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语修辞格Pun与汉语双关语的互译研究

2015-02-28何宁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5年1期
关键词:异义双关语修辞格

收稿日期:2014-12-12

作者简介:何宁(1980-),女,汉族,安徽巢湖人,讲师,硕士,研究方向:英语语言学、英语国家概况教学。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1883(2015)01-0155-03

在英语语言应用中,Pun是一种较为常见的修辞格,专业术语译为双关语。Pun在特定的语境中能够制造出多样性、多功能的修辞效果,Pun在行家的手上能够发挥富有多样性韵味及艺术感染力的修辞功能。正因为如此,Pun被广泛应用在日常交际、文学作品、广告行业等领域当中,同时也吸引了广大语言学者对其的研究兴趣 [1]。莎士比亚、海明威和马克·吐温等世界著名的英语作家都是运用Pun的高手,他们经常采用Pun来增添他们文学巨作的意蕴和艺术魅力,他们的文学作品传世非常久远。汉语中也利用“双关”来体现自身语言的独特魅力,把汉语双关翻译成英语修辞格Pun非常困难,甚至有时候就是根本不可行的。研究英语与汉语中的这两种修辞格之间的互译就是非常有必要的,也是特别有助于中国文学与英语文学发展的。

一、英语修辞格Pun及其修辞功能

(一)英语修辞格Pun

Pun(双关语)是英语修辞中一种常见的形式和手段,其修辞原理是利用一词多义、同音异义、同形异义的双关手段来达到多功能的修辞效果。

根据Pun的定义与特性可将其划分为二大类,即语音(谐音)双关和词义(寓意)双关和语意双关。语音双关,又称同(谐)音异义双关,是指在特定语境中一个词与其他词有语音上的相似或谐音而涵盖多个意义,最终形成双关修辞效果。词义(寓意)双关,是指在特定语境中运用同形异义词来形成双关,利用一词多义来传达两个或以上的不同语意,造成双关语。

(二)Pun的修辞功能

英语修辞格Pun能让语言更为含蓄凝练、新颖别致、幽默机智、风趣生动。根据语用特点及语用效果,英语修辞格Pun包括以下修辞功能。

1.幽默功能。可以说,幽默是Pun主要的修辞功能。在英语写作中,修辞格Pun深受人们的青睐,许多人常利用Pun来实现幽默、诙谐的语用效果,以此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与传染力。如:Drunk drivers often put the quart before the hearse。这个句子属于同音异义双关,其中“quart(衡量液体的容积单位)”发音相似于“cart(运货车)”,“hearse(灵车)”发音相似于“horse(马)”。句子中利用同音异义双关来警醒人们,醉酒驾车是在冒生命危险,以幽默、诙谐的修辞功能来加强语言的力量,使其更具传染力。

2.讽刺功能。Pun作为一种语用歧义的有效表达,其在交际与写作中具有含蓄、简练的特点,在语言使用者的有意而为之下这种含蓄、简练的语用特点还能增强话语的讽刺意味,从而有效发挥Pun的讽刺功能 [5]。如:A: What kind of money does girls like the most? B: matrimony.其中,matrimony(婚姻)的后缀部分“mony”与“money”的发音相似,从而构成了谐音异义双关语、引申双关语,这个双关语讽刺了社会上那些依附于物质、金钱的婚姻观,反讽效果显而易见。

3.说服性功能。相比较那些冗长乏味的语言表述来说,简洁凝练且富有意义性的Pun更能增强语言的说服力,从而加深人们对语言的印象。如:More sun and son air for your son and heir。在这个句子当中运用了同音双关和引申双关,其中“sun”同音于“son”,而“son”与“heir”具有相同的含义,即后裔、后代。这个句子作为一个海滨度假胜地的广告语,其利用同音词、同义词来组织语句,一方面人们在读起这个语句时会感觉到朗朗上口,另一方面语句中蕴含的广告目的十分明显,有充足阳光与新鲜空气的海边是一个很好的度假胜地,利于你的后代,从而加强了广告语的说服力及趣味性。

4.调节气氛功能。Pun的使用因其能够传达多样性语用效果,所以灵活使用Pun能够营造出轻松的氛围,不至于令说话环境过于严肃,这便是Pun的调节气氛功能。如:Every morning, we all have to sit at our desks and when the teacher calls our names, we have to answer“prisoner!”一般情况下,老师点名时学生需回答“present”,但在这个句子中使用“prisoner(囚犯)”来取代“present(出席的)”,说话者利用词义双关来抱怨对学校生活的不满,但这样的调侃不会使气氛过于严重。

二、英语修辞格Pun与汉语双关语的互译

英语与汉语的双关格式基本相同,他们的作用也基本相同,但语言本身是受文化体系和社会背景限制的。英语修辞格Pun也很难找到相对应的汉语双关词来准确翻译。在翻译过程中也不可能能找到一个准确的词翻译,通常情况下是不可译的,这就要求翻译者尽可能的在做到保持原文的修辞效果的情况下,采用直译、意译或加注等方法实现英语修辞格Pun与汉语双关语的互译。

