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实训一体化问题探讨

2015-02-27诸振家

关键词:计算机专业职业技能校企

诸振家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深圳 518172)

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实训一体化问题探讨

诸振家

(深圳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广东深圳 518172)

高职院校以为社会培养优秀的应用型人才为目的,而应用技能的培养离不开实践活动。建设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实训的一体化体系,对于培养计算机应用人才有着深远意义。文章主要对当前实训体系的问题及构建要点展开了分析。

高职院校 计算机一体化 问题探讨

一、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实训的重要意义分析

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实训基地建设与应用,是目前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专业计算机人才的最有效途径之一,其对学生计算机实践操作技能、良好职业习惯与素质培养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实训基地的建设与应用情况,直接关系到计算机专业学生的实训、实践教学效果,关系到所培养的计算机人才是否能满足社会发展需求。就高职院校计算机课程实训基地的基本功能,主要表现为以下几点:(1)配合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实现,为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实训教学提供平台、环境;(3)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提供类似于企业的或者与日后工作环境相似的学习环境;(3)是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践技能训练的重要场所,旨在实现学生计算机理论知识与实践技能的完善融合;(4)对外承担专业的计算机职业技能培训,开展高校学生、社会人员等的专业技能考核鉴定工作;

二、当前实训过程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实训教学需要企业真实环境的支持,要想使高等职业院校取得长足的发展,培养更多的创新型高技能人才,高等职业教育的教学内容应该和实践联系在一起,走“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办学道路,校企之间建立深度融合的长效合作机制。但是,目前校企合作公建实训室机制尚不够完善,存在以下方面的问题:

1.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机制还不够完善

目前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机制主要通过学校和院系领导的关系建立和维系,学校和企业之间建立联系后,学校从校企合作中获益目标能够顺利实现。但是缺乏有效的合作机制进行规范和促进,合作难于有效实施。企业在资金、实训场地等方而的承诺并没有付诸行动,而高职院校也不能和企业真正的融合在一起,造成校企双方无法开展真正的合作。

2.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过程中企业参与的热情不高

多数企业在人才储备上缺少危机意识。他们多数希望受聘者能够直接为企业带来经济效益,不愿意参与人才的培养,把培养人才的责任推给政府和高职院校。在校企合作的过程中,学校能够为企业创造价值的本质能力有限,无法保障企业在合作中的利益,这也是企业参与校企合作

动力不足的主要原因。

3.高职院校对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室认识不够高

职院校没有真正意识到开展校企合作共建实训基地的重要性,导致学生就业出现瓶颈问题,双方无法实现对接。由于校企合作不够深入,学校教学改革力度跟不上企业实际发展需求,导致培养目标偏离企业实际需求,实训教学力度不够导致学生实际动手能力较差,这些都和企业对人才的实际需求存在着一定的差距。扩招后学生数量急剧增加,而教师数量和教学硬件跟不上教学实际需求,导致教学质量下降。这些因素也导致企业对学校人才培养效果存在一定程度的偏见。

三、高职院校家算计课程实训一体化的构建思考

1.构建与企业真实工作环境相似的实训环境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基地建设过程中,应该尽可能的让企业人员多参与其中,利用他们熟悉企业实际工作环境的优势、经验来指导实训软硬件配置,建立与企业实际管理制度、工作环境相似的实训环境;可以考虑计算机专业学生实训按照企业的八小时工作管理制度开展进行;学生实训的过程其角色已经发生了转变,转变为具体的企业准员工,实训教师的角色则转变为“企业项目经理”等,按照实际的企业管理制度考勤、考核。

2.保证实训内容源于企业真实工程项目内容

高职院校传统的计算机专业实训内容设计,多是教学设计“案例”本身,而非真实案例,这就造成实训针对性、应用性不强,实训目标内容深度不够。因此,高职院校有必要在设计计算机专业实训内容时多多参照企业实际的、真实的工程项目,为了保证企业工程项目更好的适用于实训教学,可以先将其以教学的形式分解序化再应用于具体实训,甚至是不经过任何修改将完整的工程项目作为实训内容用于实训厂这样做的目的就是要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真实体会到企业工作的实际情况,让学生在实训过程中就熟悉未来所从事行业、企业的生产标准、工作规范,积累真正的“工作经验”。

3.使用“行业标准”管理与评价实训过程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管理普遍较为松散,缺乏一套有效的、现代化的实训管理体系厂高职院校实训教学与管理水平,一方面要依靠指导教师的责任心与教学水平,一方面也要依赖于学生的自觉与悟性高低;但如果组织与管理跟不上,实训教学质量也就无从谈起。为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实训教学的管理与评价,有必要与实际的企业管理与评价结合起来,可以尝试用企业使用的行业标准来管理、评价学生,让学生按照企业的实际工作方式完成项任务,用企业使用的“行业标准”来评价学生的任务完成情况;教师也使用同样使用“行业标准”来要求学生、指导学生实训厂

4.利用“双证”,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

高职教育以培养与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为主要目标,除了普遍的要求在校学生在毕业时要取得相应学历、学位证书外,还要获得与所学专业相关的职业资格证书,即职业教育通常所说的“双证”。

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注重的是学生动手能力、实践操作能力等职业技能、良好职业习惯、良好职业素养的培养与提高厂依照国家现行的职业分类标准以及专业人才培养目标要求,越来越多的高职院校有选择性的将职业技能证书、职业资格证书融入到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课程教学体系之中,特别是融入到实训课程教学当中,旨在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厂高职院校学生不但获得了学历、学位证书,更顺利获得了即使多年工作经历人员都不容易获得职业资格证书,进一步增强了高职院校毕业学生的就业竟争力;因此,有必要将高职院校计算机实训教学与学生职业技能鉴定有机结合起来,为落实学生“双证”、提高学生的职业技能水平提供强有力保障。

[1]陶建文,邹贤芳.基于工作过程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与实施探索[J].江西教育学院学报,2010:55-57.

[2]刘昭斌,刘文芝,徐新卫.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网络技术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职业技术教育,2009:56-59.

猜你喜欢

计算机专业职业技能校企
立足“农”字做文章 校企合作风生水起
人社部将组织开展2021年全国行业职业技能竞赛
大英县职业技能培训调研
“以赛促学,以赛促教”促进计算机专业教学理念创新与实践研究
试析职业技能鉴定质量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及落实方案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努力开创职业技能培训的新局面
计算机专业理实一体化实践教学模式研究
少数民族计算机专业的C语言课程教学研究
CDIO模式下计算机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策略研究