹文化遗产
与文化遗产相遇
酌古参今——颐和园文化遗产之美
众筹
众筹融资与中国青年创业发展的探究
互联网众筹融资的《证券法》适用问题的思考
新闻众筹初探
《文化遗产》2016总目录
小微企业众筹融资的问题与对策
我国股权众筹融资模式的问题及对策研究
定增相当于股权众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