(一)语音(谐音)双关语的翻译

李商隐著名诗句“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这一诗句表达出了作者李商隐的相思之苦,但又没有直接表达,而是用了一个语音双关词“丝”来表现“相思”之意。“丝”与“思”具有相同的语音“si”。英语翻译时就应用考虑到这一方面的内容,将“春蚕到死丝方尽”翻译成“The silkworm till its death spins silk from love-sick heart,......”,非常巧妙的将“丝”翻译成“silk”,将“思”翻译成“love-sick”,更为微妙的是“silk”与“love-sick”也具有英语修辞格Pun的特征,发音上极其相似。

英语短篇小说《肉铺老板》中有一句这样的话,某位妇女抱怨屠夫说:“his sausage tasted like meat at one end, and but bread at the other”,而屠夫回答道“Madam, in the times like these, no butcher can make both ends meat.”。屠夫的话语里使用了英语修辞格Pun的语音双关语,将“meat”与“meet”。意思是说现在做生意的人都难,没有一个屠夫能赚钱了,但又非常恢谐的回道“no butcher can make both ends meat”。翻译成中文时就应该注意到这些问题,“meat”与“meet”是谐音双关。将“no butcher can make both ends meat”翻译成“没有哪一个肉铺老板能不赔钱的”。

再如:On Sunday they pray for you and on Monday the prey on ou。在这个例子中,pray:/prei/,译为“祈祷”;prey:/prei/,译为“捕食”,它们同音异义,于是伦敦工人们巧妙的利用语音双关来暗讽那些“虔诚”的绅士。

(二)语义(寓意)双关语的翻译

由于不同语言的独特性,英语与汉语之间无法保持原文的寓意双关修辞,这种情况一般采用直译的方法,但为了帮助读者更好的理解源语中的双关语寓意,也可以加些注释,进一步解决说明原文的意境。

例如,中国四大名著《红楼梦》中有这样一句话“空对着,山中高士晶莹雪;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清·曹雪芹)这一句话非常复杂,将贾宝玉与薛宝钗和林黛玉三者之间的关系描绘得淋漓尽致。此外使用了语义双关,将“林”指“树林”与“林黛玉”。如果理解了这些,那翻译这句话就比较容易了,可以将“终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翻译成“From my mind can not be banished That fairy wood forlorn that from the world has vanished.”,同时加一个注释(Note: The Lin in LinDaiyu's name has the meaning as Lin meaning“wood”in Chinese.),这样就让英语读者理解了这种语义的双关。

再如:We must all hang together, or most assuredly, we shall all hang separately。这是美国政治家富兰克林的一句名言,其巧妙的运用同词异义双关来丰富话语的意境,“hang”一词在句中使用了两次,构成了双关语。当它与“together”组合时具有“团结一体”的含义,当它与“separately”组合时又表示“一个个被绞死”的意思,幽默而深刻的阐明了团结的重要性。

三、结语

Pun作为一种修辞格的出现是语言使用者的有意而为之,以达到目的性、特殊性、针砭时世、娱乐大众的语用效果。因而,Pun在较多领域备受使用者的青睐,其巧用十分广泛。Pun在英语修辞格中的运用很精妙,其本质是歧义在修辞格上的积极应用,是一种语用歧义的有效表达。正是由于Pun能够传达双重语意,具备多样性的修辞功能,所以Pun的运用一方面能令语句言简意赅又意味深长,另一方面可使语句幽默机智且生动有趣。因此,这就需要广大英语学习者能够大胆、巧妙的运用Pun这一工具,使其英语表达与写作能够提高到一个更深的层次。注释及参考文献:

[1]于晓红.浅议英语修辞格的运用及翻译[J].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34(9):88-89.

[2]李钢,陈勇.英语修辞格中超常关系结构与语义异常的认知分析[J].零陵学院学报,2004,25(5):210-212. [3]胡厚元.英语中的"双关"与"歧义"[J].皖西学院学报,2005,21(4):125-127.

[4]孙珊,王庆新.英汉双关修辞格对比浅析[J].潍坊学院学报,2007,7(1):101-103.

[5]Martin Montminy. Contextualism, Relativism and Ordinary Speakers’Judgments [J].Philosophical Studies, 2009,143(3):

341-356.

[6]Ishtiyaque Haji. Freedom and Practical Reason [J].Ethical Theory and Moral Practice, 2009,12(2):169-179.

Research on English Pun and Chinese Pun Translation

HE Ning

(AnhuiFinance&TradeVocationalCollege,Hefei,Anhui230001)

Abstract: The pun (Pun) is one of the figures of English speech, many writers like to use it, its principle is to use the rhetoric effect of polysemy, homophone and homograph pun and achieves multiple functions of a word. This article researches the classification of English pun and its rhetorical function, and then explores the translation of English pun and Chinese pun from the two aspects of the homophonic pun and allegorical pun, finally promotes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literature and English literature.

Key words: rhetoric functions; semantic pun; phonetic pun; translation

(责任编辑:董应龙)

猜你喜欢

异义双关语修辞格
韩汉同形完全异义词略考
修辞格判断的原则
古今异义词
论修辞格的本质
修辞格在高考英语中的应用
概念整合理论视角下的双关语认知
俄语双关语及其汉译技巧探究
论俄语同音异义词及其翻译
浅谈陕北民歌歌词中常用修辞格的英译
英汉双关语对比与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