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电视辩论类节目创新性的传播学解读
——以《东方直播室》节目为例

2015-03-01赵文婕

新闻研究导刊 2015年18期
关键词:电视辩论类节目卫视

赵文婕

(北京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 100871)

电视辩论类节目创新性的传播学解读
——以《东方直播室》节目为例

赵文婕

(北京大学 新闻与传播学院,北京 100871)

在当下正值转型的中国,电视类节目的转型也在悄然进行,而《东方直播室》就是一档将电视手段、网络媒体、短信直播三网有机结合的新闻专题节目。它关注当下热点以及引起广泛关注、值得讨论的社会现象;邀请新闻事件当事人到现场,正反双方嘉宾深入探讨;将社会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问题通过一个公共交流平台引发人们思考,引导受众如何面对时下的矛盾和困扰。通过对该栏目的创新性分析我们来试着探索一种电视辩论节目扩大传播效果的新途径。本文以东方卫视周一黄金档品牌节目“东方直播室”为例,具体探析电视辩论类节目的形式,并与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栏目比较得出其创新点。

东方直播室;电视辩论类节目;传播学;舆论引导

一、节目概况

《东方直播室》是一档将电视手段、网络媒体、短信直播有机结合的新闻专题节目,关注当下热点新闻事件以及引起广泛关注、值得讨论的社会现象,直播转型中的中国。《东方直播室》的栏目名称延续了1993年上海东方电视台开播的、我国内地最早的新闻直播类节目《东方直播室》。节目自2010年在东方卫视首播以来,多次为东方卫视创下同时间段节目的收视新高。

收视数据显示,《东方直播室》在25~44岁、大学以上学历、月收入在5000元以上的人群中,平均全国收视达到0.88,排名进入同时段省级卫视前三名。[1]这个观众群具有追求生活品质高度、乐于发表个人意见、积极参与社会事务的群体特质,是正在为梦想而打拼奋斗的社会中坚,也再一次验证了东方卫视“梦想的力量”这一核心价值观对目标人群的吸附力和感召力。

2011年,《东方直播室》被《新周刊》“2010年中国电视榜”评为年度最佳脱口秀节目。[1]

二、节目角色“3+1”组合创新

(一)主持人角色:理性、启发、极致

理性。骆新对自己主持风格的评价是:犀利而不失亲和,关照而不失独特。较之于其他民生类节目倾向于“倾诉”和“倾听”,《东方直播室》则倾向于“有思考”和“有高度”。跟胡一虎的幽默敏捷相比,骆新理性地不断转换自身角色来推进节目的发展,让观众思路更加清晰。

启发:骆新1995年后在中央电视台工作,曾担任过《正大综艺》《半边天》《当代工人》等栏目的编导、主编、主持人。[2]丰富多样的主持经历赋予了骆新在节目中的多视角提问能力和答疑能力,使节目在进行过程中能够给人多样的思考指引。

极致:为了让自己言论经得起推敲、有独特鲜明的观点,每天几千字的评论,骆新都坚持自己写,三年多来,总共写了300多万字。

(二)事件人物的选择及角色定位创新

与《一虎一席谈》比较,这是《东方直播室》栏目的一个创新环节。这个跟节目定位的关系较大,《一虎一席谈》的节目定位和每期选题的范围较广,更注重对一个话题的辩论,特邀嘉宾出现的概率较低、随意性较大。而《东方直播室》关注的是国内性事件,那么其每期选题都会围绕事件人物展开,无形之中提升了《东方直播室》节目的社会性、广泛参与性和民众贴近性。观众感觉:胡一虎主持的节目要更加注重专业性,节目氛围更偏西式的民主自由,而骆新的节目更加注重群众性,节目氛围更偏中式的循规蹈矩。

(三)专家角色创新——第二主持人

从《东方直播室》专家场上角色来分析,专家除参与“话题讨论者”外,实际上还作为“第一主持”的补充,会引导特邀嘉宾进行更充分的表达。例如,“我的生命谁做主”这一期节目中,专家不断对特邀嘉宾提问,对嘉宾的情绪和思考方向做一定的引导。专家不再是一对一问答式、被动应答的形象标签。反观《一虎一席谈》的专家场上角色:就是话题的参加者、讨论者。

(四)重视场内观众互动和意见表达

(1)场内观众的观点实时动态变化。在一般的电视节目中场内观众甚少凸显,但是在电视辩论性节目中,观众参与显然有重要意义。《东方直播室》栏目中,设有60位现场观众投票团,节目过程中观众可随时对特邀嘉宾和专家观点进行质疑和反问。60人投票团作为观众代表,其观点在线实时动态变化,具有浮动性,这种创新必须加以肯定。对比《一虎一席谈》节目,场上观众不具大众代表性,是与本期话题相关的群体。针对专家观点,他们可举牌表决赞成与否,深入参与程度不如《东方直播室》。

(2)特殊观众带来的“正能量”。节目以悲凉开头,中间是嘉宾、专家、场上观众三方辩论,尾声基本圆满收尾,结局中就会出现特殊观众的身影,这里所说的特殊观众就是节目后期出现,并且会给嘉宾传递正能量的人,有的会带来公益捐款,有的会带来疾病康复的希望诸如此类,这也是《东方直播室》栏目的一个重要环节。

三、体验式和公益式节目形式创新

(一)主持人的场外体验

骆新主持的《东方直播室》在这一方面下足了功夫,而且也有其深刻内涵。在“我的生命谁做主”那期节目中主持人骆新在录制节目前去医院体验下半身瘫痪病人的生存状态,通过体验让其体会瘫痪病人的生活艰难,使其在节目中以更加客观真实的角度来掌控节目进程。

