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登乐游原》的表达意向解读

2015-03-01甘肃庄浪县第一小学744600柳金平

小学教学参考 2015年2期
关键词:伤感诗作意向

甘肃庄浪县第一小学(744600) 柳金平

“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这是唐代诗人李商隐的诗作《登乐游原》。这首诗之所以能够传诵千古,就因为它蕴涵了深刻的哲理与永恒的魅力,而且其思想精髓主要体现在后两句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中。千百年来,不知有多少人回味、引用这两句诗,也不知有多少人面对美好的夕阳会情不自禁地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

从字面上理解,这首诗语言平实、通俗易懂,描绘了一幅美丽动人的夕照画面:天色接近傍晚,感觉心情不好,于是就驱车登上古老的乐游原。站在高高的乐游原上,极目远眺,夕阳西下,晚霞似锦,绚丽的霞光染红了天空和大地,这一刻是如此的辉煌、壮丽、灿烂,却又如此的短暂。而黄昏来临,一切的辉煌、壮丽和灿烂都将归于黯淡……从客观现象上讲,这种美丽动人的夕照画面可以说司空见惯。每当黄昏来临,美好的夕阳会很快消失,这本来就是自然规律。这首诗,也许是诗人在如实地描写眼前之景,也许是诗人在动情地赞叹夕阳之美。然而,当我们带着人生的太多遗憾去读这首诗时,却别有一番“好景不长”的感觉。

不知道这首诗写于哪年哪月,但据我的推测,李商隐大概是写于晚年。不管诗人当时是怎么想的,但后人对《登乐游原》的表达意向却众说纷纭。有人说,这首诗表达了诗人热爱阳光、向往光明的美好情感;有人说,这首诗象征着唐王朝将近衰亡,表达了诗人对唐王朝腐朽没落的悲愤;有人说,这首诗只是在描绘和赞美黄昏时的夕阳,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不管怎么说,前两种说法只是现代人的观点,强加给古人实在有点牵强附会。至于第三种说法“描绘和赞美夕阳”“热爱大自然”,这种表层意义上的景色赞美对小学生来说是很容易理解和接受的。“夕阳红最美”,这也许就是诗人创作《登乐游原》的原本意向。

“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虽是自然的寻常之景,但诗人却敏锐地捕捉到那一瞬间的独特感受,并通过平白、浅显的文字巧妙地表达出了“遗憾”之意,寓情于景,读来的确意味深长。这就是我们要解读的第四种说法,即将西下的夕阳,勾起了诗人对生命的无限依恋——人活一世,无论贫穷与富有、低贱与高贵,只有健康、平安、幸福、快乐,才是生命的永恒追求。回首过去光阴似箭,良辰美景早已远去;再看今朝人已暮年,岁月流逝却无可奈何。此时此刻,望着眼前美丽的夕阳红,诗人是多么希望时光倒流、青春再来!这是迟暮者对美好人生的眷恋,也是诗人有感于生命的伟大与不可超越而借此抒发一下内心的无奈感受。

再想想这首诗的第一句,其中“意不适”一词颇叫人玩味。到底是什么原因造成诗人的心情不悦、不快呢?据史料记载,李商隐处于国运将尽的晚唐时代,尽管他很有抱负,但在官场上却异常失意,所以他无法施展抱负,很不得志。这种伤感、郁闷的心情恰好是诗人“驱车登古原”的原因,同时也是他面对夕阳“感慨人生短暂”的心态写照。不管诗人当时的年龄是多大,不管他站在乐游原上是怎样的感受,也不管他是有心还是无心,当我们读到这首诗时,确实能感受到一种“好景不长”的伤感与遗憾。带着这样的心态去品味人生,叫人不得不感怀往日的沧桑、感叹生命的珍贵、感悟人生的真谛……这样的解读自然就深化了诗作的表达意向,丰富了诗作的生命内涵。

带着伤感与遗憾读读《登乐游原》吧!反复读读后两句,还真想等黄昏临近,亲赴高山之巅,面对美好的夕阳,真情地发出“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感叹,再次感受这首诗的独有魅力。尽管这首诗语言浅显,但如将真切的人生感受蕴涵其中,则字字句句都闪耀着丰厚的生命内涵;尽管这首诗语言平白,但如将太多的人生遗憾融入其中,则字字句句都彰显着丰厚的语言张力。虽然这首诗只有四句,却浓缩了沉甸甸的人生沧桑,读来意境深远,让人回味无穷;虽然作者运用了平实的创作语言,却让人领略到“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美丽。

王国维说:“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自有高格,自有名句。”《登乐游原》的创作虽然时隔千年,但“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的名句却唱响千年。它唤起了读者诸多的想象,勾起了读者许多的伤感,留给了读者太多的遗憾!这就是诗作的魅力所在。

当我们低吟起诗句,不断的感伤、感叹、感慨之时,也希望人间好景常在!

猜你喜欢

伤感诗作意向
상경란과 서영수합의 시작(诗作)비교 연구
供应趋紧,养殖户提价意向明显
东方留白意向在现代建筑设计的应用解析
兰铁成红楼诗作手稿
基于UTAUT的个人云存储用户使用意向实证分析
告别季
天资聪颖,幼年诗作得赞许
批评话语分析中态度意向的邻近化语义构建
简论梅尧臣写实诗作的晚唐情结
独自一个人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