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注生活 勤于实践 发展成长

2015-02-27陈效芬

关键词:家务品德生活

陈效芬

(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太星小学 山西榆社 031800)

关注生活 勤于实践 发展成长

陈效芬

(山西省晋中市榆社县太星小学 山西榆社 031800)

《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 (2011版)中指出:"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指出"教师要提高品德课教学效率,就要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课程资源,充分挖掘社会生活中的隐性教育资源,并勤于实践"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关注生活制定教学目标,勤于实践参与生活,才能让学生发展成长为真正为社会做贡献的人。

生活 目标 实践 参与 成长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实践出真知”。《义务教育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2011版)中指出:“充分开发、利用校内外的各种课程资源,对于丰富品德与社会课程内容,增强课程的开放性、生成性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指出“教师要提高品德课教学效率,就要充分利用学校、社会、家庭等课程资源,充分挖掘社会生活中的隐性教育资源,并勤于实践。”只有勤于实践,才能发展成长。因此,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一定要关注生活制定教学目标,勤于实践参与生活,才能让学生发展成长为真正为社会做贡献的人。

一、关注生活定目标

《品德与生活》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新课标指出:“关注儿童的现实生活”,“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加强课程内容与学生实际的密切联系”,要求“我们的教育,我们的课程更要重视、关注怎样去改善、促进儿童正在进行中的生活”。因此,教学目标一定要以学生的生活实际为起点,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设定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达到培养学生良好道德品质的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动态生成目标。其最终导向是要让学生发展成长为真正为社会做贡献的人。

二、勤于实践多参与

一方面由于生活条件的改善,父母对孩子宠爱有加,孩子过分依赖父母,大多数孩子不参加家务劳动,根本没有锻炼生活能力的机会;另一方面教师只重视课堂知识的传授,让学生记住知识,而忽视学生在现实生活中的实践活动,更缺乏对学生实践活动的过程性评价,以至于《品德与生活》教学中的实践活动成了“纸上谈兵”。因此,在课堂教学过程中,笔者认为教师除了要给学生讲解课本知识内容,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勤于实践,主动参与各种活动,才能真正获得真知,提高学生的学习技能,真正渗透情感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1.家庭小当家,勤于做家务

家庭是培养人才的“第一学校”,也是课堂教学得以真正体现的实践场所。有些家长认为:让孩子做家务=越帮越忙,但是不让孩子做任何事情,孩子自主自理能力差,任性、懒惰。针对这一矛盾,笔者在执教一年级上册《我爱我家》这一单元,非常重视家庭生活的实践,让学生做一系列的家务活,还设计行为实践家庭评价表。第一周让学生学会自己的事情自己做:按时起床、穿衣、洗漱、整理房间等日常小事;第二周要走进厨房学会帮父母扫地、擦桌子、洗菜、收拾碗筷、请洗碗碟等家务活。家长根据孩子的表现做好评价记录,第三周进行全班实践活动分享交流会。孩子们分小组交流讨论自己做家务的经历。最后进行总结,让同学们认识到做家务可以培养学生自理,自立的能力;做家务也是一种学习,掌握一种好的方法,做家务也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家务才能体会到父母生活的艰辛与不易,更加孝敬父母。

2.班级小主人,勤于做值日

班级是学生学习生活的大集体,也是实践活动的又一场所。学生的道德行为在班级中可以得到充分展现。如,笔者在执教一年级下册《我们的教室,我们的家》一课时,教育孩子们要分工合作做值日。让同学们讨论现在的分组值日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如何分组分任务更合理。课后就按照大家的建议进行做值日,孩子们搬桌椅、洒水、扫地、擦桌子、摆放图书、给花儿浇水等任务做得有条不紊,把教室打扫得干干净净。同学们还提出了更好的建议,利用活动时间开展实践活动,如:擦楼道扶手、擦校园报道宣传栏、捡拾垃圾等。在实践活动中大家互相帮助、争前恐后,既增进了同学间的友谊,更增强了班级凝聚力。

3.社会小公民,发扬真善美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社会是个大舞台,是实践活动的广阔场所。因此,品德与生活教学不能只限于课堂教学,不能只限于家庭和班级实践活动,而应走向社会。通过开展社会调查、宣传、服务等综合实践活动,在现实社会中锻炼,从而培养良好的道德品质,发扬真善美。如,笔者执教三年级下册《走进社区》这一单元时,课后学生分小组进行了活动:打扫楼道,草坪除草、做水污染调查、宣传环保知识等。通过实践活动,学生们充分认识到做一个懂法、知法、守法的小公民,为社会献出一份爱,出一份力,社会的明天会更美好。

三、发展成长做真人

陶行知先生说:“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作为教师,要做到以人为本,求真务实。教学生学到真才实学、坚持严于律已、服务人民群众,才能发展成长学做真人。

1.学到真才实学

“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对于品德与生活教育更是如此,只有在实践中才能学到真才实学,才能学会认真做事、踏实做人。

2.坚持严于律己

小学生自主自控力差,容易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除了学校教育、家庭、社会也应担当起监督的重任,共同指导学生的行为,教育孩子严于律己。

3.服务人民群众

教育只有起点没有终点,教师、家庭、社会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要时时处处教真、做真,学生方能学真成真,真正发展成长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人,真正有益于人民的人。

总之,学生的品德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对实践的体验、对成长的感悟,只有源于生活、勤于实践的教学活动才能引发学生内心真正的道德情感,才能达到《品德与生活》的最终目标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李季湄、张华.义务教育品德与生活课程标准(2011年版)解读?M?.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

[3]福建教育(德育)[J]2004.9

[4]中小学教学研究[J]2004.5

[5]朱小蔓.情感德育论[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5

猜你喜欢

家务品德生活
抓细微之处 促品德养成
我们的家务,我们的家
一起做家务,一起建设一个真正的家
爱她就让她学做家务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品德微视频评价的思考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品德
不爱做家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