(二)嘉宾的场外体验

在“500条流浪狗生命大救助”这期节目中,节目后半段,记者嘉宾现身说法,通过去当事狗场实地采访记录来发表自己的观点,结合实际更能够站在当事人的角度来解释当事人行为合理的一面。

(三)节目力求解决当事人实际困难

在节目《脑瘫养子》制作过程中,节目组联系脑瘫医疗专家给孩子会诊,争取免费康复训练的机会,并通过不断努力,共筹得各界善款10万元。另外,节目组还帮助16岁辍学女孩获得免费教育的机会,帮助有国家专利的老人获得相关部门支持等。

四、三网融合互动技术的创新

《东方直播室》采用“三网融合”技术,建立了“三屏合一”意见平台,观众和网友可通过手机短信、互联网和IPTV一起参与现场互动,实现公共性、开放性的对话。“三屏合一”不仅丰富了节目样式,而且扩大了节目的收视群体。

(一)IPTV网络电视的应用

IPTV网络电视是一款通过网络收看中央电视台及全国几十套地方电视台节目最高清高速的直播客户端。IPTV观众在家中可直接用手中的遥控器直接投票,进行自己对话题的民意表达。民意调查结果直通现场LED,一般电视观众可以拨打电话发表30秒留言。

(二)即时的手机短信和网络直播

观众可通过手机上网观看并参与投票互动。节目播出时屏幕下方滚动显示观众和网友留言、投票结果,充分发挥民意调查作用,提高节目话题讨论的广度与深度。

五、《东方直播室》栏目存在的问题和拓展方向

(一)栏目中存在的问题

(1)真实性如何确保。在卫霞的《浅析<东方直播室>成功之处及发展方向》一文中,她对栏目里的人物事件的真实性提出了质疑。近几年,部分电视节目为博取高收视率,在节目中编造情节,甚至雇佣演员,刻意渲染表现扭曲的伦理道德观。[2]在《东方直播室》节目中,出人意料的神秘嘉宾,一波三折的故事情节,在抓人眼球的同时也难免让观众对节目内容的真实性产生怀疑。

(2)综艺性尺度的把握。在《中国的时评脱口秀怎么做?——媒体专家聚焦<东方直播室>改版》一文中,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认为“《东方直播室》兼具民生新闻的贴近性和综艺节目的可视性。”[3]《东方直播室》节目力求让综艺节目触及民生,传播并引导社会主流价值观。但是火爆的现场、激烈的争论、出格的言辞也受到部分观众的质疑,有观众认为节目是“吵架真人秀”,也有人认为“太过残忍”。

(3)同质化的规避。在《中国的时评脱口秀怎么做?——媒体专家聚焦<东方直播室>改版》一文中,在凤凰卫视《一虎一席谈》以及东方卫视《东方直播室》取得成功的同时,各电视台纷纷推出了类似节目,如贵州卫视的《新闻当事人》、辽宁卫视的《交锋》、北京卫视的《有话就说》等等。[3]抢热点无可厚非,善表达的嘉宾也可以高薪聘请,但不能仅仅是猎奇、亢奋。更应该从话题深度的挖掘上,解读视角的选择上多下功夫,从形式上避免雷同,从内容上避免重复,使论辩节目成为更有思辨性、更有启发性的高品质民生节目。

(二)栏目的发展创新方向探索

(1)选题可拓宽范围。《“梦想照进现实的地方”——<东方直播室>节目研讨会综述》一文中,胡智锋强调直播转型中的中国,必须注意几个方面:一是新闻事件必须关注。二是关键日子可以利用,如国际环保日、中国的重要节日春节、中秋、重阳等。三是国际话题需要关注并体现中国立场、民间视角、社会关注、人文情怀等。以上方面均可以为节目的选题。

(2)与学术界的融合,提升节目品质。如果想把节目往深度拓展那么可以与主要理论刊物、研究机构网站建立相关合作,有效地整合、集纳国内社科界的主要研究成果和理论信息来为每期话题服务,可提前对与本期话题相关的学者进行场外采访而作为节目外的一个学术舆论点。

六、结束语

通过对东方卫视的品牌新闻直播类节目《东方直播室》的解构,梳理了电视辩论类节目的结构、找出了普遍存在的问题、探索了节目发展方向。未来,希望该节目能越办越好,持续为我国的电视媒体行业注入正能量和新的活力。

[1] 百度百科.东方直播室[DB/OL].

[2] 卫霞.浅析《东方直播室》成功之处及发展方向[J].声屏世界,2012(05).

[3] 姜红.中国的时评脱口秀怎么做?——媒体专家聚焦《东方直播室》改版[J].中国广告,2011(09).

[4] 常惠惠,李晓,李振国.“梦想照进现实的地方”——《东方直播室》节目研讨会综述[J].新闻大学,2011(03).

G222.3

A

1674-8883(2015)18-0054-02

猜你喜欢

电视辩论类节目卫视
电视辩论数次“颠覆”美国大选
天津卫视的淡定太匪夷所思
刍议电视访谈类节目的主持技巧
电视社教类节目编辑的几点思考
如何主持好广播谈话类节目
浅谈电视新闻类节目的编排技巧
省级卫视季播下一个竞争点
从2013年电视娱乐节目看省级卫视频道专业化发展现状——以湖南卫视、东方卫视、江苏卫视和浙江卫视为例
我们的节目从哪里“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